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在做咨询这块业务,但每年的方向都有所变化,能够有所胜任全是靠时间来堆积,这种光靠加班和时间堆积实在是难以为继。
最近与好多朋友聊天,大家都不约而同聊到:工作了这么多年,步入中年,现在究竟该学什么才不被淘汰?随着问题探索越发深入,这才意识到自己30多年竟还没搞明白该学什么,如何学习。
01导语
那需要学习什么才能解决问题?可以用国外的DIKW体系以及道家的道法术器来理解。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划分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以及器、术、法、道。通过某种方式串起来,以指导我们学习。一种方式是通过自己努力从金字塔底一步步往上爬。
当然也有第二种方法,即站在“巨人肩膀上”“抄作业”,从金字塔塔尖开始,理解他人悟出来的“道”。我们不需要把人生都过完一遍之后,才能总结一些经验,有一些优秀的人已经给我们走好的路,但是要把这个“作业”个人化,不然会水土不服。
02
道与智慧
如何理解道?道是人生的大智慧,是事务的源头。道的同义词可以是马斯克谈及的第一性原理;教父中提到的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本质;重要学科的核心理论如热力学的熵增定律以及几何学中的公理等。
道是获取智慧最短的路径,有了道,我们可以洞察因果,遇到问题的时候,快速抓到核心,有了道我们可以更好的决策,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虽然要做到这一点,有所难度,但仍然有办法,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二是通过对法、术等的不断总结,不断凝练。
咨询是情境性的知识,它处理的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在特定情形中解决特定人特定关切的特定问题。但如果咨询方案的提出仅局限于具体方法,而不从道的角度思考,是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的,也难以找到问题的本质。许多人认为麦肯锡等顶级的咨询顾问厉害的地方在于器——后端强大数据库和前端品牌包装以及法——沉淀的各类方法论。但我觉得未必,他们厉害的顾问是在于在道上的厉害,他们能将一个情境性的咨询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从顾问上升到学者,从追求解决方案的临场性和权变性到开发底层规律,到追求解决方案的相对普世性,这样的解决方案一提出来就觉得不一样。
马斯克也认为,迁移式学习首先应将知识拆解为基本原理,把知识看作一棵语义树很重要。深入细节或枝叶前,保证你可以理解基本原理,也就是主干和大分支,否则细节和树叶就没有可依附的东西。马斯克自己举了个例子,他说当年研发特斯拉的时候,研发团队发现传统电池组件市价评估其成本要更600美元/千瓦,主要提供商是松下,很显然,这沿用的就是个典型的类比思维和经验思维。但马斯克通过“第一性原理”思考,将电池拆解为各种金属元素以及其他成分,再对电池组件的生产流程、产地、供应链等进行组合式创新和不断地迭代优化,最终他发现,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锂电池组的原材料,组合在一起,只需要80美元/千瓦时。 马斯克于是在2013年开始自己建立了电池厂,开始大规模生产,投产之后电池的价格立马下降了30%,每年可以支持150万辆电动车对电池的需求。
今年参加一培训,老师也提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喜茶这么火?大家讨论特别激烈的时候,老师引用了一段采访喜茶创始人的话——“聂云宸决心要开自己的茶饮店是在2011年大大小小奶茶饮品店还在用粉末制作奶盖时。他首创芝士奶盖茶”。她认为喜茶之所以火爆在于芝士奶盖,来源于道即人们对味觉的追求——盐糖脂,盐糖脂三种成分最能刺激人的味觉,而味觉是人们选择食物的根本性影响因素。喜茶相比以往的奶茶增加了芝士奶盖,而芝士含有盐和脂。这才是大家喜欢喜茶的原因。
03
法与知识
道的下一层是法,如何理解法?法是对术的提炼,是对普遍方法的共性的、规律性的理论和总体性认识。法的同义词可以是查理芒格提到的多元思维模型,也可以是我们提及的方法论(方法论与方法有本质区别)。法是我们寻找方法的方法,通过法能洞察问题的相关性,法也涉及方法与问题的提炼。拥有了法,我们就拥有了对问题的掌控感,知道循着什么路线来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法”的学习方法和“道”类似,也可以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两种方式来习得。
麦肯锡七步法就是很明显的“法”,是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做过的大量案例,总结出的一套对问题的分析方法,也是麦肯锡最基础的方法体系。这属于麦肯锡所有方法体系中的元方法,麦肯锡的大多数方法都是以这个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是从所有咨询项目中凝练出来的适用于所有问题的方法。要理解“法”还需要深入的实践和刻意练习,我每年回顾麦肯锡七步法都有不同的理解,以至于到现在感觉第一步界定问题都还没入门。
03
术与信息
法的下一层是术,如何理解术?术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方法。术的同义词可以是技术、方法、形式、流程等。
拥有了术,我们就拥有了对问题的掌控感和方案感,可以按照术的思路与框架来解决具体问题。我的经验是术更多可以从一些体系化的教材和“考证”习得,比如NPDP里面就有很多的“术”。
术是解决一城一池的问题,比如在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有它自己的套路和流程的,一般是先定义城市性质,确定发展方向,然后再确定路网、人口、用地参数和位置,最后是公共设施,大型基础设施和规划结构等。大多数城市规划的规划人员是路网确定后才能更好确定用地(虽然用地和路网是相辅相成的)。没学过城乡规划的人可能就不清楚这一点。
同时术里面也有很多经验,再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对路网确定,多远该设置一个交叉口,这些也是有经验可供参考学习的。就可以依据上位规划划定基础的规划路网,再以城市交叉口间距规划道路。
04
器与数据
学习中最基础的是器,如何理解器?器是最容易获取和习得的,虽然有学习门槛,但通过花时间是总能掌握的,其器的稀缺程度和价值程度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没将器应用到具体情境解决具体问题,器就没有任何竞争力。器的同义词可以是工具、物质、数据、素材等。我们常常用器来完成准备工作。
“手中有锤子的人,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钉子。”——查理·芒格。这里的锤子就是器,是我们解决问题所用的工具。同时我们在做咨询时,收集的各种资讯、数据也是器,这是为我们进一步整理成信息和术提供的基础输入。拥有合适的“器”能快速对症下药,也能提高我们工作效率。
。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30多岁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底层逻辑,我们需要:
利用“器”来做好准备工作(数据)
利用“术”来完善框架(信息)
利用“法”来提炼思维模型(知识)
直至最后慢慢触及到这个领域的第一原理,拥有眼看透事物的本质的能力(智慧),形成“道。让自己能越来越智慧。从学习知识、技能到学习“道”。
昨天参加一个读书分享会,班长提到她换了好多赛道,之所以敢于这样尝试,只是因为她觉得解决所有问题和处理任何工作的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只要我们内化成“道”就能应对大多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