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是《情书》的加强版吗?

《你好,之华》是《情书》的加强版吗?

乍看之下是,其实不是。

两部影片的故事很像,都是由一个死去的人引发的一场“错认”开始,随后“被错认的人”成了书信往来的对象。并且在书信中,一段不为人知的青春故事徐徐展开。直到最后,剧中人在字里行间获得救赎。

《你好,之华》所谓的加强之处,是将《情书》中因同名或同貌牵扯出的三角关系,扩展成了跨时间和年龄的四条支线。分别是:现实中的老年线、中年线、少年线以及回忆中的青春线。四条线彼此交叉,形成支撑这部电影的力量。

看起来更复杂了,对不对?

可俯下身来细看就会发现,岩井俊二想要表达的主题并没有因为结构的复杂而得到升华。

他想说的从来都是同一件事:“青春多好啊!”

只不过《情书》是三十岁的他对尚未走远的青春的一次缅怀,而《你好,之华》是年过五十的他从一个看似成熟实则天真的视角,再次向青春致敬。

这种“天真”是好是坏,其实很难说。

因为很多时候,天真和幼稚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最初看《你好,之华》,看到岩井俊二的野心,我就不禁在想,如果同样的题材放在是枝裕和手里会是怎样的?

毫无疑问,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因为两位导演的底色截然不同。

是枝裕和的底色是“悲凉”。他认定这个世界有很多糟心和无奈,然后在一片狼藉中努力寻找一些珍贵的片段,来抚慰人世的无常。

而岩井俊二的底色是“温暖”。在他的眼中,世界始终是美好的。虽然偶尔会有遗憾,但那份遗憾最终会化作闪光的记忆,继续装点美好。

正是这种底层观念的不同,使得《你好,之华》不可能成为另一部是枝裕和,而只能是又一部岩井俊二。片中虽涉及家暴、自杀、遗孤、中年危机等诸多现实因素,明明随处可见锋利的坚冰,最终却被岩井俊二吹起的暖风一一溶解。

不得不说,这样的“溶解”显得太过轻率了,完全丢失了现实的重量。

影片中的之南,因遭受丈夫张超的家暴和抛弃,患上抑郁症,最终自杀。

这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之南的死和《情书》中树的死不同,它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一次间接的杀人。

她的“自杀”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应该像一道裂痕一样,会在一次次震荡中蔓延出更多的伤痕来。

可是,影片对之南的死却采取了一种搁置的态度。

睦睦面对母亲的死,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并不过分悲伤,也没有恨,而是沉默地接受。

晨晨看似通过一系列行为接纳了母亲的死。从最初的懵懂,到询问奶奶“人为什么会死?”再到把鸟放生,离家出走被寻回,深夜痛哭,第二天若无其事地吃早餐……且不说情节设计真的是电视剧级别的,就说这一系列情节虽然从动作上指向了“和解”,但背后的心理进程却是极其模糊的。

之华向来视姐姐之南为偶像,也一直活在其光环的阴影下。可是后来她却目睹了如此光鲜夺目的姐姐渡过了失败的人生,这一切对她应该有不小的冲击,可影片对此却只字未提。

至于姥爷和姥姥,则完全沦为了老年线中“白头偕老”的夫妻楷模存在,与奶奶夕阳红的恋情形成一种互文关系,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女儿的死做出任何反应。

……

原本是从之南的死才有了一切故事,可影片的情节却悄悄滑向了一边,转而去叙述一个浪漫的青春故事。这可不叫举重若轻,而是避重就轻。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两场重头戏。

一是尹川在破败的学校偶遇睦睦和飒然,并随她们回去祭拜之南。

睦睦拿出尹川写的信,并说出了在遭受家暴最艰难的时候,都是依靠读这些信撑过来的。

她还动情地说,一直期待写信的尹川来救他们,以及那句,“您要是我的爸爸就好了。”

影片不仅回避了死亡,还用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理回避了家暴导致的伤痕。

这些伤痕能简简单单靠几封信就抚平吗?

在岩井俊二营造的叙事节奏中看似可以,但在理性层面是没法蒙混过去的。

第二场戏是影片最后,之华、睦睦、飒然以及学生时代的之南,四个时空同步朗读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这封演讲稿也贯穿了影片始终,并最终成为了全片的落脚点。

其内容的本质是什么呢?

青春的好就在于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并希望借助那一句“每当人生遭遇磨难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这个地方”,将这种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推及到人生的各个阶段。以此来鼓励人们无论遭遇什么,未来都是有希望的。

这就不仅回避了死亡、家暴,更将人生的一切磨难都草草了之。

我无法认同这样的电影,但我能理解岩井俊二的创作心境。

我觉得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类型片,叫作“文艺青年片”。对,不是文艺片,而是文艺青年片。

他的电影都带有强烈的文艺青年特质,即一种将微小情绪不断放大的能力,以及对于残忍现实的审美式讲述。

将前者发挥到极致的是《烟花》《四月物语》《情书》,把青春的小情小爱当做一件天大的事来细细描摹。

将后者发挥到极致的是《梦旅人》,将残破的现实美化为一场奔向死亡的行为艺术。

《梦旅人》让人可以接受,在于影片的人物和故事本身就带有超现实色彩,讲了三个疯子迎接世界末日的旅程。于是这种极致的美化,就成了一种唯美的哀伤。

而《你好,之华》并不具备这样的超现实情境,相反,它是极为现实的。而在如此现实的框架内,一切童话式的讲述只能给人带来“幼稚”的观感。

看《你好,之华》,就像看55岁的岩井俊二向32岁的自己的一次招手。

它不是《情书》的加强版,而只是地点从日本神户移到了中国东北,剧中人也说起了普通话的又一封《情书》。

要说全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情节,倒是尹川和张超在小酒馆里的对话。

我甚至愿意把它看作是岩井俊二透过张超之口的一次自嘲。

酒桌上,张超对尹川说:

“你以为之南不跟我,跟着你就能幸福了?”

“你在书里说是我俩从你面前消失了。这事儿跟你有关系吗?这是我们俩的生活。”

“你对我讲的故事还满意吗?回去写成小说吧。可你记住了,这次的故事里没有你了。”

尹川就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而文艺青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泛情”。

在之南的遗像前,尹川落下泪来,后悔当时没能留下之南;在张超面前,尹川像个道德的审判官。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之南的人生选择,和尹川真的没有关系。

尹川的救世主心态,从始至终都只是他自斟自饮的意淫而已。

那么,张超说尹川的话,是否也是岩井俊二在反思自己的创作心境呢?

他在叙事上的避重就轻与他对于剧中人的轻率拯救,是否也是另一种泛情的结果?

不知道。

我只是觉得如果“自嘲”是他的题中之意,那么我对《你好,之华》的评价会更高一些。

有的导演始终在追求不同。如库布里克、雷德利·斯科特……

有的导演执着于同一主题的不断变奏。如肯·洛奇、是枝裕和……

而有的导演一生只钟爱一种电影。

我想岩井俊二就是这最后一类导演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好,之华》是《情书》的加强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