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学篇:学习成长的3个方法

许多人做事往往无长性,做事三心二意,有头无尾。

可能今天在直播,明天就开始写作,后天就去看书,看起来很努力,但好像没有一件事能坚持做很久的。

可能你会发现,你在持续做一件事时,开始你身边会有一群的人,做着做着就剩下几个人了。如果你再坚持的久一点,你就发现你身边好像就剩下自己了。那些曾经一起出发的人早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

很多人都无法持续的做事、无法持续的学习,这就导致很多人都一事无成。

而我们的先贤曾国藩在为学上,又有很高的悟性,对于儿女最终的就是家训、治学。

那么,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一下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1、“恒”

人无恒,一事无成

学习就像爬山,在山下时人们信誓旦旦的聚在一起,说要考取功名,立下大志向;

再慢慢向上爬坡的路途中,有人掉队了,说着怎么可能有大志呢,那都是安慰人的话,毫不愧疚的消失在人群中;

爬到山中间,就会发现已经有60%左右的人都掉队了。说着还不如去做缆车呢?转头就往回走去找捷径了。或许也真的有人做上了缆车,到了山顶,但在回去的途中,也会有许多人安慰自己,缆车怪吓人的,不做也罢,最后也就放弃了。

而还在往山上爬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能到山上的人也是寥寥无几的1%~2%的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上不上山无所谓,有没有志向无所谓,只要不累,只要不费力,躺平就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很多人做事开始时热情高涨,而后热情慢慢消退,而后不了了之了。做事无恒心,有头无尾。

而又有那一部分人,无惧苦与累,坚持着心中那份志向,用自身的毅力与韧劲爬上顶峰。

学习如登山一样,无论多艰难,都要保持热情高涨,有始同样要有终。

曾国藩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学问之道有无穷无尽的方法,但再多的方法都要以有恒心为主,持之以恒才能开花结果。

2、“专”

许多人掘井之多,一个坑又一个坑,就是不见这个人深挖一口井。

曾国藩说:“用功譬如掘井,掘井多而不及泉者也。”

与其掘井之多,不如掘其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一个人在学习用功方面,专非常重要。

曾国藩在12节日课中提到:读书不二。意思是,一本书没多完,不读下一本。

而且曾氏还常对他六弟说:“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功课太多,会产生杂乱无章的状况,这是万万不可的。与其三心二意的做一堆的事,不如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

在一则采访中,主持人问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一生中,对你们最有影响的一个词是什么?”当他俩同时举起手中写的时,所有人震惊。

“Focus”

“专注”,也是富豪们的代名词。 可见“专注”,无论是对圣人还是富豪都是非常重要的。

3、“悟”

朱熹说:“为学譬如熬肉,猛火煮,慢火温。”

而曾国藩却说自己没有如朱熹一样,都是他自己慢慢悟到的。

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我常常说一句话:“读圣人之道,来悟自己的人生。”

看见曾国藩也说:“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

可见,“悟”乃是人之境界。

在周岭《认知觉醒》中,他写了一个触动法,看一本书不需要把所有内容都记下来,只需要把触动到自己的点,记录并践行就可以了。只要看到一点,能改变自己的,即使整本书都不记得了,这本书也是没白读。

你的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你越深入的学习,你学习的越深入,你成长的也越快。你会一点点的深化成长的,虽然你可能觉得成长的很慢。但是当你发现成长的时候,就是在跃迁向上的时候,就是大跨步的时候。

欲速则不达,日积月累,终有所成。

为学之道,愿你能恒心永驻,专心致志,悟到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治学篇:学习成长的3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