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读书”进行主题阅读后,我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书法


在开始学习前,学习“ 如何学习 ”,是一件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我就“如何读一本书”这一问题,选了4本相关书籍展开了主题阅读,并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实践梳理了如下婴儿级读书方法,如果你觉得太复杂或者担心邯郸学步,这里也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先告诉你——多读(不骗你,这真的是最简单的办法)!

读书前,先拥有正确的读书观念

我们很容易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却不会为了感到困扰的句子而暂停,这是阅读最大的障碍。在阅读杂志公众号等为获得资讯而阅读时,我们的理解力其实已经完全相当,所以并不会增加我们的理解力,我们应该为了增进理解而读一些对自己来说比较难的书。所以不要妄想通过看别人的书评等只是通过吸收咨询的方式来学习,只有通过观察、回忆、思考、联想实现提高自身理解力,才是真正的学习。

读书的过程,你会意识到自己在和作者交锋(更多的时候是被碾压),在你没有读完或者完全了解时,不要轻易否定作者。最好的心态是抱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寻找和作者的共识。如果你不同意其中的观点,就算是为了你自己的成长,一定要给出一个合理有逻辑的理由。同时要警惕“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争议就是教导与受教的过程,而读书给你带来的争议,正是书最大的价值。

选一本好书是成功的开始——寻找让你“不舒服”的书

标准

● 少读让你觉得舒服的书,这会让人故步自封。

● 好书的样子:有严谨论证的科学性/有建设意见/让人看了想行动/能解决问题

找书

● 带着要解决的问题找书

● 微信读书看评分、评论

● 看好书里推荐的书

● 读小说也很重要:我们都能够通过了解其他人的人生和想法来丰富我们的经历,从而变得更加成熟。

读书——带着问题去读

如何更好地展开阅读:

● 每次只读一本书,更有利于掌握内容精髓。

● 为阅读创造时间,一方面我们可以固定清晨或者入睡等某一清净时间阅读,一方面在开始阅读前给自己一个限定时间,以此提高目的性和专注力。不可否认读书本来就带有目的,所以更应该把它当做一项必要的工作来做。

● 必须将“只要读书就好”这种意识,转变为对工作和人生都有益的“战略性主动读书”。

读书时具体步骤

1. 首先读书最最重要的,是要带着目的、疑问主动阅读,问题就是思想的容器,有了容器不愁没思想。当然也不能目的太强,否则容易眼里只有一个目标而错失遗珠(自由阅读亦有好处,能帮助我们探索完全未知的领域,而带着目的读的书都在我们舒适圈周围)。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2)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

2. 读书前先搞清楚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先翻看目录的设计,然后通过直接翻看关键章节印证自己对这本书的想象,在脑海里初步建立一个自己理解的内容框架。这一步动作我把它当做简化版的“检视阅读”,我们的目的只是大概了解内容和行文的节奏,这一步不要花太多时间。

当然如果你要读的是一本又厚又难啃的书,则建议你做检视阅读(快速,不回看,略过杂难,只是了解书的主旨),通读一遍书。放心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因为不这样做,大概率你不会读完这本书。

3. 熟悉写作的背景,这一点可以从序语、前言等地方了解

4. 在正文中找到问题的解答。这个解答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把它们合理排序、归类出来,其实就是本书的主要逻辑。

5. 为这本书找到一句点睛之笔的话,总结升华(大多在结尾,也可以自己总结,但尽量不)。一句话是为了方便记忆。

6. 书里值得画重点的地方:(1)当你感觉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2)当你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3)当你感觉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的时候(4)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的时候(5)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的时候,要留意转折后的内容(6)展示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时(7)心灵受到冲击时(8)奇闻异事。

7. 面对书里值得写下自己想法的地方(微信阅读):(1)只在对自己很重要的事,也就是那些让自己心动的部分做记录,至于重要但不心动的,别人的笔记里有。(2)写笔记感想不一定是成形的东西,写几句“好棒!”“什么?!”也未尝不可,把重点放在表达主观感受上,情绪的波动才是思想真正的入口。(3)当你产生任何想法,就算是一句话、一个关键词也好,立马想办法记录下来,当你写下来时,想法就变成了思想。如果不马上记下来,很容易就会忘记。

8. 最牛逼的读书法——主题阅读。当我们为了学习某个领域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时,你有可能找了好几本相关的书籍来读,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主题阅读。(以下以我的实操为基础,尽量恪守简单这一原则)

(1)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这个目的越私人越好,只有这样你才记得更清楚,更接近你的原始欲求。

(2)搜索书单,选三四本来读。这一步尽量多花点时间,具体做法不多说。

(3)按照《如何读一本书》里的说法:“既然是主题阅读,你的阅读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读书本身,所以直接找到相关章节阅读就好了。”但我个人的做法就是通读,在读完时,在微信读书的书评里整理出本书的笔记。

(4)这是最重要的步骤:读完所有书,你的心里差不多也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逻辑了,虽然可能很模糊。把所有笔记放在一起读一遍。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出几个问题的大标题。把笔记里的所有内容分类、排列,能合并或者啰嗦重复的进行精简,舍弃该舍弃的(没错,舍弃是为了提升被留下内容的价值),有矛盾的标出来。就矛盾的地方回到书里进行精读,归纳不同意见的观点和逻辑,形成自己的看法(就围绕着解决问题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或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本身),写下来,这就是阅读给你最宝贵的财富了,没有之一。

(5)主题阅读的重要原则:注意,主题阅读不再是作者教导你,而是你要在所有作者中找到共识语言,并引领作者达成共识,既要面面俱到,又要自己不预设立场。

真正的学习——想办法更多、更好地刺激大脑

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本身意味着时间,时间赋予事物以意义。

刺激1:凭记忆构建脑图:读完书以后,隔一段时间,逼自己回忆全书,构建脑图。

刺激2:写读书笔记:

● 重新定义读书笔记的意义:

(1)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只是收集知识,写读书笔记才是真正的学习。并且从长远看,读书笔记才是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

(2)通过重组、书写,提升思想的价值。这就像把思想放进时间的酱缸发酵,每一本书都应该有一个缸。

(3)读书笔记防止你模仿别人的想法,避免思想上的懒惰。

(4)整理好的笔记便于我们重读,重复才是学习之母。

(5)对于写笔记的人来说,自己写的读书笔记相较于书本身的思想,一定更加细腻锋利,因为专属。

(6)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创意(或创意素材)。

● 写读书笔记的窍门:

通过微信读书把摘抄和笔记一键导出,在此基础上结合着自己梳理的逻辑进行加工。

如果想摘抄的内容过多,尽量把握住关键词关键句,注意提炼本身就是一种重读,另一方面过一段时间后重再读,时间会帮我们沉淀哪些内容更重要。

如果只有一个概念却不知如何下笔,从鹦鹉学舌开始just do it .你会发现写笔记没有那么难,甚至越写越多,因为书写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大脑的一种思考方式。

一定一定要写下这本书和你自己的关系,比如对你的启发,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在自己的笔记完成后,可以阅读一下别人的书评,对比、思考。

刺激3:把读书笔记放在印象笔记里并贴上标签。这相当于我们为一本书,在知识网络中建立可联络的坐标点,有助于我们以后进行思维发散。

刺激4:把原则警句放在显眼的地方。把你从书里提炼出少而又少的警句或提炼出的原则,单独放在显而易见的地方,比如单独放在一个常看的文件里,写在扉页等等,以便于知行合一。再比如下次旅行,不要再带新书了,陌生环境读难度有点大,试着带一本自己已经读过的很喜欢的书,从空间和时间上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刺激5: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没有意义,自己找;没有脉络,自己找。你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你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很累,但因为你的大脑受到了足够多的挑战,你才更容易记住那些内容。如何做好讲书:

(1)发声体系和控场能力,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提升内容提炼和价值挖掘的能力。

(2)讲书前自问三个问题● 第一,我能不能准确地把握这本书真正的含义,理解这本书? ● 第二,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本书真正的含义,且表达清楚?我的信息效度和信度如何? ● 第三,我表达出来的内容能不能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无障碍地理解?我的语言风格是否通俗易懂,能否被二次传播?

(3)开始时建立好坡道,可以是书中的一个故事、案例、或者颠覆性的认知,也包括生活场景代入,总之要吸引观众

(4)正文内容给予充分的论证

(5)尽量拿作者的结尾来作为结尾,因为作者的结尾都很下功夫,也有启发性和诗意。

(6)不要背稿,观众看得出来,利用思维导图展开讲解。

使用用微信读书App的好处:

1.可以随时记录笔记,并查看别人的笔记。

2.笔记可以一键导出

3.有计时功能

4.搜关键词可以找到所有相关书籍包含具体内容,便于主题阅读。

5.和朋友一起阅读,被点赞时会获得很大的读书动力。谁敢说读书一定程度上不是为了获得成就感?


本文参考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樊登-中信出版社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赤羽雄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如何阅读一本书》艾德勒-商务印书馆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奥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就“如何读书”进行主题阅读后,我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