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开放性:怎样创造共识?
【课前测试】
1.你怎么区分真开放性,和假开放性?
2.在一段沟通中,你怎么开启对方的开放性?
3.请你回忆一下,在你上一次重的沟通中,你最后一句话是怎么说的?如果再来设计一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沟通中三个底层 的通用能力:
开放性、目标感、建设性
开放系统:只有当别人的建议、感受、信息都涌入到我的系统当中,成为我系统的一部分,然后我在系统内做运算,输出一个更好的东西,这才叫完成了一次沟通。
检验标准:我有没有从对方那里拿到新的信息,能不能因此帮我输出一个更好的东西。
开放性不是一场表演,不是温和态度,而是让自己的沟通过程变成一个开放系统,让对方的观点、对方的思想涌入进来,只有真正的交互才是完成了开放的沟通。
例子:
罗胖给某公司产品提了两个建议,对方回应:“这个功能我们已经上线了,你没发现吗”、“不应该啊,可能是你们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错了 ”
[另一种回应]
- “哎呀,这个功能其实我们有,但看来不好用,你看您这样的客户都没有发现,那请您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给我们说说你的需求好吗?”
- “这个问题,麻烦您把负责这事的同事微信推给我,我问问他操作过程,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努力一下,怎么把这个问题消除。”
开放性 = 扩大共识 + 消除盲区
沟通的意义:不断同步双方信息流。
乔哈里视窗:
- 我知道,你也知道。这是共识
- 我不知道,你知道。这是我的盲区,信息不对称。
- 我知道,你不知道。这是你的盲区。
- 咱两都不知道。双方的盲区。
怎样运用乔哈里窗去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老师,非常高兴进入这个项目组,我先把我知道的信息跟你汇报一下……你看还有哪些信息你觉得我应该知道呢?”
- 第一步:先穷尽自己的已知。列出自己的已知信息
- 第二步:盘点自己的未知。哪些是我应该知道?哪些是我希望自己知道但现在不知道?……确定沟通目标(要从对方那里拿到什么信息)
- 第三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这时候就可以勾勒出整个乔哈里窗。
- 第四步:探寻我们双方共同的未知。一起去表达,进一步扩大共识。
例子:小杨到了新公司,
- 1.自己对单位、对同事、对岗位的已知信息,尽可能心中有数,获得掌控感;
- 2.哪些问题是自己关心但现在还不知道的?比如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未来跟谁配合、领导的期待等;
- 3.第二天小杨就可以去找自己的直属领导或分配的老师,把自己的信息摊出来,再去探寻对方的已知信息:“很高兴加入咱们团队,我再来汇报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另外,关于这个工作我是这么理解的,我是不是先做这个工作,您看我是否到位,给我指点指点”
“这个工作还有什么是需要我知道的,关于部门的事情,您给我指点指点”
你知道的信息越多,你们之间的共识就越多,你嵌入新环境的速度就越快。
扩大共识具体的技巧:
A.少说“你”,多说“我、我们”,防御和共同体;
“你这个月的OKR怎么进展这么慢啊”改为“你看我们做点什么能把咱们这个部门的OKR推进一下啊?”
“你为什么没有交报告啊”改为“我为什么还没有拿到你的报告呢?”
——这个转换就是在运用乔哈里窗换位思考,先贡献我的信息,方便对方说出我不知道的信息。
B.把自己变成责任主体。
“老师,请教一下,为什么孩子这学期成绩下降这么多啊”
“老师,我观察到孩子的成绩最近有点下降,请问我们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呢?”
——减少对方压力,让对方可以更开放,对方的压力小了,那我们结成共同体的障碍也就少了。
例子:“小李和小王都获奖了,你有什么感受啊”
第一句建立共同体:“领导,咱们单位的所有评价我都支持,能评成先进的同事肯定有他们做得优秀的地方。”
第二句把自己变成责任主体: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目标,也想请教下领导,如果明年我想当先进,我应该怎么做?”
——变化:问题挑战是共咱们同的,但责任主体在我,我会担当,我会努力,所以和我结盟吧
如果我打开了开放性,但对方不接话怎么办?不要多猜,沟通习惯问题,想办法开启对方的开放性。
C.你每说一个意思,都主动问下对方的意见。
“我说明白了吗”、“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不知道你有什么见解、刚刚我说的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什么补充、有什么可能的障碍”
“我没有太想好,你们怎么看?”
——不断的请对方发言发表意见,确认我们的共识在什么地方。你不发表意见就不进入下一步,每一步都在确认共识。
上面一对多时的提问有两个要点:
- 敢于直接点名,选择的第一个人有讲究,得有想法,得偏正面,得看团体类型(有等级的从小到大,扁平的先让想法多的说)
- 你可以抛出一个具体的问题。为了开放性主动露出破绽。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操之在我。
我们怕的不是复杂,而是在复杂中身不由己,每个人都在追求对生命的掌控感,而开放性是把自己当做责任主体,就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你具备了操之在手的能力后,你还会觉得委屈吗?
D.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