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怒而挠之。
杜牧注解说:“大将刚戾者,可激之令怒,则逞志快意,不顾本谋也。”
对刚烈易怒的敌将,激怒他,给他施以冲动的魔法,他为解一时之恨,逞志快意,就会不顾本谋,本来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顾了,一定要马上解恨。结果恨意未解,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这种诡计,主要是针对性格刚烈的敌将。《尉缭子》说:“宽不可激而怒。”那性格宽厚者,他本来就不容易冲动,你没法激怒他,引他上钩。
典型战例,是楚汉相争时汉兵击曹咎的“泗水之战”。
项羽在成皋(gāo)与刘邦对峙,谁也拿不下谁。刘邦就打了项羽一个后腰,派遣卢绾(wǎn)、刘贾率领两万多人渡过白马津,协助建成侯彭越袭击楚军的后方梁地,攻下十多座城池,切断楚军的补给线。
项羽被迫亲自率领军队,分兵去攻彭越,委任曹咎守成皋,临行前仔细叮嘱:“谨守成皋,则汉军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
项羽走后,曹咎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刘邦就施了“怒而挠之”之计,在成皋城边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日在台上骂喊羞辱楚军,一连骂了五六天,楚军受不了了,曹咎也沉不住气了,忘了他在这儿的“本谋”是干什么的,要出城教训教训这帮混蛋!曹咎率军出战,渡泗水,渡到一半时,汉军来了个标准战术,半渡而击,楚军大败,成皋失陷,战局平衡被打破。
曹咎自知将命丧于此,又愧见项羽,于是在河边自刎而死。
“怒而挠之”之计,诸葛亮对司马懿也使过,不过没成功。
由于关羽丢了荆州,蜀汉只能从北线汉中的丛山峻岭出发去伐曹魏,他的问题是粮食运不上去,为什么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每次都半途而废,核心原因是没粮。每次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过了一个月还没打赢,就得撤兵,否则回去路上吃的粮食都不够。所以诸葛亮必须速战,最好是野战。曹魏也知道了规律,熬你一个月,就把你饿回去了,我不战则必胜,战则不一定,所以不出战,已成为曹魏君臣上下高度一致的策略。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双方在五丈原对峙,司马懿照例高挂免战牌。诸葛亮百般挑战不得,也施了“怒而挠之”之计,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衣服侮辱他。司马懿根本不上当,还是不出战。结果诸葛亮心力交瘁,病逝军中,蜀汉的北伐事业就结束了。
司马懿这是很强的“本谋意识”,始终不忘自己的根本目的、基本策略。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所以佛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谋和初心,是我们每天、每事,要对照检核的,要拒绝冲动,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
(刘澔觉:本谋始终围绕最终目的,这一点呢有个方法,你把你这个目标写下来,挂在你的卧室里。每天睁眼闭眼都是它,训练自己不要忘记。每天睡之前默念起床也默念,总之无时不刻的重复自己去记忆,去复习通往本谋的路径。
人性本贪婪,还趋利避害,你怎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能守住你的一亩三分地呢?不停的训练自己,不停的强化目标意识,不停的学习,修炼自己。这点没有谁是天生的,只是在后天的成长中,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学习的,模仿的不同,造成的眼界不同,认知不同。
犯错了也没关系,把犯的错误也挂在卧室,看着它,面对它,改正它。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最后说一点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我的理解,打仗的本质就是打粮食,司马懿早就看破了这点,诸葛亮每次拿的粮食再多都是有限的,司马懿只要不打一定稳赢,诸葛亮每次打仗,拿那么多粮食都是对国力的消耗。
六出祁山这成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诸葛亮不可能不能明白,要不就是有诸多无奈,要不就是为了实现诺言。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义薄云天啊,也是我们现在最缺少的品质,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这一切依然注定,从桃园三结义就注定了。
回到现实,要明白战略变化的形势,做出正确的长久的战略选择,战略投入。把时间花在正确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