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得一支生花笔


图片发自App

修得一支生花笔

——构建书香家庭,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有一句话这样说:“开卷有益”。

创建书香家庭我的理解就是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开卷”从而“有益”。当然这里面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孩子无疑。

  有一句话叫做“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 “复印件”有错误一定是“原件”出了问题。在这一方面我感受非常深刻。孩子幼儿园三年一直跟老人在一起,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一直到上小学一年级我才意识一个严峻的问题:识字少,知识面窄(其实可以说是空白)。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开始每天要求他必须读书半个小时。一开始因为不习惯阅读和识字量少他根本接受不了读书这件事情。三十分钟读书时间他就频频看表,根本坐不住。我深深知道,当孩子出现问题就是家长出现了问题,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给了我启迪,“陪伴阅读”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一本书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我读他听,往往三十分钟过去了,他还意犹未尽,追着我再读几分钟,以往的鸡飞狗跳再也没有出现。

这样的阅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也开始着急,什么时候才能独立阅读?!欲速则不达,大概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就是这样吧!

“妈妈,咱俩一人一个自然段来读吧”儿子早就学了自然段,可是一直没有弄清楚自然段什么意思,终于在我又一次用手指着下一个自然段开始阅读的时候,他忽然明白,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那一瞬间我脑海里想起“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欢乐场景!(真的是毫不夸张)

从那以后我们的亲子阅读,从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改变了方式:或许是每人一段,或许是每人一页。后来在我们的阅读中,他弄懂了“角色”的含义,我们俩人又开始了分角色阅读......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眨眼,他上了三年级,三年级孩子的作业量一下子就加大了,更大的问题是三年级有了作文。而我常常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亲自操刀帮孩子修改作文,效果很显著——每次作文草稿孩子都是坐在一旁写完上句等着我说下一句,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要我说清楚。

这中间我也跟孩子讲过很多写作技巧,毕竟我的指导写作微课获过一等奖,在这方面我还是有自信的。可是我的所有写作技巧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是稻种洒进了沙漠,并没有开出我想象中“娇艳的花”。

如何修得一支生花笔?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我的感觉是“书中自有生花笔”《从“小”读到“大”》还是尹建莉老师的书给了我启迪,阅读对于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

一个从阅读中“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接触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思想,价值观都将更加完善。有了“大技”那些抛开阅读所讲的种种“小技”自然不请自来。当然,这支“生花笔”也就手到擒来。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的做起来并不容易,孩子的作文我一直为他修改到三年级结束,整整一学年的时间,我都在边给他修改作文,边讲各种技巧,同时边跟孩子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最好的办法就是延长阅读时间,每天晚上的阅读时间是不能再延长了。我把算盘打到了琐碎的时间上,每天早上起床之后的时间,中午到家等开餐的时间......关键是如何让孩子愿意这个时间去读?

“言传不如身教”每天早上我起床之后不再坐在梳妆台前一坐就是三十分钟,简单梳洗之后我会拿一本书坐在沙发上开始阅读,尽管心里想着:这样下去脸上的斑一定会越来越多;中午孩子回到家看到的就是锅里熬着粥,妈妈坐在一旁读书读得正起劲;最夸张的是,年近七十岁的奶奶也不看电视,陪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书......

阅读是一朵花,量到了,就会发生质变,绚烂绽放。四年级第一单元作文他自己一口气写完了四百多字,虽有个别语句仍需要我做修改,但就四年级孩子而言无论是从布局谋篇还是遣词造句上都算得上是一类作文了。至此,吾心甚慰!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拿起一本书,播种一颗种子,孩子最好的修炼过程就是阅读,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手中的笔早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来芬芳的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修得一支生花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