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寒假读写系列之六——说说《谈文学》(一)】


                2020.1.20.  星期一    天气 晴

        今天我们来说说《谈文学》。

        这是一本阐述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本文学爱好者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书中所述皆为朱老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老先生以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作品布局,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去,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欣赏文学之美,把握文学秘奥。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朱老先生。从一篇篇的文字中,再次被老先生渊博的学识所感动,古今中外极多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在老先生这里都被如数家珍的作为例证。这时候我就想啊,老先生这是读了多少书呢!在一篇篇当我文字中我也更加地理解了老先生率真的性格特点,都说言为心声,老先生认为做人要真,而文学也要追求真。在很多的文章里,他都率真地提到了自己的观点,绝没有人云亦云的罅隙,而且很多的文本都是大家公认的“著名”的作品,这一点令人钦佩。

      《谈文学》尽管是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的书籍,可是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对对老先生那缜密的思维需要细细思考,其余文字并没有什么生僻难懂的地方,相反老先生在文本中应用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比喻,譬如:早上起床的问题、打仗选用精兵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将很多不太让人理解的理论,应用如此朴素的比喻,使人一下子就能理解通透。至于,引用大家名人的“经典之作”和“名人名言”更是信手拈来,应用的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看这本书的书名,似乎还是很高大上的,可是一旦进入阅读模式便是如何老朋友见面,尽管可以“侃侃而谈”了。

        这本书中的短文都是作者在抗战中最后几年陆续写成的,曾经这些文字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只因内容都是在谈文学,故而老先生将其结集成为当下的《谈文学》。在书中,你可以看到时代的烙印,可以看到时代文化发展的身影,可是却没有半点的政治的意味,老先生心平气和的就学术论学术。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和一种境界。也就是老先生先前在《谈修养》里提及的陶渊明的《饮酒》中的句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是不问世事,而是洞悉了世间的许多罢了。

      《谈文学》中包括短短的小序一共二十篇文章,我仔细阅读并分析了一下,除去小序,二十篇文章当分为两大部分来理解,故而,今天先思考前十篇,之后在论后九篇吧。也许每个人阅读时候的思考途径不一样,我只是“就书论书”,从文学写作的角度来看,来划分的。老先生所讲述的文学原理,在我看来真的是以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角度和身份来阐述的,在阅读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都会不由主地在脑海里浮现出自己上写作课的情景,我在老先生的文字里“做徒弟”。而带着对文本的解读和吸收,再去教给我的“徒弟们”。因为,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听说读写”中的“写”字。

        另外一个,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时时和自己的观点有意识的进行对比,不断地吸收接纳老先生更精辟的理论和方法,我想这应该就是在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常态吧。

        前十篇文章我有自己在思维中把它分成了三大块:文学创作的思想准备、文学创作的重重阻碍以及文学创作的锦囊妙计。在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意识到了每一篇文章看似单独成篇,但是纵观全书,这些文章的安排却是有着由浅入深的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文章与文章之间看似联系不很紧密,可是从文学创作这个大的命题来看,从人们学习事物的而思维规律来看,各篇文章间内在的逻辑却是环环相扣的,例如:写文章,首先得构思,有了构思好的形式,其次,才会有进一步的文字内容的阐述。而老先生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安排他的文学创作方法的“锦囊妙计”这部分的。

      书本开篇就提及了《文学与人生》、《资禀与修养》、《文学的趣味》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里没有具体的文学写作理论,但是这三篇文章里阐述了文学创作的“奠基”理论。如果说文学创作方法的文章里介绍了“知其然”的具体方法,那么这三篇文章就是想告诉读者“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我们都要学习文学创作,都想把文学创作创作的更好,可是我们为何要进行文学创作呢?文学创作与我们自己的人生有这样的联系?在这三篇文章里老先生就他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思考,一一做了详细的阐述。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因为它和音乐、舞蹈、图画雕刻等等一切的艺术都有共性:那就是都是把人们对世界的新鲜的“观感”,用文字做出新鲜的“表现”。这里其实老先生是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正因为文学是表现“观感”的,那么文学必将有形式和内容两部分,也就是我们日常说一篇文章,至少要有结构和主旨一样。

        既然文学要表达人的“观感”,也就是要表现人们对这世界的喜怒哀乐等等情感,而人真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情感,那么人的生存才有了生机,人生来就需要宣泄生长,发芽开花,进而繁衍生息,既然文学是情感思想的表现,也就是生机的发展,所以一个人要完全的实现人生,离开了文学绝对不可以。因为文学对于人是“怡情养性”的。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在日常纷繁复杂的生活里,在人活恩恩怨怨的琐碎里,我们才有了忙中偷闲的“怡养”的时光,而这份“闲暇”正是由文学带来的。文学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又是现实人生的超脱。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更加的有趣,更加的完满。

        更不用说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提及的“文以载道”了。因为这“文”是时代的缩影,是人生的道理,更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品格。从而,我们能更深刻地体悟文学对于一个人人生的重要性。由此,我更是深刻地理解了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解析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厘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原因了。

        至于《资禀与修养》简单来说就是介绍了“性之远近”的问题了。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天分了。拉丁文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人是天生的的不是造作的。”在文学创作中不同态度的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消极的人认为,创作需要天才,自己不是天才故而不用努力;小聪明的人认为自己有天才就够了,无需再努力。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很片面。这里的天才不只是先天的,而只是“性近文学”而已,那么后天的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还是很重要的。文学创作中耐苦不一定造就天才,天才却有赖于长久的耐苦。孔子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这句话是至理,可是对于文学而言,想必“学而知之”更为妥当。

      《文学与趣味》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关于文学的解读,而是关于孔子的一句话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通常的理解都是“乐之者”最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老先生的文本中,他认为第一难关是“知之者”,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正好与我们日常的理解角度相反。如若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借的就是趣味。如若没有了趣味,又何谈文学呢?因为文学的趣味不只是在创作中,更是在欣赏中。

        三篇文章中虽然没有具体的方法理论,但是我们已经清晰地了解了文学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一个人的人生当中如果有了文学创作的想法,那就不得不了解自己是否有“性近文学”的资禀,是否有足够耐苦的精神去增长自己的学识,是否能够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感”,用文字流畅的“表现”出来,当做好这一切文学创作的热身活动后,我们再开始文学创作才能“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

        每一篇文本虽短,收获颇丰,原本只是有“知其然”的愉悦,如今却更是有了“知其所以然”的惊喜,继续,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寒假读写系列之六——说说《谈文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