1
昨晚我们在编辑部闲聊,丛容酱睡得早,群里的女生我和怼怼显得格外活泼。
说着说着阿一便开始回忆起当初是怎么和怼怼认识到后来慢慢发展成的革命情谊。
阿一说,有一次他为了一个女生在电话里哭了,那个和他打电话的人就是怼怼,于是周怼怼在大冬天里舍友睡了的情况下,穿着外套在宿舍走廊瑟瑟发抖地忍住不笑安慰阿一的这件事再次升华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我问阿一,为什么这通电话打给怼怼,他说,因为当时在大学只有怼怼这一个朋友。
大学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每个人都在长大,而越长大朋友就会越少,因为相对的,我们更在意得到什么,而不是单纯的去付出什么。
所以偶尔遇到一两个交心的朋友,便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不仅开心,还格外开心。
我也越来越相信这段话。
这样的成长就像长大的白雪公主,一天天看懂五婆婆的不怀好意。
2
在上大学以前,我一直不习惯也不喜欢打电话这种方式,可能是有时候电话那头的人容易让我感到紧张,又或者是有时电话还不如打字来的省时方便。
上大学以后,我开始期待有电话打来,仿佛接听电话的次数可以衡量你实际人缘的好坏。
有时接到在复读的表弟打来的电话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
更像是一种对外人的证明,证明我也是有人关心的。
但有时这种没理由的得失心也会让我感到困惑。
舍友肖总有她高中的好朋友打来和她视频聊天;
舍友邓生日时总会收到好朋友寄来的各种礼物;
舍友恩跨年那天晚上,是她一个和她不同校的朋友过来陪她一起过的。
因为这些,都是我少之又少的体验;
这些,也的确让我羡慕了。
3
最近在看《人不彪悍枉少年》,放空发呆的时候总爱问自己,如果我也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呢。
但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很黏朋友的人啊。
我怕麻烦别人更怕别人麻烦我。
当了编辑以后,文字已经完全成为了自己宣泄情感的一种工具。
以前是不想感受坏心情,现在是生怕浪费了坏心情。
在加入一克松以前,我也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后来顾不过来就被我闲置了,但现在,只要一难过,我就会戴上耳机登陆它。
有时甚至会边哭边打着字,也不是因为矫情过头,只是听说每个人在自己心情低落时都能成为诗人,所以不想浪费每次变身成为诗人的机会。
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也不爱在朋友圈上发心情了,每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忙碌,抽空刷刷的朋友圈还不见你什么动态,渐渐地,也就默认为你过得还不错了。
大人们说,我们这个年纪,听见花开的声音都会笑,看见落叶的风景都会哭。
每时每刻躁动难耐,无休无止的敏感多情,不分昼夜迸发着过剩的荷尔蒙。
也许就是因为这颗躁动的心,这颗容易想入非非的大脑,这个爱自作多情的性格总是给自己制造一些孤独的假象。
4
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等成绩填志愿的那段时间心情总是有点闷闷的,每晚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那一整年的遗憾和错过,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帧一帧地满放着。
于是心血来潮的,我开始在账号上写东西,晚上10点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着手机就打起字来。
于是我把我整个高三的艺考经历都写在了上面并分享到了朋友圈,第二天就收获了将近1000个阅读量,很开心但也...仅仅是开心。
直到我收到了一个朋友的私信,只有三个字却掀起了我心里的阵阵波澜,她说,我懂你。
女生有时候感性起来自己都会感到吃惊,直到她发过来的下一条信息:
“懂你的努力,懂你的不甘。”
眼里打转的泪水夺眶而出。
其实有时候,女生只需要那么点理解就够了。
5
就在跨年前夕,我又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没错,是又。
像我这种藏不住事的人,我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最好的两个朋友,我给她们分享我和那个男孩的聊天记录,分享男孩弹吉他唱歌的视频,她们俩都在起哄,整个微信群一下子充满了粉红泡泡。
可是我的生活总是上演肥皂剧,我和那个男孩的缘分只持续了5天,然后结局就是两人互删不相往来的反转。
和往常一样,我登陆了公众号,把这段肥皂剧记录了下来,按下群发,摘下耳机,但其实该耿耿于怀的心事依旧还在。
“是啊,李哲哲就是重色轻友的,而且还经常见一个爱一个。”她们在群里吐槽道。
“喂,前两天你们还不是这样说的好不好。”
“是啊,因为你每次都这样,等你的新鲜感一过,什么事都没啦。”
“你们说的我好渣啊...”我不满地回复着。
“那你要我怎么说,宝贝,你会遇到更好的??”
“......”
但事实证明,她们说的是对的。
这颗躁动的心好像真的随着一句句的新年快乐,将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清零了。
其实我早知道,那些没有通过电话向我表达的关心都留在了生活的别处,毕竟,我也没在她们生日的时候给她们寄过礼物呢。
不是不懂你,只是一些距离造就了误会。
“或许他们只是换一种方式在安慰我。”我这样想着。
可是啊,如果生活里,真的出现有那么一个人,三言两语,就知阴晴圆缺。
多好。
多少句寒暄,都不如这一句“我懂你”来得实在。
懂得你什么时候快乐,也明白你的情绪。
懂得你喜欢什么,也知道你厌恶什么。
懂得你的未来,也熟知着你的当下。
不需要多少物质的支撑,也可能是两个人的磁场相同,但心照不宣的说出那一句,给出哪怕一点点的那种感觉,也许就足够了。
长大了着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往前走着走着,发现我们真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本文作者:李 哲 哲
本文来源:一克松(一个糟糕青年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