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千般好,却要彻夜刷抖音?

我不刷抖音,我是一个自控力蛮强的人,但我会刷xx和xx(为了大家好,还是打个码)...以致废寝费电量。

虽然我想了很多招,比如将不刷xx加入每日打卡表里,卸载软件,把图标放在很深层的文件夹里,不过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刷起来。

行为上无法杜绝,我就在心理上安慰自己,我是为了收集资料去刷的,结果点开收藏夹发现,除了多了很多车牌外,正经的内容没几个。

相信你也会被手机上的某某软件绑架,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又可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来聊这个。因为不能先投入读书,掌握再多读书技巧,都是白搭。

虽说读书千般好,但抖音们有三招:

1、即时满足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机是现在”,揭示了现实世界中,行动与成果之间的联系是缓慢和长期的。其本意是鼓励人们起而行,现在就种下未来收获的种子。

但对于杠精来说,“妈呀,我费尽力气播下种子,天天浇水施肥,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果,我还是去刷抖音吧,至少现在爽到了”

与现实不同,在抖音、吃鸡这些娱乐、游戏软件里,结果是会被立即反馈的,而且反馈的是甜点。

刷一次,就会有“好逗/有意思/我赢了!”的刺激,而且软件还会设置升级、勋章等,让你上瘾,捆绑你。

而说大一点,降低了人们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要是我辛辛苦苦读了1个月书,但对未来一点用没有呢?”

读书未来生效太漫长,而抖音现在就有糖吃。

2、微巨信息

第一、记得老罗在许多年前,调侃门户网站充斥低俗内容:“你看四大门户网站上全是半裸女的东西,就连雅虎中国,全是半裸女的东西。一个劲点,不停地下一张下一张,点到最后你看累了不点了,它就会弹出一个窗口说“还有哦,再点一下还有哦”,非常过瘾。”

而且利用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软件可以根据你过去的点击喜好来推送消息给你。你看到的内容,全都是你喜欢的,你认同的。我们就退化成了婴儿,什么都不用想,只要不顺心,就点击“不喜欢”,然后就会有喜欢的奶头凑上来,把我们喂得饱饱的。

网络信息的巨大容量和技术,足以支撑“再点一下”,而书不一样,没有这种“还有一本哦”,特别是纸质书

第二、即使在电子书的末页有推荐,也会发现无法抗衡抖音,因为后者很微。

记得原来让我上瘾的DOTA游戏,一局平均40分钟是要的,很可能看看时钟,“算了,时间不早了,就不开局了”。而现在的王者荣耀15分钟,抖音更不要说,15秒,而且自动循环播放,还点下一步都省了。

这几年培训圈在火热推微课,将动则1、2小时的培训课程分解到10分钟以内,以便随时随地学习。魔高一丈、15秒的抖音出来了,还那么有趣,怎么拼得赢。

根据今年在 4 月初,企鹅智酷发布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抖音上大约 22% 的用户每天使用该应用超过 1 个小时。目前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值(即 DAU / MAU)已经达到 0.45,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月有 13.5 天会打开使用这个应用。而那些沉浸度较高的游戏比值通常在 0.3-0.6。

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开始了就停不下来。

3、反向精力

读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能量,在工作日疲惫的夜晚,你很难看得进去(因此建议早起看书,早起又是个麻烦事儿…)。

即使你看得进去,看了一会儿,你也就眼皮沉重,看不进去了。

而刷抖音不是,你随时都可以刷,而且随着精力下降,你的自控力也在下降,反而你越想刷,就像毒品一样,越吸,越需要大剂量来刺激自己。

直到手机没电或大脑彻底断片…总之,榨干。

抖音们在“即时满足、微巨信息、定向推送”上已经取得领先,那读书能不能也攻下这些山头呢?

1、吃棉花糖

首先,正确认识人生,其实就是先吃or后吃棉花糖的游戏。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 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心理学实验。实验中,小孩子可以即可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这样可以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结果,研究者发现能忍耐即刻棉花糖诱惑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等。

不管你信不信这个实验,世界规律就是这样的:

1)高考前的你,会放下连续剧,抱起书本,是因为你愿意花费当下的一点点愉快去换取未来985的生活。

今天花钱今天享乐,今天存钱明天有利息。今天躺沙发今天开心,今天撸铁明天可以装逼。

当得知了这个关联后,就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更需要当下,还是未来?”,需要当下,立马吃糖,需要未来,放下棉花糖。

无所谓对错,你拿起棍子的一端,另一端随时被你拾起。看清因果,做出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后果就好。

其次,虽然读书很苦,但同样可以用软件的勋章机制,去满足自己当下想获得结果的心。

打卡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每发生一次目标行为,就计数,到一定数量就给予勋章等物质、精神的激励和定位。

1)你可以读几页书就拍照、写段50字笔记,就发朋友圈,用别人点赞来刺激自己

2)你可以量化读书,每次收集到一点资料就可以获得积分,幸福玩家社群的梁开勋老师之前就做过游戏化时间管理。而软件类的,更方便统计。比如,经常朋友圈看到晒出航班飞行时长图片,产品购买勋章,得到在年初推出连续登陆30天赠礼什么的。

4)xx书院等各种不知道是否靠谱的评测,类似学校里的周考、月考、一二三诊

最后,从根本上还是让读书的结果能即时展示,即学即得。比如运用成人学习法(例如拆书法、orid、复联启动等)加速成果转化。

不过,这个相比勋章机制,就来得辛苦和慢了。

最后,警惕速成。

除了一键修图外,人生没有速成。《1分钟学会xx技能》、《1分钟学会xx技能,获得xx能力》、《1分钟学会xx技能、获得xx能力、赚回xx钱》,都跟“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一样,除了满足下你的幻想心之外,没有实际用处。

2、提前屯货

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里,作者建议100天读33本书。第一步,就是先买回33本书再说,这样之后就不用思考下一本书读什么?而且看到未读书本的减少,也能带来激励。

而在得到上的《李翔知识内参》,2倍播放,也就1分半钟就听完一则文章,而且可以一直播(凡是不能黑屏下倍速一直播的学习内容,都给听众造成打开阻碍)。可以作为爱上读书的启动。

很多人批评这几年的碎片化知识,脱干简单化知识,娱乐段子化知识,但有什么办法?不这样干,早就被娱乐媒体干掉了。这样至少让有些人向着书本前进了一点点。

但要注意的是,信息输入也许是娱乐的唯一,享乐本身就成果,但对于学习来说,成果还是要落脚在对信息的处理和行动上。

3、提高自控

首先,提前预防,不要在疲惫时去碰会上瘾的东西,一下、一分钟也不要。不要劝说自己,我只玩一下下。结果你懂的。

其次,强制休息,不管你运用番茄钟,还是手机控制软件,总之,将自己的自控能量控制在较高的水平。

最后,外部限制,去寻找良性替代品。如果你刷抖音,是为了见识有趣的人或事,那你不妨去参加社群活动。同样有趣,但有强制结束时间。


今天聊了抖音们诱惑我们的三大背后原因,我们也可以在读书学习上运用这些机制,击败前者,从观看别人有趣的生活,回归到让自己变得有趣。

毕竟,这是你的人生,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读书千般好,却要彻夜刷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