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思考」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事物本质,并从中寻找答案,那么建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系统思考》一书的作者丹尼斯·舍伍德是这样认为的。

在书里,他倡导一种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

系统思考是向“上”思考,向“外”思考,而不是像电子表格那种向“下”,往“内”的工作模式”。

反观自己,似乎就是这种电子表格的向 “下” 和往 “内” 的思考方式啊。最近工作上感觉到一点瓶颈,有种没摸到边的感觉,现在想来,可能跟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心里不禁喜忧参半。

《系统思考》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这本书介绍了系统思考的重要性,还提供了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因为也是一本方法论类型的书,实践更为重要。所以边看边画,带着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

下面是目前的一些思考结果,主要是几张图。目前只能算1.0版本,还要继续迭代。不过已经有点系统思考的感觉了。这种从全局和向“外”看的视角,让眼界开阔了很多。

在看图之前,先做一点说明。

首先,我个人想探索的主题是如何打造一款教育学习产品。产品的形式不限,但一定是数据驱动的,也就是说应该要加入机器学习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但其实从大的方面看,完全可以忽略行业差异。因为不管什么细分行业的产品,抽象以后共性远远大于差异。

其次,下面涉及到两个方面比较技术的内容:关于如何建模,一是找到关键指标。二是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它驱动什么,什么驱动它,方向就是图里箭头的方向。另外,图中s表示增强,o表示减弱,也可以用+,-表示。

好了,下面就上图了。

(可能有点丑,字也不好看... 一时没找到合适画图工具,只能自己动手了)

一、重新理解闭环

1. 商业模式

(1)用户和客户之间是供给和消耗关系。要维持平衡才能持续产生利润。

(2)客户就是付费的用户。客户产从用户到客户的转化就是变现。如果变现能力超过创造价值的能力,那么会有瓶颈。

(3)遇到用户不足的瓶颈时,传统的方式是通过投放广告的方式,以获得更多流量。但更大流量意味着更多广告投入。广告投入只能从利润中来,因为利润被摊薄。

(4)互联网公司的做法是建立一个用户池,让用户源源不断。

2. 用户增长

(1)群体效应包括:口碑传播、社交网络、品牌效应、社区或组织的联动等。群体效应带来的增长会超越线性增长,成为一种复合增长模式。

(2)用户池不等于流量。用户池是一个生态系统,流量是一次性的。

(3)因此用户池是需要投入人力进行运营的。

(4)广义的用户池可以理解为产品的所有目标受众,只要能想到办法触及到。

3. 数据驱动产品优化

(1)数据驱动是增强回路的典型例子,系统每一次运行都会将自己放大。用户每次跟系统的互动都会成为系统优化自己的数据。

(2)系统优化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更多的用户使用产品又会产生数据用于下一次的产品体验。

(3)如何通过数据优化产品,以及如何通过产品来收集更有用的数据是两个实际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完上面三个闭环,最后应该就是产品本身了,也就是由数据驱动的学习产品应该如何设计。因为涉及到比较具体的内容,而且跟学习教学的相关,所以单独用一篇文章来说明比较好。

每个闭环之间会关键因子联通起来,这样就会得到下面这样的系统(看大图)。

二、由闭环驱动的系统

从MVP、产品优化、产品增长到最后实现商业变现,这就是整个产品的基本框架了。(画这种图一般情况都是:一张这样整洁清晰(虽然依然很粗糙)的图背后是一堆废弃的草稿)

实际情况会比这个复杂很多,可以慢慢增补到这个框架里。最终的系统可以比这个再大再复杂十倍,但每个动作、决策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就能做到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了。

这就是系统思考的力量。

(完)


报:

记写字计划第65篇。

这篇就不要发到朋友圈了,字太丑!

#日更 12/14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