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王最近挺烦闷,不是为了升职,也不是为了工作,而是限量版球鞋没有抢上。小王入职十年有余,已算是单位的“老人”,虽然工作也挺认真,但一直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丁点工作,坚决不换岗、不升职,用小王的话说就是:不想操那份心。但是小王购买力在单位中绝对是顶级,一个双肩包半年工资,一双限量球鞋两个月工资,单从购买力来说,小王和单位其他同事简直可以用“不同物种”来形容—一方是用半年工资买个包的主,一方是一辈子吃惯单位餐的老干部,差别太大。
您别误会,小王虽然热爱包和限量球鞋,但真是个廉洁自律的好同志,其购买力主要来源于老爹,说白了,富二代。小王不爱权、满足现状,由于没有竞争关系,人也大气,他成了单位很多人的知心朋友。
富二代小王每天一丝不苟的完成自己份内工作,让他多操点心时,“我还忙着抢球鞋呢!”小王说。
2
入职6年,本单位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小张最近也心情欠佳。两年前主要领导提拔他为某科室副科长(最不受欢迎科室,没有之一)。想着也是进步,小张不惧大家警告,毅然走上了某科室副科长职位。
短短两年,现实如同重量级选手组合拳,打的小张清醒很多:这个科室事务极为繁杂,且都是不出成绩的基础工作,当然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个科室工作风气实在令人无语。因为工作推动难,小张没少发脾气,但他毕竟是副科长,而科长似乎对此不以为然。领导多次批评,虽然科长是被训斥的主要对象,但是身为副科长,也免不了误伤。
进步心切的小张不想和科长关系闹僵,但又怕受到不好的影响,左右为难。
3
部队转业的老李在单位待了四年多了,最爱叹气。
“唉,这饭菜,当年在部队的时候······”
“唉,这活动,当年在部队的时候······”
“唉,这福利,当年在部队的时候······”
占着部队的余晖,老李的女儿在本市某重点小学上学,那是他原部队定点学校,部队领导照顾转业军人,也给了他们名额,真让人眼馋。老李工作有军人认真那股子劲,不过明显还是能够感觉到更多心思在女儿身上。
“四十多了,算啦!”老李总爱感叹自己不再年轻。为了下午接女儿,他特意申请到朝九晚五的窗口部门,而女同志一般更愿意去那。
老李对妻子极好,经常给妻子报团出国游,问他为什么不去,老李说:“外国没意思。”
已过不惑之年的老李最爱聊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女儿,聊她们的时候,老李眼里有光。
4
身为选调生,小徐相当受领导器重,将他列在班子成员之列,参加党工委会议。小徐干劲十足,主动要求分管科室,加强锻炼,更好的为单位做贡献。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同意小徐分管某科室。
小徐学的是英语,一口流利的伦敦腔是他的标志,入职后也是才华外泄,文化素质的确比大部分基层干部好得多。如同硬币,小徐也有两面:一面是傲人的学历和才华,另一面是令人捉急的情商。
机关里,才华是一部分,但为人处事也很重要,对同事、对群众皆是如此。
面对威望很高的科长们,稍稍没有谈好,小徐官架子不自觉就摆出来了,他总爱上纲上线批评人,当然讲理论没错,但是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尤其在基层。面对上访群众,小徐二话不说就爱拿出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面对一两人可能还有效果,可面对上百号人,只会增加矛盾冲突。
成为班子成员不到半年,小徐可谓引起了民愤,不得已,在一次调整中,领导将他由副主任科员调整为某科级干部,当然,不再担任班子成员。
小徐很受伤,恃才傲物的他更加自负,在单位几乎成为透明人。突然之间小徐重新步入大众视野是办理辞职手续,大家都很惊讶,原来小徐要到某外企去了。
5
工人身份的老王最近操心的是女儿的婚礼,也是因为身体原因,领导特别照顾,给老王批了假期。
老王很乐观,用他的话讲:“咱原来都是背粮工呢,能这样已经很满足啦!”
憨厚的老王深得同事喜爱,良好的人缘外加秉直的个性,领导安排老王任单位后勤科负责人—一个没有编制的科室负责人。这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是老王任劳任怨,在规定范围内,用仅有的资源尽量丰富大伙的伙食,得到同事一致点赞。
“你们年轻人啊,就是不知足。”老王对单位年轻人说,“眼前事情都没干好,想那么多干啥?”
老王经常怀念以前的日子:“当年创卫的时候,还分什么科室啊,全单位一起上!领导带头跳进垃圾坑,大伙都跳下去了!”
“那会还管什么提拔啊!活还不是都得干?”老王抽了口烟,“那会大家想法很简单,单位好了,每个人都好,事情再难,大家伙一起上,也没啥。”
“我们那会一个月才一百多,看看现在,你们年轻人啊,就是不知足!”近年来,单位年轻人来了一波又一波,老王是仅存老人之一。领导希望老王多干几年,单位可以返聘。老王谢绝了领导的邀请,他说:“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得给年轻人让位子。”他还说:“年轻人是有很多问题,但是多磨练嘛,谁还没年轻的时候?”
女儿结婚的时候,老王一脸自豪,用单位其他老人的话说,老王的神采跟他三十岁获得区先进时上台领奖的模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