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的娱乐盛宴

    记得多少年前,能够走到屏幕上唱歌的人屈指可数,齐秦、齐豫、梅艳芳、四大天王——,再后来还有许巍、周董、李健一个个华丽的身段,一个个口熟能详的代表作。一想起卡朋特脑海里就浮现出《昨日重现》的旋律,一想起老鹰乐队就想到了《加州旅馆》,那年那月,明星是与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如今,很多大明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标签,随便什么歌都可以是他们的代表作品,人人都是百变王。这或许就是那句“想唱就唱”的响亮口号所代表的真实含义。

    前几年风起云涌的电视商业选秀节目,无论是《非常6+1》还是《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大幅度地改写了当代流行文化的版图及其背后的运行逻辑。这几年的抖音里那些佛系少女们更是将碎片化进行到底。过去的明星总是千方百计地试图在舞台上和专辑里向受众呈现一个尽善尽美的形象,因此他们像是远离世俗的神,遥远而光彩四射,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魅力,他们不会痛说家史,他们没有得了白血病的妈,也没有长肿瘤的爹,他们不会流着眼泪抽泣的哭诉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但他们那么地吸引和打动了我们,成为梦想的所在。

    然而后来各类选秀节目上的老老小小,和我们心中的明星有太多的区别,要用以前的标尺,他们身上的明星潜质顶多算的上是惊鸿一瞥而已。他们的“被选中”不过了为了迎合当下“平民化”的“草根英雄”式的反精英文化哲学,它通过那一张张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着的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屌丝面孔向荧屏后面的观众传递这样的信息:他们就是你们!你们完全可以成为他们!

    大衣哥、草帽姐,这些选秀明星呈现出的那一张张种平庸的家常面相,观众们很难如过去那样狂热追星,他们不过是在看台上“另外一个自己”,这些明星离他们这样的近,屌丝面孔,小老百姓身份(为此上台时必穿职业服装——军服、保洁服、厨师服、护士服等等),跑掉的高音(他们始终认为能唱的高拖的长必然会胜出,于是吉他里维斯和孙楠成为了被模仿的热门) ,却又狂热而坚持(他们债台高筑,不在乎是否有至亲生病,不在乎抛家舍业)。因为台上有观众自己的真实梦想,所以才有各类选秀节目风起云涌,个个都会那么火。事实上,这些节目无一例外地反复宣称,主办它们的目的是“为热爱艺术的普通人提供一个舞台,给他们创造一个‘圆梦’的机会,激励更多普通人追求美好人生的希望……”当然,也正因为这个缘故,选秀节目幕后的操作一直都是社会大众强烈质疑的对象。对那些铁杆粉丝来说,这就如同西方媒体不时曝光的政治黑幕同样性质严重。你也许会感到纳闷:不就是娱乐一下的事情吗?至于这么激动吗?但假如我们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他们对此寄托的梦想和投入的情感,这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                          大江南北的网红少女们在这个基础上退上一步,各种歌曲混搭,配以卖萌、撒娇、挑逗………。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音乐,由于缺乏独特性(美容院修出来的脸实在识别度太低),万众瞩目分分钟就被打回原形成为芸芸众生。明星是凭借自己的创作才华、声音天赋及气质魅力引领并征服歌迷的,而不是连乐谱都不懂的人刷出来的礼物攀上人生成功的巅峰。就我所知,在艺术和科学的这类归根结底属于天才创造的领域,广大民众根本没有明确的好恶观,他们不适合去选择,而是应当去引导。杰出的文学艺术应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拔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不是把全社会的欣赏品位拉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大众化”是一种荒谬可笑的理想。按照这种理想,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专门买了票衣冠楚楚地跑去剧院听音乐会、看戏看和电影,我们更应该在大街上观看和欣赏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再或者,我们应该同意大街上随便哪个喜欢唱歌的路人随时都可以跑进国家大剧院去表演一番。                                        人有梦想不是个坏事情,但是如果把梦想当做现实,那就变成了一个坏事情。那次在一家酒店的小型商业演出中,见到一个星光大道多年前的周冠军,他串烧了好几首大明星的代表作,然后走回后台开始收拾演出服,据说他成为周冠军后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开始追逐梦想,四处游走天下开始打场。随着一个个的周冠军月冠军年冠军的出台,他早已被人遗忘。选秀节目为代表的当代流行文化打着“给普通人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之类的光鲜旗号,究其本质不过是许多当代人潜意识里拒绝承认世上有极少数出类拔萃之人是我们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这一真相的安慰剂而已。那些选秀明星和网红达人的成功不过是大众屌丝内心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实际承认天才与普通人的差距,承认自己的平庸要比一味的拒绝和否认要好的多。成功依靠的是天才+刻苦,但其决定作用的是那一份天才,否则被遗忘被打回人间将是最后的归宿。快乐的生活,心怀梦想但不为梦想放弃眼下的安乐应该是最好的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屌丝的娱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