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一座城、一代人、一个时代

这是一个老人,和他所热爱的一座城的故事;

这是一代国人,和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故事。 

这个老人就是老舍,这座城就是北平,这就是少东家今天要分享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惶惑》、《偷生》、《饥荒》。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通过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四世同堂》开始于抗日战争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高光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己的时光。区区一个小羊圈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却已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战争年代北平的人生百态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最终,经历了这么多震惊、愤怒、喜悦,老舍先生仍然让我们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所崇尚的家庭模式。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文化批判的高手,在《四世同堂》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中,老舍透过小人物看抗日战争,叙写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透过战争思考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作出了理性的批判和反思,而这种理性的批判和反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处处流露出国家残破的刻骨之痛和"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的艺术风格。


战争只是表现主题的背景和底色,小说以时间为序,记述了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如七七事变,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汪伪政权建立、珍珠港事件、日本投降等等。但作者在表现这些历史事件时,不是直接描写事件的发生、发展、曲折和高潮,而是透过人物的眼睛、活动、所见所闻和思想来描写,将人性放置在战争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加以观照,从而使《四世同堂》达到了一种超越历史眼光和政治意义的审美力量和人性力量。


老舍先生是个地道十足的老北京。日本人已经进城,战火飘摇,人心惶惶,老舍先生把视角放在北平小羊圈胡同里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歌功颂德。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他热爱和平,他希望老北京能从容平静的立于东方,他希望街上卖油条的能扯开嗓子叫卖,胡同里的老头儿能每天早晨提着鸟笼到河边转悠,他希望小孩儿一手抓一个兔儿爷,一手握一只糖葫芦在街上乱跑,他希望茶馆儿里几个人围在一起东扯西颠,他还希望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宁静的吐出炊烟。

所以老舍先生写道:“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可是若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了!”不难想象,老舍先生从那个时代走来,北京好像一支紧紧握在他手里的一朵花,而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群强盗把他手中的鲜花撕扯个粉碎而无能为力。


国都灭了,能有家吗?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在岌岌可危的中国,家也只是行将灭亡的大厦底下一只难以苟活的蝼蚁。生存,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最终胜利的大事。



麻木的人依旧麻木着,可恶的人依旧可恶着,而清醒的人被捆上了手脚。“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地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到一旁。而专注到吃喝拉撒的小节目中去。”恰是那剩下不多的清醒的人,勇敢的人,果断的人,用智慧和生命与敌人战斗,才最终赢得了胜利。当然,任谁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抨击寻常百姓的麻木或是愚昧,就像“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


对于北京,老舍先生是矛盾的。他爱,爱扎根在北京的文化,爱京味儿,爱人情,爱经历过大风大浪、见证了历史变革的老京都,他把北京的每一条河流当做他流淌的血脉,把每一条胡同,每个四合院当做他坚硬的骨架,把颐和园山上的风当成是呼吸,把每一声哟呵当成是震撼的歌声;他恨,他恨文化烂熟之下的麻木苟且,他说“中国确是有深远的文化,可惜它已有点发霉发烂了;当文化霉烂的时候,一位绝对良善的七十多岁的老翁是会向“便衣”大量的发笑,鞠躬的。”




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耐人咀嚼。作品中人物语言是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这种语言特点在《四世同堂》里随处可见: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樑,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姦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倖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


“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到别人的错处,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


“一个亡了国的人去安慰另一个亡了国的人,等于屠场中的两头牛相对哀鸣。”


“地道的中国人,带着他的诗歌、礼义、图画、道德,是会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


“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你越美好,便越会招来那无情的手指,把你折断,使你死灭。一朵花,一座城,一个文化,恐怕都是如此!玫瑰的智慧,不仅在乎它有色有香,而在乎它有刺!刺与香的联合才会使玫瑰安全,久远,繁荣!中国人都好,只是缺少自卫的刺。”


“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善良的品质,继而也造就了他们懦弱、不善抵抗的本性。因此,在重大的民族危机面前,惶惑是他们必经的阶段。然而,惶惑之后,中国这头雄狮也必将觉醒。



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为什么却遭受日本人的侵略,这不能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反省。


阅读《四世同堂》是一种震撼,一种来自其思想引发的共振,仿佛水滴石穿,乍看毫无波澜,却越想越觉得令人叹服,日久弥坚,竟刻在心上再抹不去。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四世同堂全集

这不仅是一本好书,也是一个老人与他所热爱的北京的一部史诗。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作者:少东家,一个有趣的灵魂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世同堂:一座城、一代人、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