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越专门的训练,越难“牵移”到其他能力上

有些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训练某些能力为目的,并不是成长随之而来。于是不断地和分阶段地反复练习,去精炼、完善这些能力,所谓的“形式训练”就是如此

练习那些包括知觉、记住、回忆、联想、注意、意愿、感觉、想象、思维、注意、观察、记忆、比较、抽象、组合等心理官能,靠单独训练达到条件反射,使它们成为稳固的习惯。

前面我们讲主动习惯和被动习惯时,有提到过以上心理官能的部分,读到这里,我想它们的差别在于:一个是积极主动的心态,一个是心理感官的能力(老实说,这本书真不是那么容易读~)

后者也是如今教学工作中的重头。这让我对现如今的学校教育更多了一份忧虑(最近儿子学校要求孩子每天写50道算术题,刻意练习在限定时间内答题的数量,也算一个小小缩影)。

这个理论过分强调训练狭隘的和特殊的技能,而牺牲主动性、创造性和适应性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必须来自各种特定行为的广泛而联系的互动作用。

所以,除非我们先决定希望学生熟练观察和回忆的是什么材料,为了什么目的,否则只顾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记忆等能力,都是徒劳无功的事情。

反应越专门化,在练习和完善这个反应中所获得的技能,越不容易转移到其他行为方式中

例如,如果学生越局限于注意词的形式,而不顾这个词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例如词的意义,习惯使用时的上下文关系,词语的派生和分类等等),那么这个学生除了记住这个单独的字和词以外,越学不到能应用于其他事情的能力。

反之,前后的关联越广,协调的刺激和反应就会越多样,那么就越能用来有效完成其他行为

这不是说本领真的迁移过去用了,而是因为行为范围包罗很广,需要调动的协调作用就越灵活,而不是狭窄僵化的。

总之,单一的训练某个行为就会僵化刻板,因为凡是脱离社会的训练素材都没有意义。只有不与社会背景割裂,能联系生活,多方调用联动的活动,才谈得上真正的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越专门的训练,越难“牵移”到其他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