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下兼容的必要性的思考

向下兼容的必要性,其实对于这个我问题,我是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的。那就是如果你没有取得一定的符号性认同,是没有必要向下兼容的。这种玩命向上的心理状态,如果还要考虑向下兼容的,那负担就大了去了。时间和精力都会跟不上的,需要向下兼容的场景只有当你和认知水平低很多的人,交流时才会需要。如果这种兼容差距太多的也是不行的需要背景性知识太多了,这导致两者根本就无法形成符号性认同。

能够产生符号性认同的群体,必然是认知水平差不多。差异化不会太多,交流双方的包容性也是足够的,彼此交叉信息验证之后,也很容易理解对方所表达的符号性含义。反正,就需要不断的用比喻性话语去不断的重复同一概念,而且还得的不断的确实目前所使用的概念双方都能理解,这太费精力了。符号性概念所带来的认知鸿沟,是很难被消除的。一般这种情况,也被称作知识的诅咒。当你知道一个知识,你是无法理解不知道这个知识的人的感受的,一个知识诅咒,还可以通过比喻性话语进行解释。多了,要解释的东西就太多了,而交流过程中又会无意识的使用这些概念。这就导致交流根本就无法继续,对方无法理解你的符号学概念,你也无法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

可能精力充沛的情况下,你愿意做一些部分的解释,但在向上探求的过程中,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理解更加复杂概念时,向下兼容就变得不再可能,这直接就导致了自身根本就不愿意和认知能力不一致的人交流。这种不愿意交流,包括日常性的交流。知乎上有这个话题的讨论,具体的问题为:农村大学生,回家了就不会说话了。

这个话题,就是典型的兼容性问题,大学生这个阶段就是一个向上探求的阶段,此时他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理解上层的复杂概念上,而在回到农村后所有的话语,都是日常的话语。此时那些交流的对象又要他解释,在大学上遇到的事件学习的事物。这就很麻烦了,兼容性不足,导致了他忽视了知识诅咒的现象。这让他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使用了这些复杂概念,而与他交流的对象呢?又无法解决这些复杂概念,这就必须做比喻性的解释。认知的巨大差异,会导致他用一个陌生概念解释另一个陌生概念,这很麻烦。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精力就跟不上了,也就懒得解释了。干脆就不说话了,日常性的交流也进行了。呈现的现象就是大学生会村,就不会说话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向下兼容的必要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