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写作素材怎么办?(来自:《别给自己找借口》一节)
关于写作素材,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以下的建议,向自己提几个问题,从而挖掘自己的想法,把它们梳理出来做为回答。
在学习公众号的过程中,主要以社会热点做为写作素材。
我没有学会找热点的技巧,尤其是社会新闻方面的。
那些明星的新闻,就算你不刻意去找,它也会从网页上蹦出来。
现在娱乐圈风雨飘摇,每个光鲜人物的背后,都有可能存在不为人知的秘密,能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能不能受到舆论的监督,真的是很难说。
所以,我觉得,写热点,可以以社会热点为主,也避开政策性的导向,只写老百姓的生活热点,可能会更为稳妥些。
微博已经使用一段时间了,每次都是转发别人的东西,很少写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与社会事件有很大的关系,担心自己写的观点有误,遭到人肉或者网爆。
独立平一直在为霍尊发声,昨天竟然有一位连名带姓的挂牌律师只看陈露发的小作文进行案例分析。
好在独立平够刚,他们之间取得联系后,那位律师删除了相关的不实文章。
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一个事件出来之后,有了热度,再过一段时间,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前面内容很有可能就翻车了。那样的话,前面的努力,做的事情,可能就白做了。
按照黑红言论,黑红也是红,后期会有相关的流量代入,依然会涨些粉。自己是不敢轻易尝试这样的话题的。
如果你担心写作时没有素材,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对自己每天说的话、做的事情是否有足够的觉知?
你是否尝试深入去了解自己?
你是否尝试深入了解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你是否足够珍视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
你是否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去听、去读、去观察?
二:日记写法
书中,作者例举了曾国藩与戒烟斗争的记载,不是流水账,而是自我反思,是与自我斗争的过程。
每天写日记,是避免无能之错的有力武器。
每天第一步,把当天的计划和安排发出来。自己也可以按照这个方式,发自己当天的计划,以及每天的日程安排。
好日记内容:
当天任务,明确每一项任务的权重。
觉察情绪,及时反思。
痛哭+反思+行动=进步。
痛苦是情绪感受,反思是理性分析,分析之后是行动,最后才能进步。
关于“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一个人从愚昧山峰到开悟之巅,会经历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反思是一个不断“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过程,知道了自己不知道,然后再努力把自己的“不知道”弄得更明白一点。这时就会离自知,开悟更近一点。
作者学习的方式:
把市面上绝大多数教写作的书买来认真读一遍,然后考虑哪个案例讲述得更好,做500页PPT,砍到300,再到150页,出一个精致小课。
也会做市场调研,通过同行和学员的反馈,锚定自己的真实位置。
把随时记笔记做为习惯培养。
比如作者参加伊娃培训前与他人一起吃饭的饭局上,他记下了如下的几行字:
目的:让人变得越来越好。
案例:顶级销售人员。
三不:不评价,不分析,不建议。
方法:发问。
参考聊笔记整理法:
一种书买两本,其中一本用来剪下有价值的资料,把它们放在有分类标签的文件夹里,用到某一类时,就找出来。
作者使用的是印象笔记,打好标签放起来。
手写和纸质笔记,能让人的思路更加清晰,思考更深入,工作更加专注。
写日记,可以让自己的行为与承诺靠得更近。
总结:
1、写日记能够让自己少犯错。
2、每天花五分钟时间按照任务权重列计划并做日程安排。
3、以权重为基准,分析自己的情绪,反思行动中是否有进步,哪里有进步,努力把“不知道”的地方搞明白。
4、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手写更有益,电子时代,也可以利用电子工具。
三、养成记笔记习惯的原则
原则一:每天只花五分钟,坐下来,立刻写。
原则二:只写一句话就可以
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此刻的心情如何:
你希望这一天如何度过:
你最想对今天要见的人说一句什么:
原则三:提前决定好书写的时间和地点。
不一定有很好的写作环境和条件,只要有能的环境就行。
原则四:让自己很期待接下来这一句会写什么。
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地停笔去写,第二天着手写的时候,便于进入状态。
原则五:公开立誓
不给自己退路,唯一的纠结只有一个选项:必须干,而且是只能干好。
每天设定任务量,村上春树和作者都是这么干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每天完成4000字。
总结:
这是针对写日记的习惯原则,放在写其他内容上也有参考价值。
回顾2021年的学习历程,读书笔记复盘只完成了前八个月的,这期间有多件事情的目标达成,是它们占用了我的复盘笔记时间。
今年起,我将改版发布的内容,分为两大块,一块儿是计划及完成情况,一块儿是复盘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其中学习心得根据情况会放在不同的文体里,计划、复盘,或者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