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非科班本科毕业,当了两年CRUD程序员后,我躺平了

  六年前的高考,由于理综发挥失准,得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查分当天,看到省排名次,虽然层次上还属于靠前的1%,但我心里清楚志愿填报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决定要上985高校,能选择的专业只有一些冷门的和末流的,而要想读个好专业,省内倒是有不少非985的学校可选。当时的志愿专业填报指南和讲解没有如今的方便和详细,出于对生化学科兴趣,我更想去的是医药学之类的专业,然而出于未来就业优势的考虑,我最后还是选择了985高校这一名衔,于是,因为这个抉择,我的大学本科四年就在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专业学习中度过。
  我的本科专业是机械电子类,虽然不喜欢,但这个专业唯一能给我的收获就是让我接触到了编程,这是我在之前的学习中从未了解过的知识。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当时很迷惑地觉得读计算机专业无用,出来无非就是个修电脑的,这完全归咎于中学学校对“信息科技”课程的不重视。当时教我这个课程的老师,有印象的只有两个,一个在课上大讲人生道理,一个是放羊式地让我们自己去机房上网玩游戏,对计算机知识的欠缺以及浅层片面的认识,让我很难想象未来会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直到进入大学了解到编程后,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的面前打开了。51单片机编程使用的是C语言,可笑的是,我学的第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是大一下学期课程的C++语言,虽说是C语言的扩展,包含了C语言的底层特性,但我至今也没想明白当时的课程安排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不学C而直接学C++,而且还不是学完教材的全部章节(后来我猜大概是为了让本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求职简历上能多出一门好看而且有优势的课程)。众所周知,C++语言其实不太适合编程初学者入门,因为增加了面向对象的特性,没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和实战是很费时间才能真正掌握的。于是,编程的大门刚打开就差点被我关上了,由于学习过程的挫败感和在期末考试中未能考到理想的分数,我一度认为自己不适合往软件编程的方向发展,直到后来遇见了Python这门当时正值火热的编程语言。
  之所以了解到Python这门语言完全是一场意外,经过了大一一年的迷茫,大二的我重新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次为了蹭讲座票的缘故(集齐讲座票是毕业要求之一)去听了一场机器学习汇报的讲座,感觉预测模型很有意思,回来以后就赶紧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内容,Python语言便进入了我的视野。作了一番大概的了解后,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就学这个了。那段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基本都在宿舍看Python的教程,从A bite of Python到鱼C的教学视频,再到中国大学MOOC北理工大学嵩天老师的课程视频,能看的基本都看了一遍,从枯燥地安装Python的IDLE环境到一步步跟着手打代码看效果,大二一年都在学习Python中度过。但是,因为缺乏高人的指导和项目的实战,这种学习方式是极其低效的,到头来最多不过是会写一段过程式的代码,根本不知道怎么转化成有效的产出。后来想着学机器学习的知识,但门槛显然有些高,依旧只是跟着视频手打一遍代码看效果,原理根本不了解,于是便看吴恩达当时很火的教学视频,然而必须要重复多遍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很难坚持看下去,逐渐便荒废了。
  大三那年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微机原理这门课才算正经开始学起,莫名其妙的是编程语言仍然不是C语言,而是汇编语言,你没看错,就是那个连接机器语言和高级编程语言的桥梁的汇编语言。虽不能说汇编语言有什么不好,但我不禁要问现在哪个企业的项目还在使用汇编语言开发呢?如果说课程安排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那么这个课程无疑和之前的C++是个矛盾。大三下学期开始就是微机课程设计,但是我敢肯定,除了部分主动加入过学校社团而不得不学习单片机编程的同学,很多人其实连怎么实实在在地跑一个单片机程序都不懂。我原本也应该属于这类人群,不过由于前面积累的编程基础,让我能很快地熟悉起单片机C语言的编程,于是我一人承担了组内软件的部分,第一次从零到整地手撸起一个微机设计成果代码。但让我感到佩服的是,后来了解到有同学真的是完全利用汇编语言写的,而这个同学后来考研上岸了。
  大四的毕业设计基于树莓派平台,让我重新拾起了Python语言的编程,实现的效果不难,但因为长时间没碰代码的原因,做起来还是磕磕碰碰的。这段时间也开始在MatLab跑些数据,但这门语言适用领域比较专,除非搞科研的学生要熟悉,实际上很难用到。
  校招投了些简历,我一开始想着往软件工程师方向投的,但可惜的是由于专业限制,面试很难得到认可,后来在机缘巧合下进了一家与专业度大概符合的公司,主要做智能控制器的,在行业内还算第一梯队。我所在的部门是做安卓系统的,负责的市场与其他部门由很大的不同,算是半个互联网型的。我刚进去时主要负责测试,后来开始参与开发APP,于是便学起了JAVA,再后来又随着部门重点转到了系统开发,重新看起了C/C++代码。两年的经历基本都在CRUD,逐渐便厌烦了。
  上个月我辞职了,现在回到了家,至于在做什么目前还不能透露,也许未来我还会回到程序员的岗位上,也许不会,但这些年的经历,我收获到的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己的理念。做技术的应该都这样,特别是入了程序员这一行,技术的迭代是不断加速的,因为很多底层的细节越来越被高层所掩盖,很多原本繁文末节的东西早已被抽象至很高的层次,入门越晚,学习成本便越来越高,这也注定了干这一行的,一旦不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很容易失去竞争力,被行业淘汰。
  最后,说真的,做出这个决定,我其实还是犹豫了很久的,或许我不应该裸辞,而是应该先往大厂方向找找机会。但是,我觉得我更需要一个合适的空窗期,好让自己想清楚究竟想要什么,在接近迷茫时就应回顾与总结。毫无实质目的地学习不是奋斗,而是在浪费时间。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是最容易最稳定的,但也是最无趣的。我想趁着自己还年轻,还有试错机会,就不能安于现状,应该勇于尝试更多的改变,丰富自身的人生历程。
  听说过了30岁后千万不要轻易裸辞,幸好我如今还未到这个年纪。不过,这次裸辞是我第一次裸辞,也大概是我最后一次裸辞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些小感想,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