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

  周五李黎的分享十分精彩,学而时习之,带着问题阅读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阅读目录后,提出问题: 1.什么是有效改变? 2.如何在关系中审视自我? 3.什么是自我发展之路?

    读后解析:

    1. 放下对改变的焦虑,从无效改变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改变。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勇气、需要自省;对于“改变”,随时都有选择,为不改变寻找的理由同样是自己的选择。 改变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总是心存向往;另一方面,如果不知道改变的方向,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那么“追求改变本身就会变成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变成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 偶尔焦虑、失眠、挫折感都不是问题,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作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有效的改变动作将会改善状况,而不是“焦虑-想改变-焦虑”的恶性循环。

  2.从关系的角度审视自我(个人的感觉是丰富审视自我的维度,可让自己避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局面):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a人无时不刻不在关系之中:不仅是真实地和人相处,还包含牵挂和纠缠(工作、亲情等) b不同关系中,存在着不同的自我:各种标签的自我都是自我,是不同关系中的自我。不同的关系和不同的环境,成就不同的自我。 c决定行为的是关系而不是个性:所谓个性是是一段长期关系的表现。 d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误解的问题,有了合理答案:例如拖延症,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人和物、人和人关系的反应。 妨碍我们改变的是头脑里顽固的“自我概念”,无需给自己贴负面标签,审视具体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可以去寻求另一种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增加改变的空间。

  3.自我发展之路是探索的过程。人生的发展阶段有它特定的任务,对于每天面对具体生活的人来说,改变就在每个行为、每种想法、每段关系里。

    前面的内容基本是摘抄,虽然只是选择性地阅读了部分课程,还是感受到了“带着问题看书”的益处,不经整理的阅读往往是“看过而已的似知不知”。

  加入007也是想改变自己,这门50天的课程需要继续反复再读。今天还值得与战友们共勉的是:追求改变的同时,需要懂得放下和接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