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本书,未看损失上百万!

让过去成长为一种经历,是我的一种能力!

赠书

记得上次回家,匆忙间和过去的老板夫妇俩见了面,她们的朴实和真诚,从来不希望我去看她们时,给她们带东西。但从哪个角度去,我都没有空手去的理由,索性就给她们儿子带了两本书,就是那个我们都被其提升认知能力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和《把时间当朋友》。距离送书至今,也有半年的时间了送出去的时候,当然是满怀希望一定能给到他帮助的,但是又想着高三了,学习压力大,未必会有时间看,于是也就带着期盼,做自己的事情,读自己的书!

前一周,脑子里还一闪而过这件事情。不过很快也就遗忘了!送出去的书不少,得到反馈的,除了我最爱的妹妹以外,就再无他人,都是常事了,也就没有挂在心上。

无独有偶,脑袋里闪过的那个念头,今天竟然就成真了!

很意外的接到曹姐(孩子妈妈)电话,半年我又没有给她打电话,这次她主动打电话给我,有事吗?心里还有点忐忑,因为总是希望我回去工作,我一直没有正面回复。但惊喜和意外总是让每天的日子都有一份儿小确幸,电话那头开心的声音传来,第一句就是“谢谢你,妹儿”紧接着就开始说缘由了。

“过年你送给他的书,放假终于有时间看了,看完收获很大,还主动向我问起你们,问你们现在怎么样了?姐姐还一直在看书真好!要我好好感谢你,过去没有机会接触到这种类型的书,看完后,对看书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上又买了《穷爸爸富爸爸》,两天就看完了,还一个劲点头说好,让他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关于看完书后,最好的反馈,莫过于父母看到了孩子最大成长。

孩子看了这本书后,除了能说的得上的小确幸,认知的提升是否可以被看作是无形资产呢?对于一个高中的孩子,有幸被一本书而提升认知,读书的价值,无非就提现在这里了吧?我从不标题党,但这次我做了,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未来,它不止值百万。虽然这可能这不归结于这一本书,但它的价值提现绝对不止于金钱的衡量。

送书的这一举动,对于一个非常看重教育的家庭而言,是最好的礼物。而这一次的送书,除了几句言语上的反馈外,对于言传身教,又一次打开了新的认知的大门!

言传身教之陪读

电话聊完关于那两本书的事情后,问起了孩子的近况,马上面临高考了,曹姐选择了陪读。本来就在学区房买了房子的妈妈让孩子去本部读高三,在学校附近单独租了房子,每天陪着他读书!

就因为这件事,又刷新了我对陪读的理解!

过去所理解的陪读,无非孩子太矫情,父母太溺爱,不就考个试吗?为何还要放弃工作这么多大的代价陪着?有钱人,有闲人都喜欢这么干?

勿喷!因为我的世界里,没有人这么做过,甚至是可以说也没有能力这样做。

当然,这认知也是在过去的一年之前,这一年就再也没有这个想法了,而如今,又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向我证实,她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做着还是非常忙的餐饮服务行业的她们,不管眼前面对何等的金钱的诱惑,店里能放手的事情,她们都放下,按照原计划正常的进行着。

高二刚一结束,毅然决然的租房陪读,每天都在家陪着!

过去,我认知里的陪,无非就是监督,让你天天学习,不学习就要受罚了!额~这好像是我妈的风格,但对我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呀!

所谓陪读新的认知正解版本:

陪伴绝对不是监督!

陪读可以直接理解为陪着读书,怎么个陪法?这也是一门学问和技术了。

孩子在看书,做作业的时候,守着孩子身边,或者在一边非常安静的看电视,小说…没每一个小时送点水果,提醒休息等,代替了闹钟。
每天绞尽脑汁去思考能做点什么给孩子吃?
对于不自觉的孩子,那就是每天在耳边念:该看书了,该做什么了…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我脑海里一遍一遍的重播着。

那是我们所理解的陪读和看到过的陪读,然而陪读的正确姿势却是这样的:

陪伴,除了能为孩子做点什么外,还应该是能做什么,陪着读点什么。

既然是陪读,那就是一起学习,成长,共同进步呀!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用行动来陪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这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最好的教不是:自己做到,再去影响孩子吗?教育的理念很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对他有要求的同时,先要求自己!他就可以看到。作为父母做不到,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最简单的教育。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因为这次赠书,我们有了更深的交流,她也对我有了新的认识。一直以来,都以为我走不出过去阴影。但通过交流,表达了我自己的想法,看法及送书这一行为后,过去成了我的经历,让过去成长经历是我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送你一本书,未看损失上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