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这是我今年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书,书还是老公去市少儿图书馆给多多借绘本的时候顺手借出来的。不记得上一次完整读完的书是哪本了,自从有了孩子,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总是断断续续,七拼八凑的,完整阅读的时间没有了,更多的是碎片化的阅读。当然这是个借口,很多时候时间都花在手机上了。还好每天通勤路上我都会花点时间听手机App里的一些节目和课程,也算是在阅读这快有所弥补。

是什么样的书能让我在这种情况下快速读完呢?引用评论家陈晓明的一句话:《耶路撒冷》是一部“70后”群体的“小史诗”,“徐则臣企图为70年代人做传,书中没有英雄,没有传奇,讲述的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在中国当下历史中,找到了他们精神上一个足够深厚的土地”。

我深以为然,这是一本可以让读者在精神上一起深耕的书,它引起了我的共鸣,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书里主人公所代表的群体跟我们一样,为了生活,为了内心的欲望或奔波,或反抗,或逃离,但最后都和自己和解了,都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回归到原本最真实的自己。或许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更精彩一点,更曲折一点,更戏剧化一点,但本质上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身上发生着平凡的故事,彼此间有着牢固的友谊,互相信任,互相帮忙。

也许是作者描述手法的缘故,亦或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在空间上离我有点遥远,小说读起来有点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讲的是上一代人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本书讲述的是以初平阳/易长安/杨杰/秦福小等为代表的一群70后的故事,在时间上离我其实挺近的。我觉得或许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年代和国家,十年产生的变化太多太快,以至于像是三十年那么久远。我经常看着看着就走神,仿佛自己置身于上世纪上个年代的场景,看到作者所描述的那条大运河和大和堂,亲身体会着这背后隐藏的人情世故。

而且作者笔触非常细腻,文字功底很好,这是吸引我坚持读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我愿意逐字逐句完整地读完一段话,一个章节,一整本书,这在现在可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

读好书带来的好的体验唤起了那个从小就爱看书的我,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看书。回想起小时候,我们家四个孩子都非常喜欢阅读,总是争相阅读从各个渠道获取的一切有限的书报。大伯父家长期订阅的报纸,堂哥堂姐家的旧藏书,还有大姐从学校里带回来的各种小说,我们把所有能看的书翻阅了一遍又一遍。我尤其记得每周周五下午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大伯家看当时订阅的晚报上刊登的连载小说,那种迫切的心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等到再大一点,我们自己有能力购买一些书籍或杂志的时候,我们便各自陆续地购买并收藏了很多那时候流行的各种书籍。兄弟姐妹四个人里尤其以我和妹妹买得最多,但妹妹买的大部分都是那时候流行的青春小说,郭敬明的,落落的,饶雪漫的,并且都精心地用书皮包了起来,而我会偏实用一点,只买我觉得有必要买的。大姐比较随机,弟弟则总是能收到很多同学送给他的书(人缘比较好,令我们非常羡慕嫉妒恨)。

书越买越多,加上因课内阅读的需求,慢慢地我们攒了很多书,多到专门让老爸老妈把家里一个旧的衣柜腾出来放书,书柜放不下的就放到纸箱子里,当成宝贝供起来。过年过节打扫卫生的时候,爸妈想处理掉,我们极力反对,还都说道:最不能扔的就是这些书了。

再到后来,我们上了大学,学校图书馆里有看不完的书,我们不再频繁地买书,只会买最值得收藏的书,不会包上精美的书皮,也不会再往家里的那个旧衣柜存放,而是都各自放到了自己小家里专门买的又新又大的书柜里。 我有点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我开始希望自己内心深处能永远保持对阅读的渴望,使我的精神世界永不枯竭,不被生活琐事淹没,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精神圣地,耶路撒冷。

你可能感兴趣的:(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