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数据安全每个人都关心,但具体自己到底是被谁,用什么方式卖掉的,其实大家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本文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哦对了,本文仅仅是一个科普,并不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在厂家面前,消费者从来都是弱势的。
只是让你被卖的明白点,第一个出卖你的是手机系统。
现在很多手机硬件不赚钱,大家又不是来做慈善的,那靠啥赚钱?
靠广告。
当一个产品本身不需要你做任何东西还能占便宜的时候,那只有一种可能,你自己就是商品本身。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自己安卓手机的用户隐私协议,每一个都非常明确的写清楚了可能会利用你的一些数据来做一些广告推送。
通讯录,短信,设备号,IP等等等等,你的一切,在手机厂家眼中,都是透明的,系统层面的读取,甚至都不需要权限申请。
APP才需要从系统要权限,系统本身就是管这一切的。
你看,这你怎么防备,对吧?
当然,iOS会不会好,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好】。
其实都是卖,都是不给你分钱,无非是卖给谁的问题。
第二个出卖你的是手机输入法。
很多人总是怀疑APP监控你的聊天记录,你首先要怀疑的是,你的输入法有没有卖你。
谁知道你输入的具体的一切,当然是输入法了。
只要你打字,你一定躲不过的就是输入法,你输入了什么内容,在什么APP输入(搜索引擎、社交软件、地图、短信、卖家讨价还价、这对于输入法都是透明的。
而且你经常输入哪些词,代表了什么意思,并不难获得或者分析,上面说的语义分析难是真对纯音频的,纯文本的语意分析可是相对成熟的技术。
另外所有输入法都是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你。
那么,你思考一下,到底是怎么懂你的?
当你在触摸方便的时候,方便也在触摸你。
第三个出卖你的是SDK。
什么叫SDK?
你可以理解为是软件包,嵌入APP中执行特定功能的特定模块。
最流行的SDK是推送类SDK,就是你手机收到的各类APP推送消息,是有专门的公司做成SDK嵌入到各大APP里,然后专门负责推送。
专业推送SDK往往对于各类手机和应用的适配做的很好,比自己开发要好用很多,所以很多APP都是外采推送SDK的。
你手机上30个APP,可能都是同一家公司提供的推送SDK,那么对这家公司而言,你的手机基本是透明的;而且很显然会知道一台手机到底装了哪些APP,用户到底常用什么APP,甚至用户对于手机的应用轨迹,应用行为。
这些行为就可以被做成标签,然后打包交易,这个市场目前很成熟。
国内做推送SDK的公司,就那几家,反正对外出售标签数据都挺积极的。
甚至都卷了起来,越卖越便宜。
不然,你看到的各种行业分析报告里面基于XX数据的统计,是怎么来的?
你看,当你知道输入法和SDK的存在时候,你对于世界的认知会发生变化。
当你收到广告的时候,你甚至可以去尝试分析到底是哪个卖了你,这才是真正的苦中作乐。
第四个出卖你的,才轮到手机APP本身的信息收集。
手机APP会关注你的什么信息呢?
首先就是APP List。
就是你的手机曾经安装过哪些APP,当前手机安装了什么什么APP,以及每一个APP的打开率,使用时长等等。
每一个APP都是代表了一大串的信息,毕竟每个APP都有自己的属性和目标用户,这些特征都是很显著的。
你安装了拼多多,可能代表你是一个价格敏感型用户,可以给你推送便宜货,也可能你只是被生活打趴下了;
你安装了B站,可能代表你是一个喜欢二次元的用户,可以给你推荐动漫周边或者女装大佬最爱;
你安装了母婴类APP,可能代表你是一个有母婴需求的人,可以给你推送母婴用品。
你安装了一些球鞋类APP,可能代表你对时尚有一定的追求,可以推荐相关的商品。
你每天大量时间沉迷在各种沙雕短视频APP,可能说明你是一个很无聊的人,适合给你推送游戏。
你用什么APP,某种程度上在机器眼中你就是什么人。
随便给大家举2个APP List做决策的案例(随便举的,现实中玩法没那么粗浅):
例如是一个外卖类APP,我通过读取用户手机的APP List,发现这个用户手机上装了好几个外卖APP,说明竞争十分激烈,那我就可以针对性的给这个用户发各种大额券,试图激活他用我。
例如是一个贷款APP,我通过读取用户手机的APP List,发现这个用户手机上装了大量的贷款APP,甚至还有沙盒类APP,那我就选择拒绝这人的贷款申请,因为风险较高。
除了APP List之外,最常用的是LBS系列数据,就是地理位置。
例如打开外卖APP会弹出奶茶店铺广告的案例,其实是因为使用了LBS推送。
大家都知道APP会实时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知道用户在哪里。
所以,生成与之相关的推荐策略,而外卖店铺啊,商家啊,本身也有自己的业务辐射范围。
当你走入到这个外卖店铺的辐射圈子的地理位置时,就给你推送相关的信息,让你不得不看。
某著名网红茶,就经常喜欢对自己门店2公里内的外卖APP用户进行无差别推送,别管你喝不喝,来了就先看个广告吧。
获取LBS的途径有很多,很多时候通过WIFI的固定连接点,也可以识别你是不是在那幢楼办公或者生活,然后围绕这一变量给你进行推送。
不信你打开你手上的生活类团购类APP,是不是都是展示附近的店?
你在哪里,你就是谁。
当然,还有很多人在电商秒杀了一堆东西,结果被退款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出现了大量相同的收获地址,然后风控系统干掉了。
第五个出卖你的,才是所谓的浏览记录,搜索记录,让你有明确的感知,这是最表层的东西。
你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你在购物网站的搜索,你在各种APP中的搜索,这些你主动搜索的信息,都是精准的信息。
如果是网页端的搜索,那么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都会留存你的cookie,即使你有定期清除浏览记录的习惯或者知道每次上完网清cookie也没用,现在留存都是实时的。
这些从各种APP,各类输入法,各种手机中收集来的用户数据,都是可以交易的,各家公司都在利用这些数据。
随便举一个例子:
用户在某某资讯类APP中用某输入法输入【尿不湿】,然后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个数据,并且是直接关联用户手机号的,就是说,大家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在哪个APP里,输入了什么。
而这条精准的用户信息,是可以卖给购物类APP,也可以卖给视频类APP,大家获取了这个信息之后,就可以对这个手机号关联的用户去进行相关的推送。
这个市场的体量和交易额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但是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些数据背后的交易与应用,形成了我们见到的各种诡异的推送。
讲一个基于数据采集的用户画像案例吧,看看我们的一生是如何被数据拆解。
下面的文字部分为正常生活描述,括号内为获取这些数据的途径(这只是最基础最基础的用户画像,实际上成熟的商业公司做的要比这个复杂和精准100倍):
小明,在某广告公司上班(通过短信读取公积金信息,或者某些APP绑定公积金)。
40岁,男性,(身份证号拆解)。
本科学历(学信网接口通过身份证号调用),外地人(身份证号前6位对比工作所在地)。
租房(租房APP,或者短信账单,或者代缴水电费账户名字与本人不同)。
贷款买了一辆小车(贷款APP数据,支付宝绑定行驶证,每月短信还款提醒)。
平时的消费爱好是买书和买(支付类APP付款记录),以及打手游(游戏类APP以及账号体系)。
经常去XX网吧通宵(外卖收货地址,网吧管理软件用户体系)。
住在XX小区(快递收货地址,手机LBS活跃圈,WIFI连接热点)。
偶尔也去旅游(车票酒店购买记录,异地网红店消费记录)。
甚至喜欢看点小电影(浏览器记录,购买付费记录,转发记录)。
朋友很多(好友数,日常活跃好友数,通话记录与通讯录的交集),朋友们的消费水平也一般般(相关手机号关联的支付和交易数据)。
收入一般般(短信读取银行到账短信,手机话费余额消费账单)。
有一个女朋友小红(聊天记录,通讯录,通话详单),已经同居(购买大量女性生活用品,小红手机号关联的账户收货地址与小明相同)。
女朋友公司在XXX(基于小明除家里以外的收货地址,关联一些女性物品交易记录)。
快要结婚了(网上搜索大量与结婚有关的信息,下载了婚礼类APP)。
最近可能要当父亲了(查看婴儿用品,网上搜索很多育儿经)。
最近手头有点紧(下载了很多借款APP,读取短信可以知道有些下款了,外部可以采购到他的多头负债情况)。
如果你是广告商,你拿到了这些数据,你可以非常精准的在小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恰恰好推送一些恰恰好的广告,很多专业人士光看这些描述就已经在构思营销方案了。
而且,这还只是小明一个人的数据,如果再加上小红的数据,小明朋友的数据,小明父母的数据,最终就会成为一张关系网。
例如当小红在搜索孕妇装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给小明推荐奶粉和婴幼儿保险了。
例如小明在搜索各种片子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给小红推荐一些情趣用品了。
这种关联多如漫天繁星,这些数据,都是可以变为钱的数据。
这个年代数据就是金钱,隐私就是金钱。
所以每一个巨头都在拼命获取这一切。
在大数据多维交叉验证面前,大家都是透明的。
通过数据挖掘和收集,我知道你的爱好,知道你的活动范围,知道你的详细信息,知道你的社交圈,知道你可能要做的事情,知道你的一切。
我比你还要懂你。
为什么我国近几年特别重视个人隐私?对于各种滥用隐私行为都是严厉的打击,每年都有大量的数据从业者被送进去?
因为当企业知道用户的一切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就可以通过推送,来影响用户的一切。
这个影响可以是精准推送广告赚钱,也可以是做的更多。
回到我们自己。
我们的一切,在公司眼中,只是一个个数据标签,是达到他们目的的必要生产资料而已。
他们做的就是把我们做成数据,然后向我们灌输数据,从我们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一生的欢笑与泪水,开心与难过,认真的思考,谨慎的决策,最终都不过是一组数据,都是可以被拿来利用的。
人家甚至都不屑于支配我们,你会去冲着一堆数据使劲儿吗?
只需要调整参数就可以达到目的。
在技术飞速进步的年代,金钱并不能阻止这一切发生,除了死亡外,人类在大数据面前也是平等的。
哦对了,这一切都不是秘密,完全是公开的事情。
大数据的发展确实给生活增加了便利,这无可否认。
但如何掌握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的度?
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被设计好的生活,真是我们想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