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陷入习惯陷阱的你?这本书可以让你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因为一些不好的习惯,从而滋生其它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我有个朋友准备考编很长时间了,每天起早贪黑,非常努力。

前几天招聘信息出来时,我问了下她的学习进度,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还在看视频学习,说等视频看完了再开始刷题。

按理说,这没什么错。因为从头到尾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线性过程。

但是,要知道的是,想在这类考试中提升成绩,大量的试题练习是很必须的。而我朋友沿用着往常让她成功的学习方式。

正如《习惯陷阱》所说的:“当时它是重要的,但是,现在它不重要。当时它是不重要的,但是,现在它可以重要的。

比起过去的行为习惯,此时更应该知道的是:人生阶段变了,游戏规则就会改变。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而打破习惯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如何舍弃旧的惯性思维模式,实现思维转换呢?

日本超高人气咨询师椎原崇的《习惯陷阱》这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教你如何察觉并舍弃旧的惯性思维模式,自我更新,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学会舍弃,才能获得更多

20多岁时, 椎原崇开了一家餐饮店,凡事亲力亲为,几乎是日夜无休。从第一家店铺到有了第二家店铺,他的生活,忙碌且充实。

他认为领导者在一线干得越多,企业经营就会越顺利,不仅能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还能给员工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二十三四岁,才让他形成了“新的事业观”。

一次,在和经营领域的前辈吃饭时,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如果知道自己将在一年之后死去,你还会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吗?”

椎原崇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他才意识到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当然,这件事也让他备受打击。因为他在餐饮店上注入了太多的心力,以至于失去了“自由”。

之后,他通过学习转换了观念,开始学会了“放手”,逐渐学会了“在周末休息”,不再苛求工作做到完美……所以他才能在恰当的时机抓住商机,获得更多收益。

或许,有些人觉得旧的路能通往明天,依然坚持旧的做法和思维方式,结果走着走着,发现旧的路走到头了。接下来,就是崩溃、埋怨、伤心。

《习惯陷阱》提到过,“我们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去改变方法。当新的人生阶段到来时,要快速舍弃旧规则,同时摸索新方法,才能在未来走得更顺利。

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常会发生类似“椎原崇学会‘放手’”的事情。

例如,当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或者做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不是以前的做法行不通了,就是以往的常识不够用了。

就像疫情期间,当出示健康码成为必做的事情时,很多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平时只是用来打个电话,或和家人视频。在那个当下,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打开健康码。

诚然,人生阶段发生改变时,我们势必要开始尝试新事物,有意识地舍弃旧的规则。

而能否接受这样的新方法、采用这样的新方法,则是我们在人生阶段即将发生转变时所面临的考验。 

跳出无效努力的怪圈,让努力有回报

《习惯陷阱》中提到一个观点: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自己现在所敲响的门,是否真的是自己希望打开的那扇门。

那么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呢?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知道要什么,但是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朋友说“我想吃除了面以外的东西”,你会怎么办。

你肯定不知道怎么办,因为除了面以外有太多的选择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话,如“我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希望在好的环境中生活”“我希望年薪百万”等等。

不管是说这话的人,还是听这话的人,都无法想象出具体的东西。就算有了,但是并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自己要干什么。

那么,该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明确“目标”。

一个确定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脑海中浮现相关的画面,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朋友说想吃火锅,你就可以说“公司边上开了家性价比很高的火锅店,可以去试试”。

但是,若是明确了目标,并且已经做了改变,却仍然没有出现自己想要的改变,只能说明你的行动和目标不匹配。

比如,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健身计划。此时你需要问一问自己: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减肥吗?为了让自己的体态变得更美吗?还是想让自己变得健康一些。

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健康,那么你的运动计划就会和减肥截然不同。

而很多人却不明白,陷在无效努力的怪圈里,却收效甚微。 

要知道,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旦陷入黑暗,失败便会离得越近。

所以,你现在所敲响的那扇门,是你希望打开的吗?

把自己当作武器,活出幸福人生

很多人会把专业领域的技能水平与收入水平相提并论,他们认为技能高超的人,一定能获得高收入。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椎原崇在书中提到了八年级时在乐器行受到的冲击,当时他在家中看音乐节目,产生了一个疑问:乐器行的店长肯定比参加电视节目的吉他演奏家更擅长演奏,但是参加电视节目的人肯定赚得多。

于是他带着这个疑问去街上乐器行询问,乐器行的大叔是这样回答他的:“这样的人很多呢。”

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技能水平与收入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然而,大多数人对此都有着认知误区,一味地想要提高技能,把提高技能放在过于重要的位置。

真相是,他们只是在逃避真实的自己。他们想要通过提高自己来获得认可,觉得如果不进一步努力,就不可能行得通。

诚然,提高技能固然重要,这决定了你想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与不菲收入的重要因素。但是除了依靠技能,更关键的是自己所拥有的特质。

椎原崇曾经拼命隐瞒自己只有初中学历的事实,因为他下意识地认为这很差劲、很不行,甚至是糟糕的。他通过模仿别人、复述他人的想法,做一些拾人牙慧的事情,而没有发现自己这是在现学现卖。

后来,在学习了与思维方式相关的知识后,他开启了“寻找自我之旅”,把精力集中在自我启发上。

他不再追根究底探寻自己究竟是谁,而是愉快地思考自己的特质;不再想自己为什么不行,而是发现这样的自己也不错。

就如《习惯陷阱》中所说的:如果存在一个“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自己”,那么同时也会存在一个“并不是一无是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的前提是,你要全盘接受自己,好的自己、坏的自己,因为这样的你才是完整的你。

即便如此,很多人认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不妨想想,只有肯定自己的魅力,发现自己的价值,并把它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才能过上自己主宰的生活。

因此,不妨找一些能够轻松坚持的事,因为仅凭开心就能让你很自然地坚持下去。

而找到了让你开心的事情,你就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状态,激发出全部的干劲。 

人生的新阶段,就在于你找到前进的力量。

写在最后

很多人习惯了一直以来的习惯,觉得想要脱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事实上,并不难。打破《习惯陷阱》,从舍弃一个旧的做法开始,慢慢地了解自己,学会欣赏自己,才会有思维路径的转换,最终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习惯的陷阱你已经找到了,那你的行动呢?开始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拿什么拯救陷入习惯陷阱的你?这本书可以让你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