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伯德小姐》背后的“美国梦”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这部去年末北美上映,至今热度未退的《伯德小姐》,从其电影台词风格、演员表演到剧本走向、人物价值观来说,都算是部彻头彻尾的“美式电影”了,同时,它也充分表现出了那个西方大众追求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梦”。

没错,那就像菲茨杰拉德笔下的那道“绿光”。《伯德小姐》里的人物,乃至戏外的所有生活在现代文明里的人都在追求着它。到底这个“美国梦”有多美,看完这部电影,都藏在里面了。

「活的像个“中产”的美国梦」

何为中产?这个大概不用说,直接看就行了:大房子、欧美式家具、名牌服饰配饰、私家泳池、后花园、豪车、高档餐厅、时尚聚会再加一个体面的职业…

▲《伯德小姐》剧照


这是《伯德小姐》中的主人公向往的,也是美国人向往的,当然,也是经济突飞猛进的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即便这些我们达不到,也要为之奋斗到底。

「在“民主”保护下自由的说话」

这个“自由的说话”大概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另一个则是自由地抨击自己不喜欢的人。前者显得有思想,后者显得有个性。当然,还能发泄自己的情绪。一举三得,“民主自由”何乐不为。

看看我们剧中的“Lady Bird”,她便是这么做的!恰巧,那些老师、家长、朋友亲戚的包容度又是那么的高,有那么一瞬间,是不是觉得“美国梦”还真实现了!

「“朋克”般的张扬个性」

光是在民主自由下的“说说”还不成,还得有点实际行动,像打个唇钉啦,抽个大麻啦,组个乐队啦,吐个脏字啦,取个好听的名字啦等等,这些能让你看上去更酷一点,当然,也能更好得掩盖“屌丝”的缺陷。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行为归结成“荷尔蒙”的作用。不管怎么说,这些都实属“现代美国梦”的范畴,他们是战后美国梦的一个变体。

「闺蜜、炮友围着自己团团转」

理想中产生活不仅硬件设备得齐全,软件也不得或缺:一个电话就有无数个朋友来听你倾诉、陪你喝茶聊天;

心情郁闷了约男友女友寻个换,当然,最好是不用负责人的、嘴上还不停地说着爱你爱你、尊重你尊重你的那种伴侣;最好这些伴侣闺蜜还是帅哥靓妹富家子弟。

“美国梦”演化至今,已经成了一种被标准化复制的产品,它像一种病毒,传播到了每个人的基因中。

「活在家庭、学校、公司的摇篮里」

至于美国年轻人(此处“年轻”具有象征性意义,它代表年轻人,也代表年轻的美国)为什么能如此张扬个性、表达自由、我行我素,这便是美国整个国家所宣扬和打造的三大摇篮:家庭、学校、公司的成果——

在你未成年的时候,家长保护你、赡养你、教育开导你;

出了家门学校老师还能耐心地辅导你、包容你、为你规划未来;

自然,未来便是大学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一家有保障的公司...

乍一看以上三大摇篮的确诱人,从《伯德小姐》到《华尔街》,再到《毕业生》,三者作用毋庸置疑,美国政府酷似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可现实中呢,自然每个机构的原动力是利益与欲望,从爱情到医疗保险再到教育,都脱离不了“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

「用虚无的“理想”做说词」

这大概也是“美国梦”的核心所在,由于它涵盖了太多的元素:物质、精神、欲望、利益…于是,人们便把其打包抽象成了一个词汇:理想。即便这个理想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信奉的那道“绿光”,永远抓不到它,即便这个理想已经具象成了一个标签,这就像《伯德小姐》临了男女生调情前的那段对话:

“你相信上帝吗?”

“不信”

“为什么不信?”

“真的要问这个吗,(这问题)挺幼稚的。”

“大家用父母取的名字称呼彼此,却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你叫什么?”

“克里斯汀(Crist-ine)……”

当然,有理想总比没有强!这便是我们追求“美国梦”的借口吧!


撰文:太虚宫

本文禁止转载,如需合作请联系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藏在《伯德小姐》背后的“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