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夏天,我们毕业了,成了山东省立医院的一名新职工。那时候不像现在,职工的居住条件还是十分紧张的。我们十几个人被安排在经七纬七路拐角的一个四合院里。即使这样,也和在学校住宿舍感觉完全不一样,小小的四合院里有了家的感觉。三五人一间屋,也有两人一间的,都是不足十平米的砖瓦平方。我们同学三人分到了靠大门的一间房子,三张床放上后只留有一张饭桌的空地。
家的感觉
工作和上学不一样的,应该是自己开始学习做饭了。我们买了锅碗瓢盆等炊具,开始了家一样的生活。从来没做过饭的我们,学着炒简单的菜:西红柿炒鸡蛋、土豆丝是那时候经常做的。同学妈妈看着我炒的土豆丝,悄悄对同学说;土豆丝切得像小板凳腿一样,能吃吗?自己做出来的,我们三个还真没觉得难吃,每餐都吃的津津有味。我们把自己做的饭菜带到单位上和同事一起吃午饭,同事吃腻了家里带来的午餐,反而觉得我们的饭菜特别香。同样,用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卖相一般的饭菜也换来每天能吃上阿姨做的妈妈味道的饭菜。
我们一起上下班,遇到夜班,怕夜路不安全,大家会相互接送上下夜班。周末大家会相约一起爬山,看电影。那时候我不会骑自行车,每次都是同学用自行车带着我去,坐在电影院里一边吃糖葫芦一遍看电影是周末最奢侈的享受。生活过得就像一家人,有亲情,有温暖。有一次,我咳嗽特别厉害,下班回到宿舍,一点也不想动,躺在床上一声接一声的咳嗽。那时候年轻,不喜欢吃药,感冒扛一扛就会过去。同学看到我咳嗽得这么厉害,就说,我给你炒鸡蛋吃吧,吃了鸡蛋咳嗽就好了。她给我炒了两个鸡蛋,不知道炒鸡蛋真有治疗咳嗽的作用,还是因为感动调动了我的免疫系统,吃了她给我炒的鸡蛋果然好了。估计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她炒的那两个鸡蛋是治疗咳嗽的最有效最好吃的药物,后来每次遇到家人感冒咳嗽我总是用炒鸡蛋的方法治疗。
夏天的夜晚,大家一起在小院里乘凉,院子里有一个石桌子,我们围坐在一起,谈工作、谈理想、谈爱情、谈想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切都是美好的,对生活的憧憬、对爱情的向往,对未来的期待。夜深不愿回屋睡觉的场景,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不愿散去。这里和家里的区别就是家里夜空有银河,有满天繁星,城市的霓虹灯映衬下,天空只有寥寥落落几颗星星。
有一天,一位男同学买回一台小石头磨,是那种很精致、很小巧的石磨,一只手就能转动自如。大家围在一起,讨论石磨的作用。那时候没有豆浆机,我们就想象着用石磨来磨豆子煮豆浆喝,磨玉米面儿做糊糊喝,那种香香的味道似乎已经香飘四溢,唇齿留香了。学生时代的生活就是自习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早餐食堂有什么就吃什么,根本不用自己计划。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在思考怎样自己磨豆浆喝,怎样变着花样来改善生活,怎样将每餐饭做得更丰盛、更营养。
我们门口有一个熟肉摊点,是一对年轻夫妻开的,夫妻俩都是干干净净的,锅里面永远是冒着热气的熟肉,那个香味不时飘进院子里,大家经常在那儿买猪蹄、猪耳朵、口条、猪心等回来解馋,时间长了和那对夫妻也都成了朋友。有一次,科里收了一个特别穷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给孩子治病,交完住院费只剩下带的一大袋煎饼,夫妻俩每天就是开水泡煎饼吃,孩子经常吵着要肉吃,父母既舍不得也没钱买,我们几个年轻人就给他从肉店买了一只烧鸡,送给孩子时候,看到孩子那种高兴与满足的眼神,我们几个也特别高兴,夫妻俩眼里噙着泪一再鞠躬致谢。
慈祥的老奶奶
院子的北屋住着李奶奶一家人,老奶奶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慈眉善目,对我们每个孩子都很好,就像喜欢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
老奶奶家的孙子比我们大一些,我们搬进了不久,老奶奶就有了曾孙,小院里迎来第一个小宝宝。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小胖胳膊就像两节嫩藕瓜,很招人喜爱,每个人下班见到小宝宝都要逗一逗,大家见证着小宝宝成长的每一天。
奶奶家买来一只小兔子,小兔子白白的,两只耳朵长长的,一双红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尾巴短短的,前腿又短又小,后腿稍微长一些。小兔子的到来为小院增加了不少欢乐。我们下了班先去看看小兔子,买菜时候也多买一点小兔子喜欢吃的青菜和胡萝卜。大家都抢着帮奶奶喂小兔子,一起盼着小兔子快快长大。这种肉食兔子很快就长大了,奶奶为了让大家都吃上兔子肉,买了两只鸡一起炖了一锅肉,每个宿舍都分了一碗。那香香的肉味到现在都能想起来,胜过后来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
冬天,老奶奶家会生着蜂窝煤炉子,旺旺的炉火上每天都会熬一大锅香香的绿豆大米稀饭,下班回到家都能喝上一大碗热乎乎的稀饭,立即驱走了严寒,手脚立即不那么冷了,心里更是温暖。大家到现在都想念奶奶房间的炉火,想念那个稠稠的稀饭的香味,想念那个温暖的小院。
说来也是和奶奶有缘,我恋爱、结婚生子后,经过几次搬家,15年以后我又和老奶奶成了邻居,不过现在住的是高层住宅楼房了。我带着孩子过去看她时候,她高兴地给孩子拿这拿那的,很是喜欢。那时老奶奶90多岁了,思路依然很清晰,小院里每个孩子她都记得,甚至还知道谁家的小孩长得胖乎乎的,谁家的孩子很聪明,学习好;谁家的小孩长得特别像妈妈等等。经过这么多年,每个孩子依然在奶奶的心里。见到小院里同事,说起过这些事,有好几家带着孩子去看看老奶奶,让老奶奶也看看这些一直心里念叨而未见过面的重孙辈的孩子们。
分享的快乐
在小院里分享最多的就是工作。分别在不同的科室工作,遇到的病种、病情各不一样,收治的罕见病例、遇到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的自豪、抢救患者时的紧张,抢救成功的骄傲,也有与死神抗争后的无奈。记得我有一次小夜班,从一点半接班就开始抢救一位重症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患者术后低心排,强心、利尿、查血气、生化,调整呼吸机参数,凡是能用的治疗方案都用上了,患儿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我们几次除颤、反复胸外按压,患儿最终于11:30病情稳定。那一天,主任医生和我们一起参与抢救,大家都没顾得上吃晚饭,孩子父母看到我们一直在为孩子与死神搏斗,在病房门口,在我们几个年轻人面前长跪不起,我们既感动又束手无策,我们为这个职业感到骄傲。回来后大家在小院里展开讨论,大家羡慕我们的专业,羡慕我们的抢救经历。烧伤科同事回来后欣喜地告诉大家,一位重度面部烧伤患儿邮票植皮成功了,讲解病情及手术方式;普外科的同事夜班,一整夜都在手术台上,为一位肠穿孔的患者进行手术,一夜“粪”战,没有人嫌脏嫌累......大家在讨论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收获友谊。
东面屋子的同事从家里带来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是小院里比较豪华的家当了。吃完晚饭,大家围坐在石桌子周围,等待精彩节目开演,这场景就像小时候的看露天电影。让大家记忆犹新的应该是意大利世界杯了,大家最喜欢喀麦隆球星罗杰·米拉,只要他一有进球,小院里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好像我们的呐喊助威能助球员一脚之力似的。那一年意大利之夏的精彩纷呈永远留在了小院里每个人的脑海里。
正值青春懵懂期的少男少女们,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谈得差不多了,大家就会一起追问,不管是谁在谈恋爱,都会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没有公开的爱情总是偷偷地约会,正是“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时候,谁刚谈了一个朋友,大家知道约会地点后,就会偷偷尾随过去一睹为快,美其名曰“把关”。我家先生就曾被我的同学们偷偷把过关,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每个同学探亲回来时候,都会带回来家乡的特产和妈妈做的好吃食分享给大家。那时候物质不是这么丰富,从老家带来的东西也显得特别好吃。有时候是妈妈的炒面,炒花生、炒豆子、煮鸡蛋、咸鸭蛋、家里种的水果、家乡的七巧果、煎饼等。每个同事回来,都能给大家带来思乡的幸福和舌尖上的满足。大家一起分享,吃起来总是觉得味道更美,吃出家乡的味道,故乡更亲切,思念更绵长。
那个房子住了两年左右,市政道路拓宽,整个院子拆掉了,我们被安置在不同的宿舍区。但是,在小院里结下的友谊却是长久的。在医院只要遇到小院里的同事,大家还是会觉得特别亲切。我们小院里的同事如今都成为各科室的骨干力量,遇到需要帮忙时,首先选择小院里的同事,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图片,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虽然,那个院子早已不复存在,但小院里温馨记忆却永远留在大家的心里。每每散步路过那个地方,都会想起那个欢乐的大家庭和每一个人的年青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