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


一次看《奇葩说》的一场辩论大赛,有一个辩手提到了非洲的食人族,说这些食人族,会在亲人死后,把他们的尸体吃掉
  为什么这么干呢?
因为他们觉得,把亲人吃进自己的身体,可以让他们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同在。   当时老罗听完了,感慨以前对食人族有些理解不了,总觉得不可思议,听完解释之后,终于理解了他们的做法。   我们经常对外界事物形成一些不理解的想法,主要因为不了解,而这个不了解就是我们认知上的盲区。   当一个人越成熟越有见识,越容易理解别人的做法和观点,注意我说的是理解,至于赞同不赞同,这得看三观。   为什么越成熟的人容易理解?   因为成熟的人在认知上的漏洞相对较少,即便存在某些认知上的漏洞,他们也不会偏执,而选择学习、包容。   生活工作中,你会发现越是认知低的人,越是不成熟的人,往往越容易偏执,因为人的活法和看法,大部分源自于一个人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程度
比如我们平时群里讨论电商内容,总有人觉得做电商就一定要刷单,这就是他的认知局限了他的思维,他没有和那些从来不刷单又做的很好的卖家有过深度交流,所以就以自己片面的经验来推导出全部商家都刷单的结论。   认知低的人,他们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而越是博学的人,越容易理解别人的看法,就好比站在山顶的人,可以理解站在山脚下的人看到的风景,而站在山脚下的人永远只看到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比如吃面条的礼仪。
我从小就被教育,吃面条的时候是不能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的,这是一种不礼貌、甚至没教养的表现。但是后来长大了之后我发现,同样的事情,在日本的礼仪却恰恰相反,日本人吃汤面时毫不掩饰声响,而且一定会发出响亮的吸溜声,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做面条的人的尊重。   这让我想到一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你觉得周边有病的人实在太多,那很可能,不是别人都有病,而是自己实在见识太少,大惊小怪   而且,我发现,越是高层次的人,反而越低调
我很多年前也以为他们装的,毕竟大人物嘛,要顾及体面,和小人物闹得不可开交不好看。但后来接触的高层次管理者、小有成就的成熟商人越来越多却发现,他们是真的越成功越谦虚。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见识了更大的世界,从而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我越学习,越知道自己不知道还很多」。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的一个弟子,有次请教他一个问题。弟子问:「老师,为什么一个人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谦虚?而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反而很骄傲,自以为是呢?」   芝诺当时回答的是:「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也就是说,人见识越广,越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发现别人的牛X之处,从而呢,主动地收敛自己。   在一个团队里,我们也经常感叹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无知无畏,这不是一种嘲讽,更多是一种回忆,毕竟我们中的很多人也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在一些大人物面前夸夸其谈、班门弄斧,却丝毫不觉得羞愧。   今天看来,确实很可笑。   但这是我们故意的吗?也不是,因为当时在炫耀的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我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副画,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陪妈妈逛完街回来之后画的逛街的情景。在这张画里,铺满画面的都是人们的腿。
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女孩的视角来看,这次逛街她看到的就是一双双行走的腿啊。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清事情的全貌,找不到方向,或者走弯路,做一些徒劳的事情,也是因为我们的视角太低。   那怎么才能让视角高一些呢?
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一半,因为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视角也不够高。经常做一些事半功倍,甚至事后才发现南辕北辙的事情。   所以,这就当是我们的一次认知和视角提升的一次讨论。   认知这件事,可不仅仅是满足自己内心的优越感那么简单,它也能带来收益。它决定了我们把时间、精力、资本、乃至注意力都投入到哪里。   在今天的社会,不缺信息、资源和机会,但是如果认知水平不够,出现机会我们也根本就看不到,我们无法预知茅台股价的飞涨,无法预知直播的爆发。我们经常做市场的跟风者,后知后觉的跟风者,总是入局太晚,所以也总是赚不到钱。   那么,认知可以提升吗?   可以。   但是首先要说,学习对于认知的提升帮助很小
一两个新词、三五个概念,这些东西给了我们交流的谈资,但是却没有真正推动我们获取更多资源。真正的提升,需要知行合一,需要在一个行业至少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沉淀。   初入社会,我们或许还能通过掌握更多的信息来获取优势,但是面对长期的竞争,我们就需要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有足够的深度,超越大多数的专业人士,才有可能提升成功的概率。
当我们有足够的沉淀,会有一双看透行业的眼睛,能够精准地判断行业趋势,精准地对一个项目估值,进而也能在准确的时机进入,赚到钱之后又在合适的时机退出。   这些精明,是混沌肤浅的认知绝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我不是在嘲笑任何人,因为「井底之蛙」才是我们的常态,自认为认知更高的人,也只是比认知更低的人跳到了一口更大的井里而已。   怎么跳进那个更大的井呢?   我的几点思考:   第一,带着问题去做事情,尤其是学习。   我为了解决「为什么越厉害的人越谦虚」这个问题,开始去看书,请教,和别人讨论,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的目的非常明确,也更容易做出结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芭芭拉·利斯科夫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你想要得到一个「啊哈」时刻,你必须正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换句话说,你在读书、听音频的时候,带着一个问题去读、去听,会更容易获得启发,否则就是带着「获得知识的错觉」在原地踏步。   第二,打破圈子,和圈外的人交流。   每个人都渴望圈子,也喜欢和圈内的人交流,毕竟圈内更有共同语言,更能互相理解。就像今天我的粉丝大多是电商行业的人,我在这里说天猫和京东的事情,就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但是这也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回音室」。
这个词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就是说由于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和我们价值观趋同、行业一样的人,会导致我们的交流被局限在了一个回音室中,彼此间的话语相互印证,导致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些牢而不破的偏执认知。   想要打破「回音室效应」,就要主动走出圈子,让自己的人脉多元化,听听其他行业、其他阶层的人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大家在微博上的三言两语,最好是来一场一两个小时的深入沟通的交流,这个交流,可以是付费咨询,可以是和旅行中和陌生人的攀谈,甚至可以是和网约车的闲聊。   我因为经常打车,也会经常和司机聊天,和他们的沟通让我获益良多。   就拿上周在高德地图打的一辆强生出租车为例。司机告诉我,强生的专业出租车司机,现在接单量很低,经常没有活。   首先是因为,强生自己的网约车平台太烂了,经常卡死;其次是因为强生认为自己很牛,所以和高德、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时候,不愿意给这些平台抽成,所以导致这些平台在分配订单的时候,弱化了他们的权重,客户发出的订单,平台首先分发给其他给提成的网约车平台,实在没人接才会分给他们。   这件事和我一个干电商的有什么关系呢?   真有关系。这让我想到电商供应商、平台、零售商和员工的关系。平时我们谈电商团队管理,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怎么分钱   供应商供货价格为什么高?因为我们没有给他足够的拿货保障,今天从他家拿,明天又换一家拿,供应商没有安全感,饥一顿饱一顿,那只能在有单的时候尽可能多赚一些,避免没订单的时候喝西北风。   我在亿邦动力举办的马蹄社社群里,认识了一个做网红美妆品牌的老板,他的供应商黏性非常强,其他竞争对手想撬都撬不走,高价也撬不走。因为他和供应商有常年合作协议,供应商只管生产,保证品质,不用担心材料的销路。为了这种稳定,供应商宁愿给他整个中国市场最低的供货价格。   店铺和平台之间,也要协商好分钱协议
淘宝卖家抱怨,流量都给天猫了,这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淘宝店,不管多少销售,平台是没有抽成的,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人,也会把流量倾斜给天猫。我们不能只想自己赚钱,却完全不希望别人赚钱。自己赚钱天经地义,别人赚钱怎么就变成邪恶的资本家了呢?   还有员工,分钱更是要分好了。
说个简单的事情,就比如售后部门的考核。无法按照销售额提成,那是不是可以按照售后处理了多少纠纷来考核呢?比如他今天处理掉了100个客户的差评,所以给他按照一个5块钱来提成?这种分钱方式,将直接导致售后想方设法捣乱,以便买家会给差评,之后他再去处理差评。看上去这种本末倒置的方式很可笑,但很多公司的分钱方式确实就这么不合理   第三。给自己找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可以是行业的某个前辈,也可以是特别了解自己的一个朋友,隔一段时间沟通一下,如果听到对方说你变了,变得如何如何了,那就是自己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突破。   第四,直面失败
今年最为触动我的一句话,是「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这句话是梁朝伟主演的电影《一代宗师》里的,电影中的意思是,在和对手切磋武艺的时候,出拳要坚决,不要畏畏缩缩思前想后。
我们平时做事情也经常这样,明明计划好的事情,临行前又打退堂鼓了,心里想着这样不行吧、这样好尴尬啊、万一对方不喜欢怎么办、万一搞砸对方怎么看我之类,最后呢,不敢做了,放弃了。   但实际上,做了才有经验的积累,失败也是一种经验,没有做却永远不会有这个经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个从未接触的事情,是需要自己推自己一把的,保持谦虚,但不畏惧失败,先按照目标来执行,执行了才能有余地调整。   最后,用我在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看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你能了解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好,以上就是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你有没有自己的认知提升方法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和我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