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一篇公众号文章,需要想清楚,你发的内容,是自己想发的,还是读者会看的。
如果不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极有可能一厢情愿,费心费时费力整理出来的内容,发出去浏览量也是寥寥无己,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大概率不会有收益。
看过郭德纲口述的一篇文章,他刚创办德云社时,在北京茶楼说相声,起初观众觉得有趣,慢慢的观众越来越少,德云社入不敷出,要靠他爱人向家里借钱支撑。
郭德纲一度想要放弃,还不如去开个餐馆,在几近绝望的时候,他意识到观众早已厌烦了祥林嫂式发牢骚的内容,观众喜欢听先进的、新鲜的、有趣的,接着,他调整了相声的调性。
转变之后,观众越来越多,在他坚持了11年后,终于守得花开见月明,在说出“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的爆句之后,一夜之间他红的一发不可收,同时,网络上对他的诋毁也没有中断过。
人、事、物都会经历不同阶段的成长,只是顺序不同而已。
反观自己一年多来输出的内容,大多文字都是随性为之,没有事先精心的结构设计和素材筛选,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主题宽泛,情节干瘪,换自己是读者,放在眼前,也不会有兴趣多看一眼,可想而知,这样的内容会有多少传播力呢?尽管我认为内容很有价值。
即使每天花费12个小时,发布N条内容,估计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收益。如果不考虑内容的传播属性,只是简单的重复、机械的输出,恐怕用不了多久也会渐渐放弃。
人需要正向的即时反馈,获得快乐、成就感之后,会不断迭代升级。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用户至上的阶段,做自媒体,需要去观察读者的兴趣,关注他们喜欢看什么,说的低俗一点,小编需要去迎合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之后,才有机会发挥引领。
读者的喜好或许与作者的一样,或许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我相信是一样的,只不过,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不同,效果才会天壤之别。
就好比你做的蛋炒饭和米其林大厨做的蛋炒饭,即使原材料一样,而口感和价格却天壤之别,不是你选择的材料不好,只是人家排列组合的方式更有创意。
消费者不是为知识付费,而是为表达知识的方式付费,又或者说是为应用知识后的效果付费。
读一本书或者看一篇文章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对呀,我也是这样想的”。
如果你和作者找到了共鸣,那就证明,在你的知识存量里边,是有这个共鸣点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文字就像导火线,把你的这个共鸣点引爆了。导火线肯定不只一个,换一种方式,某一个共鸣点也可以被你主动挖掘出来,并且引爆别人。
可能你会想,我怎么才能挖掘出来呢?
当我们看不明、看不透、不能理解的时候,在别人的眼里,我们就是井底的一只蛙,你在井底呱呱叫,数日不停,终于有一天,路人被你干扰,驻足在井沿旁往下俯视了一眼,只是一眼,路人又匆匆离去,他只是路过,偶尔听到了你的叫声,他没有多少兴趣停下来与你对话,更加不会有意愿下井探看一番。
很显然,井底的环境是蛙久居的领域,水温深浅,蛙族日常,蛙如数家珍,可以滔滔不绝说上三天三夜。也正因为这样,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常常会认为理所当然,“这些破烂玩意儿,人家才不会有兴趣呢”。
这样的想法,限制了蛙的行为,“人家有没有兴趣,取决于他们自己,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判断”。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人人都有好奇心。
不一定井底的世界路人不感兴趣,井底的世界或许是桃花源,或许正是路人梦寐以求、向往的生活,但是,除非他们有机会到井底来,否则,再美好的生活,也只能向往,而不是成为生活的日常,你只有想尽一切可能的方式吸引他们更多的停留,花多点时间驻足在井沿旁,多看你几眼,只有路人的兴趣被激发,注意力被转移到井底的时候,蛙才有机会展示井底世界的五彩缤纷。
万事万物总是会有相通的一个点,问题是相通的点在哪里,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去挖掘,极有可能走很多弯路,甚至是相反的路,这是现实,蛙无法控制,只有不断寻找,努力提高打通的概率,要有能力跳出深井,在人的世界里畅游,从人的角度去解读井底的世界,与人找到共鸣。运气好的话,这个时间不太长,但更有可能的是,时间很漫长,长到你怀疑当初选择的意义。
就好比,爱上了一个人,辛辛苦苦追求了很久,到头来却发现,对方心有所属的哪个人却不是你;又或者你终于得到她芳心暗许,相处之后却发现,她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好。
无论是哪种情况,当事已至此,都得接受一个结果,就是,你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差,当然,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都是一个逻辑。
即便如此,就算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仍然决定陪你一起走下去,这也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