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黄金时代》:聪明的头脑,丰沛的情感,永远的王小波(下)

王二的黄金时代无疑是指他生命中最好的一段时光,生命里那些闪闪发亮的日子。

但王二当时的处境其实是很不妙的,他在偏僻的乡下干农活,处处受到排挤,后来还因“道德败坏”被示众、被批斗。

他的黄金时代其实是处于历史的灰暗时代中的,当时的许多人,在荒唐中自暴自弃,在斗争中自尽,大的历史背景决定了王二在他的黄金时代里,没少吃苦。

但这样灰暗的时代为何会叫王二怀念,也让无数读者神往?

1

黑色幽默

和大多数描写文革的伤痕文学不同,在这本书里,主人公总是在笑,从来不哭。

所以,读这本书时,我们很可能会自动忽略掉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常忍俊不禁,觉得很有趣。

这种以喜剧反映悲剧的写法正是《黄金时代》独特的地方,也是王小波大多数小说独特的地方,充满了“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从西方传入的美学形式,在王小波看来: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对于很多悲惨的事件,好像除了黑色幽默没有更合适的手法来描写。我个人写作的准则是要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特别悲惨的故事,再很严重的那么写的话那就太沉重了。”

小波认为,黑色幽默是他的气质,是天生的。他笔下的人物,自然也都带上了作家本人的气质。

王二和陈清扬的时代,客观上来讲,不是一个美好灿烂的时代,而是一个灰暗阴冷的时代,带着黑色幽默气质的主人公在其中必将玩世不恭地生活。

王陈二人对荒唐的现实不屑一顾,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用赤诚的真实面对世界,甚至显得有些地痞气。他们的言行看似是蠢笨而不合时宜的,但其实是因为他们看透了现状的荒唐,思考过了存在的意义。

王二和陈清扬有着生命的热情,怀着热切的希望,文革的阴影、荒唐的道德批判不能阻挡他们去爱,去吃,去学天上半明半暗的云那样自由生活。

或许这种以乐观、幽默对抗荒唐现实的态度,才是使王二的黄金时代闪闪发亮的原因

2

聪明的头脑

王小波一生干过很多事情,下过乡,考过大学,出过国,学过经济,写过代码,成了小说家,去世的那一年他还做了编剧。

如果要用一句话评价王小波,我想应该是:聪明的头脑,丰沛的情感

很多人只知道王小波是作家,是搞文学的,但不知道他一开始其实是学理科的,还是一个计算机高手,当属我国第一代程序员

在王小波开发出几个前沿的应用软件、屡次收到中关村的邀约时,马化腾还在大学里修读计算机,雷军还在金山软件实习。因此有不少网友调侃,小说家王小波当时的编程水平已经高于同期的雷军等人了。

大概除了独一无二的王小波,没有哪位作家是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写作的。在计算机并不智能,打字软件稀缺的年代,王小波就开发出了一种类似Word的软件,用来辅助日常的写作。

大概除了独一无二的王小波,没有哪位作家在计算机科技领域做出过贡献。王小波曾为北京煤气工程公司开发过一款管理软件,获得了当时的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而王小波并没有正经学过计算机,他在人大读的是贸易经济系,后来去美国学经济学,跟着史学大师许悼云接触文学,最后回国在人大当统计学讲师,计算机是他利用闲暇时间自学的

假如当年的王小波接受了那些中关村老板的邀请,今天会不会多出一个王小波领头的科技巨头呢?当然,我想他有这个能力。但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邀请最终都被王小波拒绝了。金钱或权力,从来不是小波的追求,他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

1992年,王小波从人大统计讲师的岗位上辞职,全身心投入写作,这个“钱途”无量的程序员,转身走进了文学的浩瀚星空

3

丰沛的情感

除了《黄金时代》,王小波还写过一本《白银时代》和一本《青铜时代》,这三部中篇小说集,被合称为时代三部曲

这三部作品,都有一个同名的主人公王二。这些王二,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性格都差不多,是个古怪的人,他身上有着每个普通人的世俗欲望,且他自己并不掩藏这种欲望,而是毫不隐藏地展示出来,显得有些“流氓”,但他又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身上有着其他人都没有的真实和赤诚。

这样的王二,绝不是什么“模范”人物,但相信读过这些作品的人,都不会觉得龌蹉、恶心,反而会对主人公颇有好感。这是因为,在王小波的笔下,王二早已经脱离了下半身的束缚和禁忌,他谈论性爱时,是光明正大的。

别看王小波长相有点“粗糙”,但他是个情感十分细腻的人,他对笔下的人物倾注了无限同情,而表达的方式就是,用不带批判的眼光去写。他小说里的人物,大多面临着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现实,但小波让王二和他的其他伙伴做出了自由的选择。

不只是小说,王小波丰沛的情感,在他写给李银河的书信中,体现得更加直接。

有人说,王二其实就是王小波自己,但这不太对,王小波在现实中是个极其老实、有点腼腆的人,他的杂文比他的小说更符合他本人的现实气质。

文革结束那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相遇。当时,李银河大学毕业,在《北京日报》当编辑,小有名气,而王小波刚从云南插队会来,灰溜溜地在厂里当工人。李银河无意间看到了王小波的处女作《绿毛水怪》,前去拜访,两人正式碰面。

在此后的交往中,王小波直截了当地问“你有男朋友吗?”李银河长这么大从未见过如此直接的人,但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她。此后,两人正式开始恋爱。

分隔两地,王小波思念李银河,隔三差五给她写信,总是用那个傻里傻气的开场白:你好哇,李银河。

你好哇,李银河。你走了以后我每天都感到很闷,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每天想念托波索的达辛尼亚。

你好哇李银河:今天还不见你出现。我脑子里出现了很多宿命论的狂想。

……

王小波长得确实不太好看,李银河也曾因为小波太丑提分手,但谁能拒绝得了小波一颗热烈真诚的心?

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算了。不胡扯。

我爱你爱得要命,真的。你一希望我什么我就要发狂。我是一个坏人吗?要不要我去改过自新?

他还曾给李银河写过一首诗: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两年后,两人结婚,婚事办得简朴而隐秘,以致于王小波的好友刘晓阳惊奇地问他结婚这事可当真?“小波咧开大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掏出几块糖塞给我。”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这些书信,在王小波离世多年后整理出版,取名为《爱你就像爱生命》,受到了如今许多文艺青年的追捧。

4

永远的王小波

不喜欢王小波的人骂他低俗,喜欢他的人却大多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对某位作家的喜爱之情常见,但喜爱到甘愿自贬却很少见。

王小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说他有趣、说他有才、说他特立独行,都不如说他像一位素未谋面的知己,一个非常安全的精神寄托。有趣有才的作者不少,但能让读者放下防备、甘愿把敞开心扉,和他们亲近的却不多,王小波就是一个。

只有一个放下了评判眼光的人,才会看见世界的丰富多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王小波拥有一双放下了一切评判的眼睛,他的注意力不在人情世故之上,而在更广阔的知识与乐趣上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王小波看待世界的方式受到了罗素思想的影响。王小波的主要作品,除了小说,就是杂文了。在杂文中,他常常提到哲学家罗素。

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而是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与王小波隔时空交谈,他不会告诉你哪些讨厌的东西:你应该怎样、哪些是高尚的,哪些是低俗的,他会将你的目光引向智慧与乐趣的深空,从这个宽广的视角来看,人生不再受限。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从故事的角度来看,《黄金时代》是本爱情小说,

读完这本书,大家都会忍不住想问几句:

王二爱不爱陈清扬?

为什么陈清扬被打了一巴掌就爱上了王二?

关注如沐,下期一起聊聊吧。

最后,搬来一首很好听的民谣分享给大家,

其中唱的,正是永远的王小波。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黄金时代》:聪明的头脑,丰沛的情感,永远的王小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