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疯狂“开小号”的“小号狂魔”,他一共有140多个笔名。笔名从一字到六字不等,有迅哥儿、自树、庚辰等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笔名是“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鲁迅还有一个别名叫长庚,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别名启明。
左为周作人,右为鲁迅
金星作为“晨星”时为“启明”,作为“昏星”时为“长庚”。《诗经》有言“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人们用“启明”和“长庚”来预示着兄弟失和。不知是不是因为名字起的不好,一切就像冥冥之中注定那样,周氏兄弟二人也失和了。自1923年反目后,两人就不曾再见过面。
鲁迅被起绰号“猫头鹰”,但他本人对这个绰号并不感到生气,反而有些喜欢,并以“猫头鹰”自居。他本人也像猫头鹰一样在数不尽的夜晚中静静地注视着这片土地的黑暗,写的文章也是为了与黑暗搏击,抨击那些愚昧麻木的中国人,想要唤醒明明处于痛苦却装作不知道的中国人,想要拯救中国人的灵魂。
鲁迅对于世事,对于中国的未来持的是悲观态度,这和他早些年的经历有大的关系。
对于故乡绍兴,鲁迅又爱又恨。鲁迅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算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少时生活优越、快乐无忧,童年对于他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了。家里的后花园是他的秘密乐园,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这让他如何割舍故乡呢。
百草园
三味书屋
但是在鲁迅13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被抓入狱,偌大的家族也开始衰落。
在祖父入狱两年后,鲁迅的父亲也生了重病,不久便去世了,这给鲁迅的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刺激。
家道中落后,旁人的嘴脸也变了,就像《呐喊》中的自序那样,“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或许正是因为童年时接触到的黑暗,所以日后他对于未来总是持消极的心态。不过,也正是因为他身处黑暗,他才能一针见血地抨击人性中属恶的那面。
在1898年,鲁迅决定离乡,他的第一站是南京。
他先去了江南水师学堂,但是去了之后却非常的失望,他发现虽说是“新学堂”却处处透露出“旧”。
江南水师学堂
这之后他转入陆军矿路学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自然科学。在学习之余,他还大量的阅读书籍,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是严复的《天演论》。
在1902年,鲁迅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才发现人应该是怎么样活着的。
甲午战争中国落败之后,日本对于中国愈发轻视。
就像《藤野先生》中说的那样,“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了”。
他深深感受到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歧视。
更让他感觉悲哀的是,他看到一群中国人在一个中国人被处死的影片时大声叫好。
这种叫好在他听来格外刺耳。
他在此刻明白了“学医是救不了中国人的”,他想要拯救中国人的灵魂。
他,决定“弃医从文”。
他想要笔杆子唤醒那群麻木的中国人。
鲁迅一生有两个女人。
在1906年的时候,他从日本返回中国,并和朱安结婚了。
朱安
两个第1次见面的人就这么成婚了。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没有爱情”,他对于中国这种包办婚姻非常的厌恶,对于中国封建礼教非常的厌恶。
但是他却乖乖的朱安结婚了,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或是因为他认为这是母亲给他的礼物。
鲁迅生母鲁瑞
出于孝道,鲁迅和一个陌生女子结婚了,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
两人相处也如同陌生人那样,至于为什么不和朱安离婚,除了母亲的原因,还有一点是为了朱安考虑。
在当时,被休掉的女人是会遭受一定的社会舆论的,而朱安作为一个深受中国封建思想影响的人,一定是承受不住这样大的压力的。
鲁迅的另一个女人是他自己选择的。
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他们的第一次通信源自一个学生对于未来的迷茫,鲁迅也回信了。
对待自己的学生时,不像鲁迅先生的文字那样不留情面,他是温和可亲的。
师生间的信件从那开始频繁了,他们在思想上是那么契合,两人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
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鲁迅是不敢向前的,他不敢爱。
面对却步的鲁迅,许广平用鲁迅课上讲过的一句话回敬了他。
“神未必这样想”。
这个故事是一对有年龄差的男女相爱的故事,正是因为年龄问题,两个人并未结婚。
女子另嫁他人,男子也认识了另外一名女士。
但是最后他们四个人过的并不幸福。
到故事的最后,男子幡然醒悟“神未必这样想”。
许广平借用这句话告诉鲁迅她的态度。
童年是鲁迅最快乐的时光,和许广平在上海的日子也是鲁迅心中柔软的时光。
因为种种考虑,鲁迅并没有和朱安离婚,三个人就这样维系着畸形的婚姻关系。
朱安临终前提及鲁迅时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之间没有争吵……”
这种包办婚姻,也是鲁迅痛恨封建礼教的原因之一。
他憎恨“仁义道德”,因为在他看来整本都是“吃人”。
在鲁迅的那本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他批判道“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批判的不仅仅是那些封建礼教,他也痛恨那些“吃人”的人,他也痛恨自己这个“吃人”的人。
鲁迅的悲观思想在这里也可以体现。
他不禁思考,在一代代的言传身教下,真的有没吃过人的孩子吗?
他反问自己“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另外,鲁迅的悲观可以在他对未来的态度中窥见。
在陈独秀等人呼唤未来时,鲁迅却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持消极态度,但是鲁迅的悲观却是相信希望的。
在《呐喊》自序中他曾说“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
鲁迅的悲观或许是因为他见识到足够多的黑暗,见过大多数愚昧中国人透露出的麻木。
鲁迅曾经在《灯下漫笔》中说过中国一共有两个时代,“一种是坐稳了奴隶的时候,一种是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准确的概括了当时出于压迫下普遍中国人的特性,而阿Q则是其中的典型。
阿Q时常找人打架,打架输了自我安慰“我儿子终于打我了”。
阿Q又会欺负欺负小尼姑,在弱者身上找回自信,就像多数有劣性的人那样“弱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阿Q受到压迫时也是愤怒的,可是这种愤怒又似乎不足以让他反抗,进行自我安慰之后就妥协了,这就如同千千万万受到压迫后麻痹自我的中国人一样。
鲁迅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唤醒这群自欺欺人的中国人。
阿Q的一生就像一个笑话一样,被抓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抓,被抓之后,见了人只想跪下;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死,死之前也是安慰自己,人或许总该被砍头的。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生。
无数的革命战士在为中国人民献身,可是《药》中的中国人在用他们的鲜血沾馒头,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能治病。
鲁迅痛恨他们的麻木不仁。
但是他更恨中国的封建礼教。
《祝福》中的中国妇女祥林嫂在被封建压迫逼死,《孔乙己》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被封建礼教所毒害。
而让人感到可悲的是,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虚构的,它们来自无数个中国人的缩影。
或许对于中国传统礼教的厌恶,以至于鲁迅对梅兰芳的看不上。
鲁迅先生曾多次对梅兰芳出言不逊,曾言道“中国最伟大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
当然,又或许是纯粹是个人喜好。
不论原因如何,两个有着民族大义的人,关系并不算好。
在鲁迅的葬礼上,梅兰芳也没有出席。
在1936年,鲁迅先生因为疾病去世,先生的去世惊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在送葬时,人群中唱着冼星海临时写的《安息歌》。
一面印着“民族魂”的旗子缓缓盖在灵柩上,人们也送走了这位“民族脊梁”。
鲁迅说过,一共有两种破坏,一种是“盗寇式的破坏”,还有一种是“革新式的破坏”,鲁迅毫无疑问是后者。
他行走在黑暗中,搏击着黑暗,想要战取光明。
就像他说的那样,“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他以文作光,照亮中华民族的路。
伟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让我感到钦佩和无奈的是,鲁迅先生讥讽的事情到现在仍存在。
[1]张光茫.鲁迅的笔名[J].公民与法治.2019,(20):44.
[2]哔哩哔哩弹幕网.探索发现 先生鲁迅(央视纪录片八集全)[EB/O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t411S7um?from=search&seid=4830087465812258347,2018-12-07.
[3]胡高普,王小川著.中华传记 鲁迅全传[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13:183.
[4]鲁迅著.呐喊·仿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11.
[5]林贤治评注.新民说 鲁迅选集 杂感 1[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