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母亲│ 《自我发展心理学》有感

写下标题的瞬间,百感交集。

和72岁妈妈的关系,亲情中夹杂抱怨,一直是内心无法逾越的坎儿;哪怕这些年的佛法修学,也没能化解。

感谢得到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让我开始尝试着面对。

我与母亲的30年

1989年,42岁的母亲冒着高龄的危险生下了我这个女儿,自此开始了相互照料  牵挂 “消耗“的时光。

儿时的温情  彼时,计划生育正是管控最严的时候。上有两个哥哥的我,从小便被东躲西藏,直到5岁才上户口。那个阶段也是最温暖的时光,累了母亲自己却经常感受到母亲背上浓浓的亲情。

身体的虚弱 高龄生女,在妈妈65岁前并没有表现出来。反倒是我,从七八岁开始不间断的生病,体质虚弱。小学开始,各种检查不断,中药不断,也让妈妈操碎了心。

成长中的叛逆  但个性使然,成长过程中对精神的世界的追求愈来愈重。真正的矛盾从初中开始,妈妈始终灌输着学习无用的观念, 学习成绩不错又固执的我不懂圆融面对,和妈妈一次次的争吵,然后上演离家出走…再讲和的循环。

直到这两年开始矛盾激化。迟迟不敢成家的我,父母的聊天重点只有两个:1.在外这么多年,照顾不好自己就回家; 2.关于婚姻:异性那么多,就没有你那个?

最受不了的是妈妈的那句“大街上随便找个男人不能嫁了!?“明白她的用心,却又刻到骨子里的难过。

深深的无力感,加重了在外的孤独。

心底清楚,没念过书的母亲是为我着想,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我有个归宿。可是,无法平衡自己内心。

这些年,不断的追逐安全感,不断的试错,从读书,到有女儿  回归单身,再到被朋友骗钱……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明明看到是火坑还要往下跳。

其实自己心底无比清楚,我想要追逐一份安全的关系,安全的家。一直努力让自己接近想要的样子,却找不到家的温暖。

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经历过的种种欢喜或绝望,无不与逃避家人的观念有关,心底里,对母亲,是有怨恨的。

哪怕学佛几年,缓解的也只是表面现象。只是因为,除了缘起法,没有其他说服自己的理由。

道理上明白,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应该尽到子女的责任,哪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阻止我成长,却也是用他们的形式对我的关心。可是,心底里在不断自我消耗着。

直到八月份,新玮推荐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中的讲到成长型和防御性心理特点时,很多东西突然明了。

陈老师说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如果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自然就会对世界发展出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

这样,自主性才会出来了。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是有趣的挑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成长,胜任感就发展出来了。慢慢的,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应付这些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

而这种胜任感又会让人不断去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自主性会再次增强,安全感就会从母亲转为自己。

学到这个章节时,如释重负。

典型的伪“佛系“着生活了几年。没有赚钱欲望,做事目的性不强。对于婚姻,挑剔却又不断追逐。

直到明白这个道理,方才懂得改变的入手点。想通了,自然内心也就顺畅了。

无法改变老年人的思维,就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用另一种方式蜕变和成长。

突然想起许巍的一段音乐旁白 “我和我的和解,是成长,是觉醒,是生命旅程的再一次出发”…感谢每一段因缘,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愿身边的一切友友吉祥安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母亲│ 《自我发展心理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