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孤独癌症”的90后,早已和爱情一刀两断

“我相信爱情,也相信爱情会死。”

都市中,有一群人,他们的爱情,正在生活中被日益边缘化。

这些漂泊在大城市,住在出租屋,身上贴着“90后”“北漂”“空巢青年”等标签的年轻人,过着许多人眼中,无欲无求的生活。

不是中年,胜似中年,爱情还没来,身体和心理都已老去。

渐渐地,他们不敢爱,不想爱,也正“不配爱”。

2017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近6千万人在过着独居生活,其中,20岁至39岁的空巢青年数量已达2千万。

许多90后,成为了没有爱的新中年,同时,爱情离他们也越来越远。

一位独居在北京的中年90后 / 视觉中国

2

中年90后与他们渐行渐远的爱

爱情,对于都市中,住在出租屋的中年90后而言,正成为一种奢侈品,不要爱情,是这一阶段许多人的普遍想法。

在拒绝爱这件事上,这些不要爱情的中年90后,想法很多元。

1、中年90后,爱在二次元

中年90后的爱,是超脱无形,不在现实中的。

他们往往是在现实世界做“社畜”(指被公司压榨的员工),网络里才有着他们的精神寄托。

“家里没矿,工作没做完,谈什么现实恋爱?”

社畜的日常 / BBC记录片《日本:升阳的陨落》

于是,中年90后们在出租屋里的手机屏幕这头,“爱情则在网络那头。

每一个中年90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寄托。

看看直播,打打游戏,养一只旅行青蛙,Pick一个选秀节目选手,成为妈妈粉、爸爸粉,这批新中年在网络里如鱼得水。

“自从养了蛙仔,大概就不需要男朋友了。”

“你一票,我一票,菊姐明天就出道。”

……

成千上万的中年90后,早早就意识到,虚拟世界的美好,现实远远不能比。

在知乎热门问题“为什么现在的男性,普遍不对女性展开追求”中,“游戏那么好玩,还谈什么恋爱这一观点,也获得了最多的支持和赞同。

2017年9月23日,山东烟台某网吧 / 视觉中国

即便是在游戏追星刷剧之余,想找爱,熟稔各类社交网络的新中年,也往往更相信“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希望借助网络邂逅一段美好爱情。

“我以为偶像剧女主角那一刻在我身上附体,我这样普通的女孩,居然能遇到白马王子,我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

深圳龙岗警方的一份数据,也侧面反映了这一现象:

仅今年深圳龙岗警方就受理了网恋诈骗105起,其中女性受害42宗,损失金额385.89万元;男性受害63宗,损失金额168.44万元。

2、中年90后,谈爱先谈钱

不脱贫,就不脱单。

中年90后们的爱情,在功利思维下,早没了风花雪月。

谈钱伤感情,也要先谈钱。

有网友分享过自己对未来另一半的要求:勤俭持家、能自食其力,不花自己的钱;做人要有趣,做饭要好吃;不买名贵化妆品,不要求出国旅游。

不仅功利,还养成了“直男癌”“直女癌”式爱情思维,是很多中年90后的真实写照。

“心死的瞬间,就是他开房叫我付钱的时候。”

随着年纪的增大,新中年们的生活看似越来越体面,实则越来越油腻。

他们最直观的特点是,发福、脱发、累死累活没攒下钱,突然有一天就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生活危机,提早进入中年。

“不知道哪一天会突然吓一跳,自己已经老成这样了。”

生活的摧残和日益油腻的身心,他们对钱越来越在意,不停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

“一个人去看电影,就可以省张电影票钱。”这么想的中年90后,有人说,确实活该单身。

3、中年90后,行动上的“矮子”

中年90后,好像失去了主动抓住爱情的能力。

他们常带有社恐属性,在多年公司—出租屋,食堂—外卖的生活中,逐渐丧失了和异性接触的能力,成为了都市中社交能力最差的一群人。

他们的爱情天然就不是靠主动出击获得的,追求异性的极限,大概就是从网络上抄几句土味情话了。

“工作加班技能点到满,撩妹技能全无”是不少中年90后的正常水平。不会交流,不想相亲,不敢接触是他们最鲜明的特质。

谈相亲色变,与异性聊天,每一次都能变为灾难现场。

纪录片《三日为期》,记录了一对都市青年交换履历,互相面试的相亲现场。他们都是985高校毕业的高材生,也是对寻找爱情手足无措的情场菜鸟。

“你是湖北人?”“对啊。”(尬笑)

“我喜欢吃莲藕炖排骨。”“啊,好吧。”

“嗨,又见面了。”“你好你好。”

“(穿得)很喜庆啊。”“好,谢谢,就当您是夸我了。”

“只要女生喜欢的我都喜欢。”

“那你喜欢做指甲做面膜做头发吗?”

……

尴尬的微笑、索然无味的对话、无处安放的双手、在异性面前的局促……即使有高智商高学历,恋爱技巧什么的,却是不存在的。

这让他们恐惧相亲,恐惧接触异性。

进而,他们面对爱情,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害怕。

4、中年90后,对爱不着急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这群人对爱情很无所谓。

北上广深,是单身男女最好的避孕药。漂泊在异乡,爱情外的生活已经足够忙碌了。

30岁的北漂姑娘杨杨,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三线城市工作,因为日子过得太安稳,反而觉得心慌。

2015年,她只身来到北京,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做数据分析。

等她到了北京,发现有太多“北漂”过了三十没结婚。在她的视野里,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小爱好,亦或是三十多岁也还在通过各种途径充电。

快节奏的生活,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儿,杨杨也一样,报名了同等学历的在职研究生,平时上班,下班吃完晚饭就看看新闻,周末上课、考试,爱情在生活中没有踪影反而显得无比自然。

“每天的生活很充实。”

这些新中年漂泊在都市,忙碌地生活几年之后,很多人才发觉爱情,似乎完全可有可无。

5、中年90后,对爱不将就

二三十岁的他们,处在家人朋友逼婚催促找对象的年纪。

但结婚正当时,只是家庭和社会给他们的期许和压力,许多中年90后,在一片焦虑中依然希望不将就。

他们中的很多人抱有这样的观点:寂寞选择的爱情,最终只能是冷冷清清。

日剧《不结婚》中,35岁的女主角,因为单身,始终面临着父母的催促和朋友的挖苦。深夜寂寞时,她只能抱着啤酒在公园长椅独自消化烦恼。

是和一位不合适的另一半勉强在一起,还是不将就,继续活在周围人给的压力中,一度让她左右为难。

挣扎之后,她选择去探索爱情之外的世界,最后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不结婚》中的两位新中年,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 豆瓣剧照

“没有人愿意单身,但是宁缺毋滥”,是很多中年90后给出的答案。

3

孤独,中年90后生活的主旋律

孤独,是和中年90后爱情观紧紧捆绑的一个词。

动画短片《我们为何注定孤独》中,表达过一个观点:人们注定孤独,每一段人生终究都是大洋中的孤舟,被汹涌所溺,我们绝对没可能找到任何人,能精神上与自己完全同步。

人们注定孤独 / 网易公开课《我们为何注定孤独》

出租屋里的新中年,他们的爱情观,加剧了他们的孤单。

“孤独就是,每天工作一天下班回家之后,没有一盏灯等着你,你要自己等着空调让房间温度降下来,然后一个人去吃饭这样的感觉。”

中年90后们,孤独得让人心疼。

报告显示,全球独居生活的人数,已经从上世纪末的1.53亿人,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人,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独居家庭。

孤独,是新中年的主旋律/网易新闻《空巢青年画像》

中国的独居青年比例,也正在不断上升。新华社的数据显示,过去六年,独居人群的比例从8.9上升至14.9%,且依然在高速增长。

独居与孤独直接相伴。在网易新闻进行的一次调查中,68%的空巢青年在过去一周内曾感受到孤独,而没有感受过孤独的,只有14%。

新中年们的孤独与他们对待爱的方式息息相关,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很复杂。

有人在都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逼仄的出租屋里,被现实压得抬不起头,无力谈爱情,去化解孤独。

2018年7月,北京暴雨,一位90后的出租屋

有人在追求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不在意孤独:“我知道自己孤独,但是我已经不在乎了,我可能在追求比摆脱孤独更重要的事情”。

有人适应了孤独,找到了一个人的惬意,就像影视剧里女主角这样形容自己单身贵族般的生活:

“我自己一个人挺好的,想看书了就看书,累了就睡觉,不想联系谁就自己安静一阵,出去旅行或是宅在家怎么都好。对爱情还是保持点儿洁癖,不随便开始,不急着妥协。”

当然也有人只是在逃避,逃避生活,逃避爱情。

前不久,作家蒋方舟曾在微博上,联系最近的日本流行文化,感叹年轻人中存在的逃避现象:

“不想结婚,不结婚也没关系。

不想和人打交道?那样也没关系哟!

当活着这件事只剩下'活’的时候,不仅没有快乐,连痛苦也没有了呢。”

这部分新中年,面对生活和爱情,始终在逃避,把自己活得又累又丧。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生活相近,有着相似的困窘和无奈,几千万中年90后,对待爱情与生活的理念也大有不同。

可单身时努力提升自我,找寻前进目标总没有错。

毕竟大多数中年90后,总归还是盼着会有收获爱情的那天。

无论如何,请保持对生活的希望。或许现在你只是一叶孤舟,但只要还有希望和信心,还在努力生活,迟早有一天,能找到对的人,或是自己成长为对的人。

无论如何,请记住,“逃避虽然有用,但可耻”。

现在的每一份努力和勇气,都将提升你不再孤独时,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指数。

给文章点个赞,一起祝福还挣扎在都市的这些中年90后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患“孤独癌症”的90后,早已和爱情一刀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