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说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长久的繁荣和自由的关键要素在于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若普遍行为败坏,道德沦丧,设计得再完美的制度,宪法,也无法保障其生存。所以,可想而知,国父们对公职人员的道德品质要求是非常高的。
人性的局限
美国国父们对人性都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意识到,人性里既有善也有恶。宪法之父麦迪逊(Madison)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如果人类都是天使,那么就不需要组建政府了;如果天使来管理人类,那就不需要内在或外在的各种制约了(If men were angels,no government would be neccesary.If angels were to govern men,neither external nor internal controls on government would be necessary.)”
但是,人类显然不是天使,人性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这种乌托邦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一套政治程序,来吸纳社会中最有才德的人来担任公共职务。其实开国元勋对于国家领导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公德要好,私德也要好,就是说你私底下也不能道德败坏。
自然贵族(Natural Aristocracy)
贵族这个词往往带有贬义,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群靠着祖上积累的权势与财富才拥有显赫身份的人,他们靠的是出身与财富,比如当时欧洲的那些精英统治阶级,这叫做人为的贵族,相反,存在另一种贵族,叫做自然贵族,也就是不靠出身,不靠家庭,只靠个人美德与才能来服务大众的人,他们不仅有出众的才华与领导力,也有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这就是杰斐逊(Jefferson)所倡导的自然贵族,他认为,自然贵族是大自然珍贵的礼物,富有美德和智慧,用于指导和管理社会。
政治是神圣的科学
美国国父们把政治看得非常的高尚,神圣,纯洁,以至于现代人可能对这些想法莞尔一笑,认为过于理想主义。亚当斯(Adams)曾直言道,政治科学是如此的神圣,一个人怎么能想到使它屈从于自己的欲望和卑鄙的个人利益呢?他还说,一个独立的政治家,虽然不会为自己创造财富,但会为国家创造财富(although he will not make his own fortune,he will make the fortune of his country)。
美国式的低薪养廉
关于到底是高薪养廉还是低薪养廉,有不少人争论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前者的观点主要是高薪避免了公务员另外去贪污的可能性,薪水少了可能是促使他们腐败的动机。但是在美国国父们看来,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对此问题曾有敏锐的观点和看法,他在美国和欧洲都强烈反对为公职提供过高的薪水。他认为,公职人员如果薪水过于丰厚,就会使这个位置成为一个盈利的职位,就会吸引一些流氓来做,同时也驱逐了真正富有美德的人。而一旦它变得盈利,有利可图,人们就会趋之若鹜,争斗不止,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会有,抱着的心态也就不再是为公众服务,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可能有些人认为,如果报酬不够丰厚,就无法吸引人来为公共服务。这就引出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富兰克林强调,应该把公共职务发展为一种富有公共精神的代表,它是一种服务大众的荣誉,而不是滋生腐败的场所。在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根植的清教传统之下,确实有很多行政岗位,报酬不高,但是在公众眼中却是一个无比光荣的职位,由一些道德高尚的人来担任,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所以富兰克林呼吁为公共职务只提供适度的薪水,不能太高,不是为了节约税收,而是为了防止高薪带来的恶果。
高薪从来不是养廉的真正解决之道,廉之根本在于道德的约束,也在于透明的舆论监督。
若既没有透明的监督体系,又设立高薪待遇或各种福利特权,可想而知,整套官僚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滋生的腐败。
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的例子
若要论美国早期谁最无私,谁最具有奉献心,谁最富有公共道德,非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莫属。说他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与圣人也不过分。在执掌大陆军八年,英军投降之后,他的声望也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当时几乎殖民地的每个人都隐隐担心,以华盛顿在军中巨大的声望,如果他振臂一呼,势必建立军人独裁政权,那么共和国就中途夭折。
因为当时大陆军实际上就是华盛顿的私家军队,独立战争的时候,大陆会议(当时的临时议会)穷啊,基本没给他发过工资,连大陆军的基本供给都不给,全靠华盛顿以个人名誉担保东借西讨,到处凑钱给士兵发军饷,好几次大陆军都差点吃散伙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盛顿居功至伟。
但是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以后,一切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华盛顿直接解散了军队,然后回弗农山庄(Mount Vernon)务农。用现在的词汇来说就叫做裸退。这的确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就因为这一点,华盛顿尤为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称道。
另外,在华盛顿被请回去担任第一任总统的时候,他是拒绝了总统的薪水的,免费为这个新生国家服务。有的人可能会说,不对啊,他有一个大庄园啊,这点总统工资他可能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但实际上弗农山庄在独立战争时期就几乎被毁,当他担任总统时期,弗农山庄还没有恢复有效生产。所以说华盛顿是原则上拒绝了他的薪水的。
华盛顿是被认为最具有公共美德精神的一个代表,也证明了这类具有美德,奉献精神的人是实际上是广泛存在的,而他们都认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这种社会风气造就下的公德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色。
使领导人具有美德和才能的秘诀是什么?
在美国国父看来,一个兼具美德和才能的领导人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使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人们身上发展起来呢?答案得在开国元勋们的著作中去寻找。
我一直都认为,一个人得有自己的信仰或者信条,哪怕不是那么明确——属于某类宗教或某类的信仰体系,但是退而次之,至少要有一些人生原则与信奉的观念。不然,就很容易失去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根,容易受外界影响从而飘忽不定。
显然,美国的国父们都拥有一套强大的基本的综合信仰体系,通过他们的著作可以发现,他们是这些广泛的戒律的积极信奉者。他们把这些戒律称为“不言而喻的真理”。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他们共同拥有的信念,而不是某一个人。
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他的书《The Third Force》中得出结论,基于一系列既定信念的心态,就像美国国父们一样,一定会产生更高质量的人类行为以及更积极地适应生活的压力。
那么这些信仰体系具体是什么呢,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们下一节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