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混沌,提升工作效率,更快更准解决问题,你需要《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很多职场人士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理不清头绪,做不好报告,没有好的想法,问题总是接踵而来?这样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解决?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就能帮助我们厘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整理能做到解决工作问题?书中阐述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需要做的是提高工作的精准度,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答案就会在眼前。

这本书的作者优衣库艺术指导、日本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是日本广告届和设计届的风云人物,其作品特点是简单、创新并有震撼力。佐藤可士和的工作室特别简洁、整齐,所有物品清理到最低限度,这是情绪清理;数据、资料及时处理归档,只留必须资料,这是思维和条理整理。

听起来似乎很难?书中从空间整理术、信息整理术和思考整理术三个方面来阐述,既有原理,还有可操作易上手的方法,非常实用,对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工作精准度、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大有裨益,如果长期坚持,还可能带来工作、生活上的巨大改变,作者就是这套方法的实践者、受益者。

整理的本质是什么?

佐藤可士合认为整理最终的目的是整理自己的内心,回归问题的本质,“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什么对你最重要?”沿着线索,抵达解决问题的彼岸。整理就是把握本质,创造好结果。

比如作者本身的艺术指导工作本质并非是创造自己的作品,而是解决对方的问题,不是自我表现,而是整理思绪形成方案,是一种沟通设计。

为什么整理能帮助你解决问题,让工作更轻松?

如果能彻底整理自己的思考路径,你所执行的工作任务便不会混乱不清,能条理分明地传达给他人。而整理是达到这个目的不二途径。

作者要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传达给他人,引起兴趣。只有好好整理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才会让作品有生命力,让观者为之心动。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做不好手头上的工作,甚至感觉自己有心无力,大部分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做,做到什么程度。常常是接到任务就急于处理,导致会停留在表面,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

如何通过整理达到目的?

01 厘清整理顺序,按照步骤来

要确实掌握问题本质,找出解决之道,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 把握现况

这是一切的起步,就是收集信息,就现况进行梳理、分析。对于作者来说,梳理客户各自不同的问题,将信息可视化,通过讨论、分析来掌握状况。对于我们接到工作任务的职场人士来说,就是要收集与任务有关的所有信息,根据信息整理出问题点和关键点。

* 导入观点

了解状况后,就需要需要查明问题本质,这时就需要搞清楚信息的因果关系。把信息进行排序,舍弃多余的,排除模糊不清的,找出关联性,整理成有用的、有条理的整合性信息。因此必须以观点将信息进行连接、整合,才能找出本质,这是三个步骤中最难的。而这个过程中,就是找到“什么是最重要的”,还可能挖掘出潜藏的信息本质。整理+排序成为工作习惯的话,就能提升工作精细度。

* 确定目标

这其实就是找到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问题的本质浮现出来,亟待解决的任务的方向就清楚了,也意味着任务完成了一半,因为只要厘清问题,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解决了,办法总比问题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也就意味着目标明确了,围绕目标行动事半功倍。

02 分阶段进行

正因为信息不可见,所以很多时候觉得很难进行整理,而本书从这三个阶段引导读者将整理变得简单易行,三阶段道理相同,但难易程度各有不同,其中,最难、最关键的是思考整理术。

* 空间整理

顾名思义,就是清理可见空间,从自身所处的环境开始,对物品进行分类、排序,搞清楚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定期更新,固定位置,统一规格&分类。这其实在很多关于断舍离的书中有详尽的说明,本书强调的是重点是进行优先排序,舍弃不需要,保留必需品。想想看,如果你的办公桌只有完成工作的必需品,按照使用的顺序进行排序,这样干扰自然就减少了,更加专注于工作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断舍离”中的舍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手段,达到“为什么整理”的目的,舍弃的勇气,来自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

* 信息整理

对信息进行客观检视,而不是主观臆断,通过信息的关联导入不同的观点,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也是得出新观点,激发创造力的途径。简单来说,是基于事物的本来面貌,找到要实现的目标。

* 思考整理

这是本书的重点,其目的是将思想信息化,清晰化,使得信息交换更顺畅。

首先,将思想转化成语言。

有时候,同样的事情,有人跟你讲,你一听就明白,有人给你讲你就是不懂,同样的道理,你说同样的事情,有的人懂,有的人就听不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讲清楚了,以为自己内心清楚这事情就应该这么办,领导是这样想的,但表面上又不是这样,这是直觉,也是潜意识。我们经常揣测对方的想法,要想确认,就要把对方的想法述诸语言,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意识化”。

然而,思想看不见,我们对自己都不是了解的清晰、全面,更何况是其他的人呢。这时候,我们需要将抽象的思考转化成具体的信息,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当直觉来临,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的时候,多问问自己,这么说和做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对于我来说,这件事是必要的吗?是重要的吗?也许这也很难,不妨先用关键词来回答,渐渐可以罗列更多的信息。更有效的是可以先从整理他人的言论开始练习。

然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把对方所想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大胆的确认你的猜想,因为即便错了,对方也会反驳。但提问不是为了挑衅和说服对方,而是了解对方真正所想,为了解决问题,让工作开展得更顺利。

这在接到领导要求时,尤为需要,因为你要搞清楚接下来你该做什么,跟领导确认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会让你减少很多无用功。“是这个意思吗?”“这样理解对吗?”不论是问对方,抑或问自己,要表达的重点就清晰了,这样,我们也可以把关键问题点找到了。

最后,以己度人,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问题来考虑,很多人会觉得工作就是工作,很多都是同事、上司、甚至公司要解决的问题。只要你接到工作,你就是工序中的一环,你需要站在下一个工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假如是其他人做我的上一个工序,我希望他怎样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调查表格,有几个部门都需要填写,而你是最后那个收集整理的人,你希望他们做到什么呢?如果他们在填写资料的时候,注重正确性、考虑到表格的整齐,到最后,你的工作是否变得轻松简单了呢?

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工作效率、精确度才会提升。而你也会在这样的思维习惯、工作习惯中逐步精进。

通过厘清空间、信息、思考的状态,告别混沌、混乱,让你的工作更轻松,解决问题更容易,也让你的思路更清晰、提升沟通能力,让你的工作、生活更自如,这就是超级整理术。

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人生,其实都是遵循这个原则,从看得见的物品开始,到半清晰的信息,再到内心深处可能还没有企及的潜意识,这是一个从表面到本质的过程,将这一切清晰化,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在内心,而梳理内心,需要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就像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说人生就是修炼内心的过程,工作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混沌,提升工作效率,更快更准解决问题,你需要《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