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物尽其用和断舍离

图片出自《物尽其用》

    偶然发现一本书《物尽其用》,书里介绍了摆满老物件的艺术展。看到里面的图片很多物件那么熟悉,因为父亲就是一个想“物尽其用”的人,在大多数人眼里早该扔掉的东西他都会保管起来,虽然在我看来绝大部分还是用不到。但有时有些东西还真会派上用途。然后父亲的脸上就流露出“你看,这东西有用吧,买都买不到”的表情。

      我小的时候也喜欢搜集一些漂亮的信纸书签一类,甚至还跟风集了一些邮票(因为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集邮似乎是我能想到最不需要技能的爱好了)。父亲过世后,我回到老家收拾物品,儿时的本子小东西还有很多保留着,这是在搬了两次家之后还留下的。然后竟第一次发现父亲原来是那么舍不得扔掉东西。在整理遗物时,我似乎感受到父亲从大学到退休前的所有印记,每一件物品都代表了他的这一生。大学所有的课本,笔记本和日记本,甚至父亲大学时的成绩单,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大学时的物品。我似乎穿越到了40年前,父亲最爱的大学时光,在图书馆里,父亲戴着眼镜在这个布封皮的胶装日记本上用蓝色钢笔书写着“青春之歌”。我看到了父亲参加工作后记的工作日志,字迹与学生时代比越来越潦草,似乎能感觉到工作上的压力与不如意。就连曾经的粮票、图书证、铅笔之类的小物件也都在,让人恍惚觉得像是平行宇宙的存在。我把父亲的遗物,主要是书籍一共打包了30多大纸箱,我知道这些物品尤其书籍是父亲想留给我的。但也有一些物品我无法在留住,必须舍弃。比如这些磁盘,我都几乎忘记了我上大学时还要用到磁盘交“入党申请书”。

我无法再打开看里面的文件,因为已经找不到能插磁盘的电脑了。

还比如,可以看成科技史缩影的手机,更新的太快了。曾经的摩托罗拉如果算上通货膨胀也能买现在的高配置的苹果手机了。


不仅仅手机被淘汰了,连曾经的有些品牌都不见了。

        父亲使用物品都是很仔细,用了很多年还是很新,真是做到了物尽其用。也许那个年代经历物质匮乏,珍惜每一个物件,哪怕是一颗小小的纽扣(我的确也找到了几十年前的扣子,女儿的一个马甲上的摁扣就是父亲用了一对80年代产的缝上的)。到了现在,消费主义盛行,物品种类丰富到眼花缭乱,我也曾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买买买,换换换。但到了一定年龄发现,物品的多只会带来心理的沉重,新物品只在得到那一刻带来短暂的喜悦,之后就束之高阁,甚至不了了之。

         房间整理术、断舍离也随之风靡,把用不上的物品转卖转让也算是一种物尽其用,把衣服精简只留简单质地好的,孩子长大后幼时的玩具可以捐赠,不再看的书籍可以上门回收。购买非必需物品时给自己一段冷静期,过了冷静期还是想买再买。这是我2022年的断舍离计划。

         虽然我不会像父亲那样攒很多东西,但我要学会像父亲那样好好利用好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最重要的是及时排解负面的情绪,这些堆积久了就是疾病。不是可以轻易断舍离掉的东西。而是要日日清理,日日放下。

         物尽其用还是断舍离,都是一种理想主义,大部分还是在这中间地带徘徊。

         我追求的是断舍离后的物尽其用。毕竟能留下的总是最需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No.2 物尽其用和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