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长辈交给的接力棒

#百年奋斗路,书写新风采#。

如果谁的家门口有一个“光荣之家”的小牌子,证明这个家庭,现在或者曾经出现过军人。

我的家门口就钉有一个这样的牌子,要说我的家族与军队可真有不解之缘,算上正在读军校的堂大哥,我们家族已经有四代人参过军当过兵了,说是军人世家受之无愧。

我的曾祖父参加过抗日战争,和鬼子真枪实弹拼杀过,为和平为祖国大地流过血,流过汗,受过伤,熬过苦难,经历过黑暗。受到曾祖父的影响,爷爷在年轻的时候也去当过兵,在军队参加过锻炼,那时候已经是国泰民安,爷爷没有赶上战争,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参加过西北兵团的建设,在黄土高坡和沙漠上挥洒过热血,奉献过青春,最后成为退伍军人。大伯父和我爸爸同样是退伍军人,但这两人只是在军营走过场,摸过几下枪,名副其实当过兵。就连我的堂大哥读大学也是读军校,哥哥去年高考也想报军校的,可惜分数不够,最后混了个不入流的二本学校。

四月份下旬的一天,村委会主任带着几个人来我家作客,还带来了一面锦旗,还有一张请帖。我觉得很奇怪,现在又不是逢年过节,更加不是政府下乡送温暖慰问老人的时候,怎么突然就送来这么多东西呢?

客人离开之后,我翻开了那张请帖,那是一张邀请函,镇政府邀请爷爷奶奶出席某个活动,时间是五月三号上午,地点是下垌水库,活动的主题是:“重游当年参战过的路线",活动可以携带亲人参加,即日开始报名。

下垌水库就在镇中心北面八公里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是一个极佳的休闲旅游度假圣地,我和同学都去过好几次。下垌水库是全镇乃至全县的重要水利枢纽,下垌水库的存在,保证了全镇的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用水,与全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对过往的事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老师说过1980年夏天曾经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洪水把镇上游的下垌水库冲毁了,给全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后来洪水退后,政府组织了浩浩荡荡的灾后重建工作。现在的下垌水库就是在原址上重建起来的,听说当年参加抢险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主力军,都是些退伍军人和当时的民兵重建者,正是他们在政府的组织下,使全镇人民走出了洪灾的阴影,带领人们重建家园。

我壮着胆子问:“爷爷,你也是当年抢险救灾以及水库的重建者之一吗?”爷爷哈哈大笑,骄傲的说:“不错,我正好赶上那一场大灾的重建工作,而且还是绝对主力军。”爷爷说话的时候声音宏亮,浑身充满了力量,一点也不像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仿佛是一个还可以冲锋陷阵的战士。

爷爷为我讲述了一段往事,1979年秋天,爷爷从部队退役回来后,因为爷爷能说会道,而且在部队立过功,被安排在镇人民武装部,就是负责民兵预备役的训练和建设工作。当时曾祖父希望爷爷能进派出所做公安干警的,但爷爷觉得训练民兵更接近军队生活,就没有接受曾祖父的建议,并且一生都在这个职位上奋斗,虽然后来工作有过调动,但也是从镇调到县里,工作的部门依然是武装部。爷爷一生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告戒后辈:“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1980年夏天,全镇乃至全县都下起了特大暴雨。老天像是被捅破了窟窿一样,大雨连续下了好几天,并且没有丝毫停下的迹象,洪水泛滥,漫过了河堤,开始冲击村庄和镇中心,房屋瞬间被吞噬,公路以及电力设施在洪水的摧残下一样不留。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镇上游的下垌水库,因为雨水太大了,随时都有被冲毁的可能。水库如果被冲毁,那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不事先作好安排,那损失绝对是毁灭性的;当时镇政府向县府报告了情况,提出了转移人民群众的提议,并且向上级发出了请求支援的信号。县府同意了转移民众的的建议,但支援却没有,因为这次水灾是全县性的,到处都是坏消息,县府也支援不了太多地方。

当时爷爷收到一条县武装部和县府发来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全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要还有众群处在洪灾区,就绝不能收兵,就算死也要和民众死在一起。”而向爷爷下达这条死命令的正是爷爷的父亲,我的曾祖父。

虽然任务很艰巨,甚至会有生命的危险,但作为军人出身的爷爷选择了无条件服从命令,正如他常说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大雨还在不停地下,全镇大转移开始,爷爷组织了全镇的民兵在党旗下宣誓,不放弃,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冲在第一线,用小船和独木舟把灾民从洪水中接送出来。连续三天三夜,他们没有合过眼休过息合,冒着大雨,打着火把,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他们坚守阵地,忠于誓言,没有人叫苦更加没有人叫累,因为灾民更苦更累,灾民更需要他们。

眼看胜利在望,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下垌水库终于被洪水冲毁,滔天洪水滚滚而来,洪水冲毁了稻田,卷走了树木,吞噬了房屋,摧残村庄一切的东西。河堤还是支撑不住被冲破了,有些民兵被洪水卷走,再也没能够回来,有些民兵被倒塌的房屋压倒,再也没能站起来。爷爷被倒下的房子横梁拍中脑袋而头破血流,可是他们没有顾及自己伤疼,甚至没有时间包扎伤口,因为还有灾民等着他们去救。

洪水过后,全镇财产损失更是无可估算,因为受灾地方太多,也因为提前三天就开始了转移工作,但有十几个民兵就再也回不来了。县里派来了安慰和表彰成员,是曾祖父亲手为爷爷戴上了大红花,拍着爷爷的肩头说:“这才是我的儿子。”

洪水过后,就是灾后重建,但是也困难重重,到处都是积泥和垃圾,而且上游的水库冲毁了,上游居民的生活用水得不到保证,所以要想重建家园得首先把水库修好,但修水库谈何用易啊。

这次水灾范围太广,全县都受灾,听说县城都要靠船只才能出入,所以灾后重建也指望不到太多的帮助,上级只派来了一个工作指导小组以及卫生防疫人员,其他的就只能够靠本县群众官兵重建。俗话都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有奇迹就要创造奇迹出来,这才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修水库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人民子弟兵的身上,这同样也是死命令,不完成不能收兵。爷爷没有丝毫的退缩,带着伤,重新把民兵组织起来,同时征集了一批民壮,面向党旗宣誓,开始了修筑下垌水库之路。

他们没有工资,没有补助,甚至还有自带口粮,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生产队的工分。他们没推土机,没有挖掘机,没有运输汽车。他们只有扁担和篓筐,只有铁铲锄头和双手,运输工具也只是独轮车。

石块不够要到五公里外的石头山开采运来,泥土不够就去挖山头。现在水库两公里外有座半边的山峰,就是当年挖土石造成的。他们不需要动员,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不需要监督,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家乡父老而战。困了累了就在石头上小息片刻,饿了就到河边的临时竹棚里喝口粥,他们吃住都在工地上,虽离家都近,但很多人半年没迈进过家门口,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紧张而有序,忙碌而不乱。

本来预计十个月的工程,硬是只用七个月就完成了,寒冬腊月的时候,水库完成了最后一次水泥混凝土灌注,大坝终于建成了!大坝的建成引全镇百姓的欢呼声,在这一瞬间让洪水摧残的小镇变得喜气洋洋起来,这不是简单的围观,他们见证了水库修建史上的奇迹!

现在过去了四十多年,当年修的水库依然像个小伙子那样英姿焕发,仍然守护着老百姓的安危,正是大坝的存在才让百姓安居乐业。

五月三日早上,阳光明媚,爷爷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前往下垌水库参加活动,汽车在离水库两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那里有一座半边的山峰,另一边山峰就是当年被挖去修水坝了。空地上早就人山人海了,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有活灵活现的小孩子,爷爷告诉我,这些都是当年参加修水库的劳动民兵。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像十几岁如朝阳一般孩童。

远处的河堤上,插着无数彩旗和个横幅,分别写着庆祝下垌水库建成四十周年,和欢迎劳动者重游故地之类的标语,现场气氛很热闹,就像过年过节一般。

爷爷带头走下了中巴车,很快围上了一堆人,这个说部长好,那个说头儿好,更有人叫老大好,哈哈,说得有点像是混道儿的样子。爷爷大手一挥吼道:“这里没有部长,也没有头领,更加没有带头大哥,我只是和大家一样是为人民服务的民兵。”这一番话让大家心情无比激动,这次活动由镇政府组织的,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种树,由长辈带领晚辈在水库河堤上亲手种下希望和接力树苗;第二部分是故地重游,由长辈带领晚辈参观整个水库全貌,重温当年的劳动场景;第三部分就是聚宴和领礼品,地点则在镇政府广场。

爷爷拎起树苗,就像将军一样发号施令,要我和哥哥挖种树的坑,还拎来一个小红桶用于浇水。其实水库四周的绿化已经很好了,到处绿树成荫鲜花朵朵,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爷爷拿过小铁铲和小锄头,亲手交给了我和哥哥,然后严肃地说:“这里是当年我奋斗过的地方,现在我把接力棒交到你俩手中,你俩要接好握紧,将年轻人的气势发挥出来,希望将来好成为栋梁之材。”

哥哥每挖出一个小坑,爷爷就取来一棵小树苗扶正,然后哥哥培土,再然后我浇上水,就算种好了一棵树。

上午的阳光灿烂,气温也逐渐升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证明是入夏的节奏啦,忙活了一阵,已经出了一身的汗,我偷偷抬头看了下四周,都是人头攒动埋头苦干的人们,长辈在旁边说说指点。没有人埋怨苦,也没有人说累,更加没有人叫天气热,反而都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手中握着的不是铁铲,而是长辈交给的接力棒。

种树活动到十点基本结束了,然后就是由长辈带着晚辈重游水库,重温当年的劳动场景。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水库两岸建设得相当美丽,又是夏天,处处绿草如茵,处处繁花似锦,谁能想到,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水库,就是当年长辈用双手慢慢建起来的,如此大的工程量,就算是放到现在机械化的年代,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啊。

我和哥哥走在水库河堤的小路上,迎着朝阳明媚的阳光,爷爷在旁边为我们讲解着当年的劳动景象,抬头眺望,我看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我看到的仿佛是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劳动的景象,正是他们当年辛勤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真的来世还当中国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次水灾的故事,可以来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独臂阿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我曾祖父的故事,可以来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回家的路》。谢谢大家对小猪猪的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握紧长辈交给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