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自由和放纵孩子有何区别?爱与溺爱的界限在哪?

夏天的时候,带着女儿和小a母女去海边度假。

有一天,我们临时约了个旅拍,于是两个妈妈回到酒店房间就兴奋而慌乱地开始挑选自己的衣服,两个三岁的娃孩子自顾自玩着,耽搁了一中午,也没有空带她们午睡。

终于配好了大人的衣服,时间已经很紧了,我们开始匆匆给孩子换衣服。

小a说要穿粉色那件短袖,小a妈妈说和裤子不配,还是穿黄色的吧!边说就边给孩子套上了。

衣服穿好,小a就开始闹:“我不要穿这件!我要穿粉色的!

小a妈妈说:“穿都穿上了!时间来不及了,就穿这件吧!”

小a开始哭了:“不要不要!脱掉脱掉!”

母女俩僵持了一阵,小a妈妈妥协了,给孩子换回了粉色的短袖。

然而,孩子的哭声并没有停止,她不停地埋怨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穿这件?妈妈,我就是想穿粉色的。妈妈,我好难过……”

小a妈妈着急又无奈地说:“小a,现在妈妈不是已经给你换上了吗?不要闹了好不好,我们要去拍照了!”

小a的情绪却根本停不下来,越哭越伤心,还说我不出去,我要妈妈抱。

妈妈把小a抱起来,说:“你不要哭了,你是不是想睡觉,你快睡吧!”

小a妈妈眼神、动作都透露出一种焦虑和不耐烦。所以小a并没有停止哭泣,还时不时嘶吼道:

“我不要睡觉!我也不出去!”

“妈妈我好难过!!”

小a妈妈最终放弃,把小a放下来:

“不过就是件穿衣服的小事!我现在也给你换上了!你还要怎么样!”

“你现在马上给我停下来,我不喜欢哭兮兮的孩子!”

小a想要停下哭声,却怎么也止不住。但还是不停拽着妈妈的腿要抱。

我试图抱起小a哄她,我女儿也试图去安慰小a,邀请她一起出去玩,可是小a的眼里只有妈妈,只要妈妈。

预约拍照的时间已经过了,小a这么一闹,啥也做不了。她妈妈只好让我们先出去玩,因为小a需要安安静静才能睡着。

一个小时后,我和女儿回到酒店,小a没闹了,但也没睡。一问才知道,我们走后,妈妈和她的拉锯战依然继续,且愈演愈烈。

妈妈说:“你停下来不哭,我就抱你睡觉。”

小a说:“妈妈你先抱我。你抱我我就不哭了。”

来回几次后,妈妈退让,抱起她来,她仍然停不下哭声,妈妈说:

“你哭成这样,嗓子都哭哑了。喝点水吧!”

“妈妈你给我拿水。”

妈妈的火又上来了,“你自己有手有脚,自己去拿。

“妈妈给我拿。”

“你不哭我就拿。”

“妈妈你先给我拿,我就不哭了。”

“你先停下来。你不哭我才给你拿。”

还好这时小a的爸爸来了电话,小a得到安慰,情绪平复了一些,妈妈也找了个台阶,给她拿水喝了。

然而这件事,却成了小a妈妈心里一个结,她说:

“我真的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脾气那么犟,就是要跟我对抗!”

我开玩笑打趣:

“你不也一样吗?”

小a妈妈说:“换你你不气吗?”

我说:“换我的话,也许在换衣服那一步,我就会让她自己选,而不是强迫她。”

“这样的话家长还有什么威严呢?如果妈妈总是退让,不是很没有原则吗?”

小a妈妈的这句话,可谓是说出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与疑虑:

那么多教育专家都说,要给孩子爱与自由。

可当我们去爱,总感觉是在惯坏孩子。

而当我们给孩子自由时,会发现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

这不是在溺爱孩子吗?不是在放纵他吗?所谓的爱与自由,究竟有没有底线?

诚然,正如小a妈妈所想、所做的那样,如果她给了小a选择穿衣服的自由,会觉得自己这个妈妈很软弱,失去了权威,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而如果她在小a哭闹要抱时,给出无条件的爱,抱起小a,又会感到自己是在溺爱孩子,毫无原则地妥协和退让,觉得这样会害了孩子。

抱着这样想法的父母,最终会在犹豫中挣扎,和孩子陷入一种“权利争斗”的死循环:

妈妈说:你要“如何”,我才“怎样”。

孩子就会说:你先“怎样”,我才“如何”。

往往最后,妈妈是犟不过孩子的。毕竟,孩子哭成那样,再硬的心都会疼。

即使妈妈坚持不心软,孩子在哭声中绝望,也许会妥协,也许会变乖。

妈妈也许也会以此为豪。但最终,夜深人静,妈妈们也许仍然会禁不住问自己:

我真的了解孩子吗?孩子,又究竟是因为懂事,才听话,还是仅仅因为怕我,所以不得不屈服?

摆脱“权利斗争”的困境,给孩子爱与自由,才是解药。

就拿小a和妈妈的冲突来说吧!

一开始,母女俩的冲突是:

妈妈要给小a穿黄色衣服,理由是搭配。

小a想穿粉色衣服,理由?没有理由,就是想穿!(一个孩子,能给出什么逻辑严密的理由?)

为什么小a妈妈要坚持给她穿黄色衣服?理由很充分啊!而且要是顺着孩子,她会感觉自己失去了权威,一种“妈妈说了算”的权威。

然而,如果我们真正明白“爱与自由”的意义,就会知道:

给孩子自由,就是给她选择的自由。

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孩子才拥有自我负责的能力。

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说到底,是孩子的事。至于搭不搭配,好不好看,不过是看起来有逻辑实际上很主观的事。

爱孩子,就是把孩子也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

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的朋友,想要穿粉色的衣服,而你觉得粉色并不搭,黄色不错,你会强行给她套上吗?

这点“界限感”,你的朋友需要,你的孩子也需要。

我想,你最多会说:“我觉得,黄色似乎搭起来更漂亮。不过,选择权在你。”

因为衣服是穿在孩子身上。所以选择权在孩子。

所以,给出爱与自由的前提,是你必须懂得,这究竟是谁的事?

假如是你自己穿衣服,你喜欢黄色,而孩子喜欢粉色。OK,选择权在你自己,你完全可以不顾孩子的喜好,套上自己钟意的黄色。

你自己的事,树立边界与权威,没有任何问题。

而如果是孩子的事,给出爱与自由,孩子能体会到尊重,形成自我负责的能力。

不用担心这会宠坏孩子,会让自己失去权威。相反,这会让你赢得孩子更多的尊重与爱。

也许你会接着问:有时问题并不专属于谁,双方都有责任和权利呢?

正如小a和妈妈,因为衣服的事情耽搁了。妈妈要照相——这是妈妈的事情。小a很困,闹瞌睡——这是小a的事情。

于是双方再次陷入冲突:

“你别哭,跟我出去。我可是已经退让过了——给你换上了你想穿的衣服。”

“我什么也不想做!因为你刚刚惹毛我了!我可是被你欺负过了,你现在要付出代价……”

最后呢?妈妈的旅拍计划泡汤,小a哭了一下午,觉也没睡,嗓子也哑了。

我只想说,不明白爱与自由的意义,两败俱伤是必然的。

爱与自由的意义就在于,不存在谁压迫谁,谁说服谁,而只存在共情、理解、合作。

我们常说,家是讲爱的地方,而非讲理的地方。

小a妈妈之所以无法理解小a为什么那么犟,甚至觉得自己明明已经一再退让了,孩子为什么还要和自己对着干,挑战自己的权威,就是因为,她一直都在和孩子讲理。

却忘了,先解决情绪,才能解决事情。

小a因为穿衣服的事,很伤心妈妈不能尊重她,给她选择的权利。

最终妈妈妥协退让,不是因为“看见”了她的想法,而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耗不过她而已。

(插一句:

看见没有?真正的爱,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孩子被尊重和理解,就能体会到你是真的爱她,而不是“顺从讨好”或“无奈退让”。

而所谓的溺爱、退让、放纵、妥协,会让你感觉“犟”不过孩子,孩子与你都失去力量,“怀疑人生”……)

这是小a的情绪与心结。

可是妈妈只看见了事实与逻辑:

你怎么还在胡闹?

我都退让了你还不知趣?

好吧!我抱你,你赶快给我停下来!我们现在要去拍照!

好好好!你要睡觉是吧!那你别哭啊!

我都退无可退了,拍照也泡汤了!你怎么都不懂得理解我?

哼!睡觉是你的事!喝不喝水也是你的事!反正渴的不是我!你休想威胁我!

………

用大人的逻辑来看,小a妈妈的想法,简直句句在理啊!

毫无漏洞、天衣无缝!最终却败给了孩子止不住的情绪,停不了的哭声………

如果我们给出爱与自由,先共情,再解决问题。就不会落得这两败俱伤的局面。

“妈妈看见你哭那么伤心,因为妈妈刚才没有给你穿自己想穿的衣服,所以你感到很委屈,觉得妈妈不理解你,妈妈很霸道,对吧?”

这是共情。

什么我已经退让啦!拍照来不及啦!重要吗?

只不过对你来说重要而已!

在一个伤心的孩子眼里,什么都比不上妈妈爱我、妈妈理解我重要!

“妈妈现在跟你道歉,对不起,小a。以后小a自己的事情,小a自己做决定,妈妈不会越界了。”

这是理解。

也许你会说:

哇!让老娘放下架子和一个小屁孩道歉,搞错没有?

如果你觉得道歉就是屈服于孩子,就是妥协退让,就是溺爱。那么恭喜你,多年后,你也会收获一个你的2.0版:

我已经长大了!翅膀硬了!我做错又怎么样?你管得着吗?让我认错,没门!

当你理解孩子,真诚地给出爱,你才能换回孩子的尊重与理解,让孩子把这份爱传递开来。

好了,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两步。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基本能平息了。

不需要要挟与压迫——你不哭我才怎样,你快给我停下!

也不需要被迫妥协,滑到溺爱那一端——我已经退让了你还要怎样?

也没有过多的逻辑和生硬地讲理——我们拍照要迟到了!你要是想睡觉就快睡!别放纵自己情绪,适可而止啊!

只需共情和理解,孩子就能改变。这,就是爱与自由的魅力。

情绪解决了,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现在小a是不是有点困了?怎么办呢?妈妈约好了要去拍照的,现在妈妈衣服也换好了,晓晓妈妈和晓晓也在等着我们,但是你又想睡觉,没心情去。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吧!”

相信孩子,寻求合作,比你自己单打独斗抓耳挠腮想办法强太多!

也许孩子会说:

“妈妈抱着我去照相吧!我困了就睡,要是想照,我就和你们一起照。”

“妈妈我还是想睡觉,你们改期吧!我保证下次不闹了,配合你们!还有,下次我会提前睡觉,避免出现今天的情况。”

(什么?你觉得你家孩子不会想那么周密?相信我,当你给出爱与自由,孩子一定会想到这些预防措施,也学会尊重你,理解你,给出爱的。)

“妈妈我还是有点难受,你今天真的伤到我了。你想一个方法,让我好受一些吧!”

(也许妈妈只用扮个小猪小狗,或者让孩子骑你背上撒欢一会,一切又都烟消云散了。)

再不济,孩子想不出办法,让你说,你也可以把自己想法说出来,当然别忘了最后加一句:

“你觉得呢?”“你同意吗?”

因为,这是你俩的事,是你俩的冲突。

互相尊重,理解,共同解决,才是爱与自由的核心。

说到这,你应该不会再排斥爱与自由,不再认为爱与自由就是退让,就是妥协了吧!

那么,爱与自由的边界、底线到底在哪?如何把握,才不至于滑向溺爱和放纵呢?

给出我自己育儿过程中探寻到的几个点:

1.出发点:你如何对待孩子——宠溺还是尊重?

“妈妈我想要买那个玩具!”

“家里已经有那么多了!不要浪费钱!”——也许这样的控制有用,但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你会发现越来越难以控制。

“我就要我就要!”孩子哭闹,地上打滚。

“好吧!这是最后一次!”——这真的是妥协。而且相信我,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你开始尝试爱与自由,但感觉你不过是在滑向宠溺:

孩子想要,给她爱与自由——“买吧!”妈妈又不是买不起!要啥买啥!

然而,真正的爱与自由,并不是顺应孩子的所有需求,而是看见,并尊重。

“这个玩具确实看起来不错,你很想马上就拥有它!”

——看见孩子的想法,肯定她的需求。

“可是妈妈不太想花钱买它。”

——这是妈妈的问题,不是你需求的错。

“这个月的玩具开支已经超预算了,但你又很想要,怎么办呢?”

——把客观事实抛出来,引导孩子解决。

孩子不管给出什么方案,你都可以做到尊重而非顺从溺爱:

“你还是想要?买了这个,下个月不再买了?好的,我尊重你的选择,并相信你可以调整好预算。”

——尊重孩子,把责任感、主动权交给孩子。

“再考虑考虑吗?妈妈也很希望你现在可以拥有它!我们想想,有了这个大恐龙,你要做些什么?”

………

——尊重孩子的愿望,通过想象满足孩子,让他明白虽然事事不能如己所愿,但留存希望,并无对错。

爱与自由,不是一句口号,也是单纯的“随孩子”。

爱与自由,是真正的看见,理性的尊重。

2.亲子关系:花费时间、金钱,还是花费心力?

孩子要吃零食?买!

游乐园?玩!

早教课?上!

加班?能推就推!回家多陪孩子!(即使只是在孩子旁边看手机……)

——这是付出时间、金钱,名义上的“爱”孩子。

认真倾听孩子脑中奇怪的想法、苦恼或情绪,

和孩子一起探索他好奇的事物,

或只是安静地和孩子看十分钟绘本、做做手工或游戏……

——这是付出心力,真正意义上的爱。

爱与自由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并非金钱能买,时间能换。

爱与自由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它只需父母用心去看、去做、去感知。

3.面对不当行为:无奈忍受还是客观表达?

你说要给孩子爱与自由,孩子袜子乱丢、拖鞋乱放、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你告诉自己:

忍,忍,忍。

给他包容一切的爱。

给他放飞自我的自由。

最后,你收获了一个肆无忌惮的“巨婴”。

接纳,不等于忍受一切。

而是,用简明的方式,阐述事实:

“我看见袜子被丢在床角。”

用具体的词汇,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大吼大叫,让我感到很害怕/恐怖。”

包容、不强制的同时,表明自己的期望:

“我希望你能及时整理自己的物品。”

对事不对人——不攻击孩子的人格。反对行为,但接纳孩子:

“错的只是这件事,解决了就好。但请你记得,不论怎样,妈妈都爱你。”

就事论事,适当引导,但把主权交给孩子:

“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如何弥补你的过失,以及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吧!”

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

有界限的爱,是对行为。

把孩子和行为分开,就是放纵和自由的区别。

不对立、不迁就、客观表达、就事论事,就是爱与溺爱的边界。

4.面对冲突:平息还是平等?

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认怂。

这不是爱,这是无可奈何的退让。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胡乱奔跑。你温柔提醒、无用,然后告诉自己,顺应他的天性吧!

这不是给孩子自由,这是无原则的放纵。

你正电话会议,孩子吵吵闹闹严重影响你的工作。你“礼貌”地说:“能小声些吗?”未果。你跑别的房间,结果你走哪孩子跟哪……

你感觉掉入“温柔教养”的陷阱,孩子却爱上了“牵制”你的感觉……

你给自己贴上的“好妈妈”、“温柔”、“耐心”等标签,最终却成了困扰你的牢笼。

究其原因,你用“爱与自由”标榜的教育,不过是以孩子为中心,以平息为目的,忘了“平等”是相互的。

事前预防、约定:

“今天我们要出门买日用品,没有去游乐场的时间,一会宝贝能配合我快速买完东西,然后自己走回家吗?”

“今天我们要去看电影,电影院里会有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说话要小声,如果你不想看了,坐不住了,我们约定一个暗号,妈妈带你出来。”

“一会妈妈有一个很重要的电话会议,不能吵闹影响我的工作,最好是你到书房去玩,半个小时后,妈妈会议结束了再陪你玩。”

把孩子平等对待,就是让孩子有“知情权”。

提供一些选择:

“妈妈一会要出门买东西,你是和妈妈一起出去,自己走路,还是待在家,玩一会玩具?”

“我们现在在餐厅,这是吃饭的地方,不是打闹的地方。你是想坐上来吃一会儿,还是安安静静看本书,等十分钟后妈妈吃完带你出去玩?”

“妈妈现在在工作,没空陪你,你是选择帮妈妈倒杯水,安静看妈妈工作,还是自己先玩一会,等妈妈忙完来陪你?”

给孩子选择权,是既不强制也不迁就的真平等。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之前我们约定好的出门自己走路,可是现在你走不动了,但妈妈也很累,没有力气,那么我们就地休息一会,你什么时候有力气我们再接着走吧!”

“你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影响到了别人,我觉得你应该向身边的人道歉,或者,你自己想一个办法,弥补你的过失。”

“因为你在旁边吵闹,妈妈没办法正常工作了。妈妈现在很烦躁,事情有一大堆,你能帮忙做些什么?”

某些时候,平等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压制孩子不可取,但抹去自己、眼里只有孩子,也不过是用所谓的爱与自由,绑架了自己和孩子。

爱,是我和你同等重要。

自由,既是让孩子保持自我的权利,又是让孩子拥有责任感的义务。

5.问题解决:包办还是鼓励?

很多父母错以为爱就是给孩子足够的保护,尽量不让他受挫,还会觉得自由就是把所有问题都往自己肩上扛,让孩子无忧无虑地长大:

“你还小,我来帮你吧!”

“学不会没关系,这舞确实很难,我们换一个擅长的吧!”

“你有没有摔疼了?都怪妈妈没注意,把椅子放在这里了。。。”

“你专心学习就行,其他事情不用你操心。”

……

然而,真正的爱与自由,并不是包办,而是学会放手,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去体验。

爱他,就给出足够的耐心:

孩子第一次学扣纽扣、尝试系携带、摔倒了想要抱,我们要做的不是说“我来”,而是说“我懂”,“你慢慢来”,付出耐心,给出引导和鼓励。

给他自由,就是给他自主思考的空间,而非着急给出答案:

“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爱他,就是尊重他的每一次努力,学会表达感谢与赞赏:

“你现在收拾玩具真是越来越快了!”

“幸好有你!谢谢你对妈妈的帮助!”

“一辆能在水里游的汽车?哇!这种汽车真的好酷!”

给他自由,有时也是给他犯错的体验,让他在错中成长:

“这确实是个很糟糕的情况。但我们可以想一想,以后如何避免?”

“我们可以请教一下舞蹈老师,然后多练几次,妈妈相信你会学会这只舞的。”

爱与自由,不应是孩子逃避的借口、易碎的海市蜃楼。

爱与自由,应是孩子成长的养分,前进的动力。

写在最后:

如果你真正体验过爱与自由,你不会觉得被孩子“控制”、“裹挟”,更不会身心疲惫,感觉自己被所谓的“温和教养”困扰、捆绑。

如果孩子体验到的是爱与自由,他不会变得骄纵、蛮不讲理,也不会让你害怕他会失控,担心他永远长不大。

真正的爱与自由,是父母、孩子放在同一个位置,不存在谁控制谁,也不存在谁输谁赢。

真正的爱与自由,也许有技巧,但多的是初心。当你与孩子彼此懂得又界限分明,相互尊重又彼此独立,互相包容又有所担当,就不会滑向放纵与溺爱。

这,就是所谓的底线与边界。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孩子自由和放纵孩子有何区别?爱与溺爱的界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