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换尿布哪个重要--原生态私塾故事之三十三

睡眠比换尿布,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对现在的年轻妈妈们来说,因为有了尿不湿,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没有多少的冲突了。但是,在育儿过程中,我们还存在很多关于物质的“卫生”与精神、心理的“卫生”矛盾问题。张祥平先生的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解惑,也为后面我们讲述私塾教育原理提供案例。

睡眠比换尿布更重要

作者:张祥平


“讲卫生”的母亲

有一个年轻的母亲,因为自己酷爱清洁,所以把新生的儿子护理得“一尘不染”----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发现孩子撒尿,就给孩子换尿布。当孩子在睡眠中被弄醒的时候,往往用啼哭来表示不满。

爱子之心使得这位母亲对自己的作法产生了怀疑。可是,转念一想:“卫生”也很重要,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于是,她坚持自己的做法,不过在换尿布时格外地轻手轻脚,尽量减少对孩子睡眠的干扰。

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在接受换尿布时似乎习惯多了。这位母亲在高兴之余,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发表出来。


 根据什么来说“是”和“非”?

仅仅根据孩子习惯于换尿布,就说这位母亲的做法是正确的,显然不妥。因为,婴幼儿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代偿”能力----有一个在印度发现的“狼孩儿”,甚至能够适应于狼群的生活。

如果根据现代社会的“卫生标准”来说这位母亲的做法正确,就应该问:“换尿布对睡眠的干扰”是不是比“尿”更不卫生? 因为,“卫生”不只具有物质性的方面,还有精神的心理的方面。

物质卫生的标准比较容易掌握,例如,身高体重不断增长,同时又不是过快增长,不因病致死致残,等等。精神卫生的标准也有一部分比较容易掌握,例如,不呆不傻;又如,“七坐八爬,九个月喊大大”,等等。

不同之处在于:物质发育的最重要的阶段,已经在一个母亲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完成了,因此出生之后只要在通常的环境(如空气)之中供给一定的饮食,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而精神发育的主要阶段,却要在出生之后才开始,因此必须另行提供一定的环境。例如上述的那个狼孩儿,由于缺乏人类社会的语言环境,就不能在精神上发育得象正常人一样。

也就是说,必须根据人类社会在精神财富上生发成型历程中的各种环境来判断家庭教育中的“是”和“非”。因为,一个孩子出世之后,精神上的正常发育要“重演”人类社会在精神财富上生发成型的历程。


              “实验科学”的触角还没有伸到复杂生命现象

从“重演参照”来看,睡眠比换尿布更重要 ---- 婴幼儿时期的“随意撒尿”所“重演”的,是幼小哺乳动物都有的生理现象;即使到了人类早期,也没有任何一个已知部落社会随时提供 “尿后清洁”的环境。与此相反,为婴儿提供祥和的睡眠环境,却是大多数母亲出于母爱而这样做的——这确是合理的,科学的。

与此类似,从“重演参照”来看,婴儿睡眠比“时间观念”和“人工训练”(如每天定时地去拉拉腿,动动手,等等)更重要----四岁之前的儿童,“重演”着从“生物人”到“口声语言” 再到“社会人”等的历程。因此,有益于长久的精神(不只是智力)发育的环境,目前所发现的共同点只是:“双亲家庭以及具有良好教养并且注重子女教育的母亲。这些母亲不依靠外人设计的规范进行教育。

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证明:其它的人为参与或人为设计的训练方式能够有益于长久的精神发育。因为,目前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在物理化学的领域中能够得到用实验检验过的结论。而在生命现象的领域内,只能通过解剖观察来“描述”一些生命现象,如服用或注射抗菌素对于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近期相关。然而,抗菌素对人体的副作用, 以及它与细菌抗药性的长期相关等等,往往得不到有效研究。至于在更复杂的家庭教育领域,则根本不存在类似于物理化学那样普遍适用的实验结论。

可供家庭教育用作参照的标准,只能是人类文明社会自身的发展历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睡眠和换尿布哪个重要--原生态私塾故事之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