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责骂”

      今天改学生的作文,题目是“有××的陪伴,真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写有书的陪伴真好、有朋友的陪伴真好、有音乐的陪伴真好……虽然孩子们都是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然而情感的表达上总是差那么一点儿。一百多份作文里,有两位同学的作文给我印象比较深刻,一位是写:有老师的陪伴,真好;一位是写:有父母的陪伴,真好。都是普通的选材,都是平实的语言,都是熟悉的文字,都是喋喋不休的“责怪”,然而,读着读着眼泪就在眼眶打转了。那些他们眼中的巨讨厌的“责骂”,却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回忆!

    学生作文里写到自己背父母和老师责骂时的委屈与反感,也写到了由初中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同时习惯了这种责骂,甚至有点爱上了这种责骂的矛盾心理。特别是陆兴杰作文里写到的我,那个独自身处异地的我,那个走上教师岗位的我,那个当了班主任的我,那个每节课都喋喋不休的我,那个他们犯错误的时“责骂”他们的我,他们时而厌烦时而喜爱的我,把我写得很具体也很全面。刚开始看这篇作文时,看到他们文字中流露出来的讨厌,我是生气的,真的,一直以来我认为我对他们的严格是因为爱他们,没想到在他们眼中却是压制是反感。再看下去时,我知道我喋喋不休的“责骂”长大了,是带着甜味长大的。作文中,他写到“其实,我们的班主任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很好,她的责骂听着听着就像夏天喝汽水一样”“老师,你飞吧,你不应该呆着这样的农村学校。可是,我们又不想你离开,你带完我们这一届再走吧!”打开这两年的的回忆,每一个画面都有“责骂”,可以说每一个画面都不完美,然而,此刻孩子们的理解就是最美的画面。谢谢长大的你们,也谢谢那些不知不觉长大的“责骂”。

      记忆里,有一些瞬间,经历时没什么特别,回想时,却胜过千言万语。看到孩子们写到的“有父母的陪伴,真好”,我想到了我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我们家最唠叨的主儿。小时候最怕吃晚饭,即使肚子饿得咕咕响,也不想上桌去大快朵颐,因为在我们家,每一顿晚餐就是一场“酷刑”——父亲开的批斗大会。四方桌上,主位的父亲一上桌就是“今天作业写完了吗?”“为什么不帮你妈妈煮饭?”“你数学口算还错了几道题,怎么回事?吃完饭再去写50题。”“谁的书包?再不放好,我马上帮你丢出去”。这样的责骂还好,最受不了的是他每次都要拿我们跟邻居家的小孩比,明明我的成绩比别人好,明明我比别人勤快,明明我比别人速度快,明明我比别人懂礼貌,可只因为我的字写得不比别人的漂亮,在父亲眼中我就永远比别人差。这样的责骂由幼儿园开始到高中一天天在变长在长大,特别是我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去补习,高四那年,每天晚餐都是在父亲“你看看,你是我们这里花钱最多的女孩,还有哪个父母舍得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你要努力点,将来考个好点的大学,别整天就知道瞎玩,长点记性,别又给我丢脸。”责骂中度过。骂着骂着,我也长大了,逃跑似的把志愿报到千里之外,瞬间耳边没有了父亲的责骂,以至于后来的工作也选择逃离他们。其实,长大的一个坏处是,深信不疑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曾经深信不疑地认为离开父母是最好的,终于不用再听他们的喋喋不休了,然而,看到学生文章的此刻,才明白那些年父亲的“责骂”是多么的动听的情话啊!

      爱,就像一块糖,包在喋喋不休里,藏着责骂里,让我们东找西找,直到我们长大,才找到!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大的“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