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通,强大金融帝国的创造者》读书笔记

美国运通,强大金融帝国的创造者

第一章 第四根支柱

  • 美国运通爆炸式的扩张,源自于仅仅以 10 亿美元代价收购罗宾逊的决策。那次兼并是随后爆炸式发展的关键。尤其重要的是,它为运通的身份做出来界定。要不是他作出决策,界定了美国运通作为金融服务公司的身份,后来所有发生的收购都毫无意义。
  • 甚至连这个机会都源于意外的机遇,命运的造化和他人的力劝。

第二章 布法罗条约

  • (美国)快递业是依靠铁路运行提供了一种集铁路的高速运输和邮局的投递系统于一身的新服务。
  • 快递业的出现使银行汇票的费率从 10%降低到 1%。
  • 美国内战让美国运通的利润大大增加。
  • 美国运通,美国快递(United States Express)和国家快递(National Express)其实都被美国运通控制。是美国运通伪造出来的竞争对手。在 40 年的时间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情。

第三章 詹姆斯.法戈、旅行支票、贝里及汇票

  • 贝里启动了一个把美国运通最终转变成一个金融机构的过程。第一个决策,设计了一个汇票系统;第二个决策,首创了美国运通旅行支票(LC)
  • 快递公司与政府斗争时以前只使用两种办法:如果能影响立法,它们就影响立法,要不就是降低竞争性服务的价格。从来没尝试过开发一件全新的武器与政府斗争。
  • 汇票首要的问题是解决伪造汇票的可能。这是发行汇票的先决条件。贝里的办法是金额不以数字的形式写在汇票上,而是把汇票左端提前印制好的“保护区”裁剪到汇票的金额。这样不可能伪造出比汇票本身更大金额的汇票。
  • 美国运通花了好几年时间(1882-1891)才意识到浮存是可以拿来投资的。
  • 汇票问世之后有了个新用途,移民(主要是爱尔兰和意大利)喜欢上把汇票寄到国外,而美国运通在国外没有金融地位,因为寄到国外的汇票无法兑现。
  • 1886 年,美国运通 和巴林兄弟银行(Baring Brothers,就是那个被一个交易员搞垮的老公司)合作,在 10 个国家的 39 个地点兑现汇票。
  • 在旅行支票出现以前,外出旅行用信用证,但是验证签名有效性要花很久,而且没有汇率担保。
  • 美国运通 总裁詹姆斯法戈说公司宁可关门也决不雇一个女性,也是个憎恶旅游者的人(称他们为游手好闲者或者群氓)。但就是这个人发明了旅行支票。
  • 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que)是美国运通历史上唯一的原创发明。
    • 以固定小面额发行,旅行者带上几本旅行支票就可以
    • 按两年平均汇率来计算,印在支票上,这样就排除了银行或者外汇交易商欺瞒不知情的美国旅客的可能。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那个时代汇率比较稳定。
    • 科技推动旅行发展。旅行者横跨大西洋的时间少了,双螺旋桨的蒸汽轮船将时间减少到一周。旅行热又带动了旅行支票。
    • 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在全世界被称为“蓝色纸币”。
  • 旅行支票购买时要支付一小笔手续费,但真正的利润来自于浮存,比汇票的浮存效益高很多。因为汇票一般在几天内就兑现了,而旅行支票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去兑现。

第四章 芝加哥和巴黎

  • 到世纪之交时,美国游客在国外花掉钱高达 2.5 亿美元,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也要花掉差不多这么多钱。如果其中一个份额使用旅行支票和汇票,美国运通 会赚到大钱。
  • 美国运通 欧洲总经理达里巴抱怨,“用一封信向你表达清楚与普通的法国人完成谈判要所经受的困难是不切实际的,这种谈判充满了拖延、托词和令一个习惯于在美国做生意的人几乎无法容忍的事情。”
  • 一战在 2014 年夏季爆发时,为防止挤兑,欧洲银行仓促间关上大门。但 美国运通 达里巴做好了准备,从美国运送了价值 300 万法郎的黄金到法国,美国运通 打开钱柜兑现了一箱又一箱的欧洲货币。美国运通 牛逼到,美国驻巴黎大使馆送人希望 美国运通 帮助回国。旅馆老板宁愿收旅行支票也不收法国的纸币。

第五章 快递业的衰败

  • 快递公司向身居要位的人发放免费快递证,1899 年,正副总统国务卿各部长。

第六章 企业家时代

  • 一战时,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公司拒绝兑现敌国领土上发行的票据,不仅损失生意,而且损失信誉。美国运通 接过来。
  • 旅行支票生意受到竞争者威胁,于是开始进军全产业链。帮旅游者安排他们的行程、住宿,以及火车票,“成为首先与他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最后与他们做信用生意的人。”
  • 一战结束后,美国的移民踊跃给欧洲的亲戚寄钱,纷纷来美国运通买汇票。美国运通 从一笔交易的三个不同部分赚钱:
    • 买家在 t1 时刻按当时汇率买一张汇票,等美国运通 交易员最终买入外国货币时,可能已经过了几个小时,此时外国货币的汇率已经下跌了。这是一笔收入
    • 即使没有下跌,美国运通 给的汇率本身就含有一笔(不大的)利润
    • 每张汇票都要交一笔手续费

第七章 时过境迁

  • 1920 年左右,美国人迷恋上中国的东西。麻将,中国装饰器,等,但是突然这股热潮又消失了。
  • 1921 年,美国运通 在中国损失了 71 万美元,外汇交易。
  • 1950 年,美国运通 写百年历史时,作者接到命令,不要提弗罗辛厄姆和约翰逊中的任何一个,公司档案馆里,有关他俩的资料荡然无存。
  • 美国运通 广告宣传,旅行是一件实现自我和肯定自我的事情,甚至是“促进文明的最有效方式。”
  • 美国运通 在长达 35 年时间内不在公开场合谈论浮存,怕银行和其它旅行公司醒悟过来后也进入这行。

第八章 得救于大萧条

  • 1929 年,大通国民银行收购了 美国运通的 97%以上的股份,本来马上就要把 美国运通 纳入怀中,大萧条发生了。
  • 大通国民银行想通过收购 美国运通 获得 美国运通 在世界各地开展银行业务的许可证。而且 美国运通 还经手巨额的现金。

第九章 显贵和信用卡

  • 盟军登陆后不过一两个月,德国还没有投降,美国军方就给了 美国运通 在欧洲建立运营大本营的机会,以便 作为军方资金的“保管人”。另外,还需要 美国运通 为休假的美国男女军人安排在欧洲的观光旅游。
  • 创建一家为军方服务的银行,美国运通 要从四个不同机构获得许可——财政部、战争部、国务院和欧洲战区美军司令部。
  • 里德的办公室里有一块控制板,与每一名高级经理办公室相连,高管要跑步到达他的办公室,即使是在见客户。
  • 20 世纪 50 年代,有两种信用卡:已经存在多年的只供在特定商定或者公司使用的记账卡,以及在 50 年代才出现的用于支付旅行和娱乐消费的记账卡。
  • 美国运通高管的祖先清一色是英国新教徒。
  • 美国运通 最初发行信用卡时担心它会抢旅行支票的生意,所以限定在国内使用。
  • 大来俱乐部希望被 美国运通 收购的原因之一是需要一笔 600 万美元的贷款来购买 IBM 设备,每年节省 110 万美元。
  • 美国运通 刚发卡时,有些来信要求特别的照顾,得到某个“幸运的卡号”
  • 首发时,签约商家 17500 家,25 万持卡人,每年 6 美元年费。卡片用纸板制成,卡上一条紫色的围边,左边 是一个古罗马军团百夫长的头像。
  • 头两年亏损400 万美元。美国运通 鄙视向顾客催讨欠款的想法。应收账款持续增加。

第十章 进入 20 世纪

  • 联合股份公司,介于有限公司和合伙之间,股份可以转让,但股东对公司的负债须负个人责任。
  • 美国运通因为现场仓偖公司的丑闻面临破产时,股份下跌了近 50%,连当时的高管都是抛售股票,但是巴菲特买入了。
  • 联合仓偖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运通 可以让它破产,但这样损失就由银行来承担,而银行又是 美国运通 本身旅行支票业务的关键一环,所以他们不敢这样做。但是如果用 美国运通 的钱来给联合仓偖公司还债,又会引起 美国运通 股东的怒火。
  • 如果我们的子公司对超出承保的金额负有责任,美国运通觉得,在道德上有义务尽其一切所能,以确保这些超出的责任得到履行。——极为出色的公关效果。
  • 克拉克承担所有责任的决定提升了士气。灾难在雇员中催生出了一种惊人的集体主义。复盘时公司高管意识到公司从此次丑闻中实际得益巨大。在公众的眼里,美国运通成了一家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即使是那些并非必须承担的责任。
  • “离家时不能没有它。”——美国运通 的广告语

第十一章 消防员基金保险公司和未来

第十二章 管理理论

  • 在许多方面,美国运通 的故事似乎与当代的管理理论矛盾。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是完全自我引导的。公司,甚至那些最大的公司,都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任由它们为所欲为的世界。战争、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变化,都对 美国运通 产生过影响。比如美国内战让 美国运通 富裕,19 世纪末的政治气候让它发达,大萧条让它避免解体。
  • 美国运通 历史上有过那么多不同的经营方法和体制。有些最好的决策是在最不受欢迎的体制下做出来。比如发行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决定都是专制的独裁者做出的。20 世纪 10 年代的开放和企业家精神让公司的思想活跃,却以“玻璃眼时代”悲剧告终。公司在其他方面也实行过现代管理理论,大部分取得了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斯莫尔要求 美国运通“坚持加强凝聚力”,比 Thomsons J. Peters 早了差不多 60 年,结果驱使公司进入固步自封。公司最大的两个产品——旅行支票和信用卡——都没来自任何系统的计划,多少有点反直觉,并且是危险的。而经过谨慎的、战略的思考和进行市场调查之后开创的外贸事业却在短时间内就寿终正寝。
  • 但是 美国运通 的历史没有颠倒整个世界。它并未证明当代的优秀管理观点都是错的,并未证明坏的管理就等于好的管理。归根结底,美国运通 采用了哪一种管理体制并不重要,是这些人,是他们通过或绕过存在着的结构,将他们有关公司应该怎么做和应该成为怎样一个公司的看法烙印到美国运通身上。这并非一种“伟人”创造公司历史的理论。
  • 美国运通是一个“公司取决于人而不是结构和理论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国运通,强大金融帝国的创造者》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