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读书会子木分享的这本日本育儿国宝级心理学家的书,通过一些疑问解答,开解父母的养育困惑。
对于育儿理念,赞同子木说的,应在熟悉孩子的基础上,再拿来为自己所用。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专家说的方法虽好,却不一定合适,我们要抓住本质不变的东西,其它的还是因人而异。
热心子女教育,过多的教育,会让我们陷入苦恼中。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遵循天道,让我们活得更轻松点。
为什么妈妈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
说明父亲溜号了,他并没有在真正做父亲。父亲作用是切断,区别。他有大义灭亲的气场,有时父亲一句话顶妈妈十句话。爸爸要在位,发挥他的作用。
有些妈妈变成爸爸的扮演者,母性消失,孩子得不到赞扬和爱护,内在会变得痛苦。
父母合力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阴阳平衡。
学前期,要用心储蓄亲子关系。顺其自然去做就好。
为什么父母总忍不住责骂孩子?
因为父母太焦虑,对孩子期待太高。不要被外在牵制,我们内心才更从容。
在出手干预,唠叨孩子之前,请等待五秒。没完没了地说很多正确的话,会让人无法行动。陪着孩子慢慢让他把事情做完,积累亲子关系。
有时我们还是多培养点耐性,冷静从容面对会更好。
孩子发呆是心灵成长的时候,发呆是坐在那什么都不做,所以才重要。发呆是无所事事的过程,放松心情,内心被滋养。他在发呆时,就不要去打扰他。
现在家长会督促孩子快点拼命学习,上各种培训班,孩子也没办法玩耍,发呆。要是大人能多多休息,听听音乐会,就没那么多时间监视孩子。因此大人有自己的事要做,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人应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要把全部的能量扑在孩子身上,让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间。
对六岁前孩子来说,比起学习,情感体验更重要。长远来看,让孩子自由自在玩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有意义的。而且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悲伤、痛苦、愤怒、欢喜等都非常重要。
现在父母短视,让孩子过早去学习,获得自己的安心,靠眼睛看到的东西来获得心安。但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要用心看见的。
家长要用心观察自己孩子,看见孩子,孩子眼神,表情,孩子的外在表现,需用心感受。
小学期。好父母要守住悠然的心境,不要拔苗助长。
孩子的未来我们都无法预知,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告诉他和金钱相处方法,分享人生重要的意义,教孩子驾驭金钱能力,让他以后不管有没有考上好大学,都可以过得很好。
我觉得现在孩子小学也挺辛苦的,我会尽量遵循孩子的节奏,看见他的情绪,尽自己所能给他引导,辅助。
如何更有个性地活着呢?
作者回答:赌在那些没有确定性,无法用数字表达的事情上。如果充满个性活着,意味着要赌一些不知真假的东西,有时将人生赌在幻想里。
很多人以为确定地生活,人生就会一帆风顺。可惜个性不是这样的,整天只知道做充满确定性的事情,根本无法活出自我。
个性存在于我们不知道的那部分,如果只做绝对确定的事的话,那就等于在熟悉圈子里活着,个性也就无从谈起。
有个性的人会在人生中做很多事情,不管有没有结果,一点点历练成长。
品尝有常和无常,拿起放下,变成一个有意思的人。
生活中很多未知带来快乐和惊喜。
孩子的个性是没法用分数来证明。要允许孩子个性地活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人将往更多的神性上走。
青春期。
孩子青春期前,父母多去储存那些“哇!太有意思了”的体验。影响孩子顺利度过的关键是过去人际关系。
发挥作用的是青春期前人际关系的储蓄。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玩玩。经历有意思的事情,做喜欢的事,让他身心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可以帮他度过青春期的困惑。
孩子现在成绩很好,将来一定幸福吧?
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名次”,看不到“是什么样的孩子”,恐怕孩子幸福也将遥遥无期。
不顾每个孩子的特别之处,只关注孩子的名次,结果是看不到孩子的个性。若感觉不到快乐,去看见,和孩子沟通。
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帮助孩子,告诉他活在世上的意义,去探索去找到。
为什么青春期容易出现身心疾病?
因为压抑情感的表达和追求理智的现在社会特有的文明病。身体反应和心理情感有密切联系,多数会一起反应,现在人们两者都断掉了,很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很多事情,父母把做出来的理性当作正确的事,违背了身体的本能,让孩子身心受到了伤害。
我们要感知自己的本能,有同理心,不让知识的理性变成一个机器,我们是活生生的人,不要违背自然本能,如保护孩子和爱的本能。
关注孩子真实情绪的表达,让他做个率性纯真的孩子。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什么是最好的父母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身上有他自己的答案,它不是外界制定,是由你和你的身心决定。
想要成为最好的父母,我们要回归本质,做一个真正的人,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