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道与术:唐朝投资体系

看透道与术:唐朝投资体系

@木易君

前言

几日前,宿舍酣睡中醒来,看到老唐发了一篇新的推文,《实战细节分析:老唐为什么不卖茅台换分众》,赶忙点击,滑动起来。

文章有点长,内容倒是熟悉。但看完之后,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有点喜悦,有点刺激,但又说不上是所谓的打通任督二脉的顿悟,只是隐隐觉得有一些东西似乎懂了。于是,就产生了写篇读书笔记的冲动。

说实话,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我至今都没有看完,第三部分一直没看,原因倒不是懒,只是想着把它当做一次作业,自己先做一遍,然后与老唐对照,寻找差距。据我上次涪陵榨菜的经验老看,效果不错。

事实上,书的前两部分是核心,第三部分可看做是习题,不看第三部分并不会影响对老唐投资体系的理解。

下面结合个人体会,正式进入笔记部分。

1

何为财富?

这可能就是那种,平时丝毫不会注意,但一想起来绝对发懵的问题。

我可以断言,绝大多数人没有思考过这个概念,也包括我自己。直到我决定练习写作,并把自己的公众号名字定为「白牙财富札记」的时候,我依然没有考虑清楚这个问题。

想来很简单,大多数人都默认地把钱当成了财富。甚至,仅仅把钱当钱,一个可以消费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可以产生现金流的工具。

没错,钱或者现金,是一种财富,但绝对是一种很差的财富形式。根据书中的统计数据:

过去30年,中国货币总量从1987年的6517亿元扩张到2017年的1676800亿元,货币的购买力大大缩水。

简单计算一下,货币扩张了200多倍。当然,我们也可以查询中国央行、世界银行等网站的统计数据,结论依然如此。

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都是如此。鉴于经济的发展,国家货币的发行,这是持有现金必然的结局。和现金类似的财富形式,有债券、存款等,长期收益率都不高。

那有没有其他财富形式,做到保值增值呢?

答案是有的。根据《投资收益百年史》的数据,无论是哪个国家,处于哪个时间段,长期看股票的收益都完胜其他的财富形式。

到这里,我们不妨将各种财富形式,抽象为一条条曲线,但每条曲线的增长率差距很大。大概就是下面的样子。

进一步,当我们遇到各种资产,我们都可以抽象出一条曲线。在头脑中比对,选择增长率更快的资产。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金融思维,按照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我们多了一个看世界的思维模型。

2

如何获取财富?

理解了何为财富?如何获取财富自然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寻找增长速度最快的资产,也就是股票。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将其他财富形式,换成股票这种财富形式。

我想这大概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认知升级。因为从小到大,别人都告诉我们要赚钱,但并没有告诉我们钱究竟是什么,我们以为钱就是财富本身。

现在我们知道,钱的确是财富,但绝对是最差的财富形式。钱应该作为一个中转,而不应该是是财富的最终储藏形态。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转换的问题。

在转换之前,我们有必要问一句:凭什么股票是财富的最佳储藏形式?

光有数据显然是无法说服我们的,毕竟数据只证明过去,无法完全说明将来。股票会不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段不行了呢?

从目前看是不会。股票,作为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占有公司的收益。而公司是当前效率最高的组织。

关于这个问题,科斯有详尽的论述。简言之,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公司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其效率要远远超过个人和其他组织。

财富是由个人、公司和其他组织创造的,而公司是效率最高的。所以,作为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当然也应当享受高收益。

实际上,股票是上市公司一部分。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要高于不上市公司。如果此时再加入一些指标,如ROE,筛选出来的公司更是要大幅高于普通的公司。

老唐在书房提到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公司的长期收益率水平,会向着ROE收敛。所以,结合ROE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进一步,老唐的三大问:

公司利润是否为真?

利润是否可以持续?

公司维持利润是否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是估值前提,也是筛选公司的标准。

到此,我们不仅知道要将现金换成股票,同时又知道将普通股票换成优质的股票。通过一步步筛选,长期必然能够获得超过经济增速的收益率。换句话说,我们的财富增长水平要远超过社会平均水平。

我想这部分内容是能够做到坚定持有股票的根本依据。

说实话,早在以前,我就知道股票,也知道股票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但同时我也知道大部分人是亏损的。我会是赚钱那部分,还是亏钱那部分?心理没底,所以对股票一直半信半疑。

直到在唐书房看到老唐简洁易懂的论述,我才明白股票背后真实含义。我知道,股票背后的逻辑没有问题,主要问题源自操作方法。

恰好,老唐提供了买入方法。哈哈,不得不说,老唐提供的是全套服务。

3

买入的逻辑

前两个部分解决了选什么的问题,或者说解决了「性价比」中「性」的问题。

虽然我们说,长期而言,股票的收益率会向着ROE收敛,但一来长期的事情不好说,谁知道ROE会不会变;二来,要给自己容错空间;再者,好的东西太贵也就没了增值空间。

此时,就需要考虑价格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估值。

到底如何估值呢?或者说,什么样的股票可以估值?

这背后又是一套理论,贡献者是欧文·费雪。一句话,资产的价格等于预期现金流的折现和。

这句话里面包含两个内容,一是预期现金流,二是折现率。说实话,两个部分都不好算,但确是唯一在逻辑上说的通的理论。

这就是所谓的绝对估值法,也是老唐唯一认可的方法。

由于实在不太好算,老唐对其进行了简化。也不要太惊讶,你可能也看出来了,老唐的优势就是复杂问题通俗简单化。

不过,也实在是太简化了。就一句话:三年后以15-25倍市盈率卖出能够赚100%的位置就可以买入,高杠杆企业打七折。

但是,前提很重要,就是老唐的三大问:

公司利润是否为真?

利润是否可以持续?

公司维持利润是否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过了三大问,估算出公司未来第三年的利润,乘以市盈率,得出公司市值,然后乘以0.5,即可得买入位置。可以说非常简单易懂。

这里有几个疑问。

1、为什么是三年?

根据经验,公司的估值水平一般而言在3-5年的时间形成一个起落,时间太短,可能无法回归合理位置;时间太长,预测难度太大。

2、为什么是15-25倍市盈率?

根据无风险利率水平,其倒数基本位于15-25。背后的原理是资金使用成本,如果公司市盈率太高,以至于其收益率水平低于无风险利率,此时正确的做法就是换成债券。

结合每个人资金成本不同,如果你个人有投资渠道,可以无风险的获得年化8%的收益率,那么市盈率就要变成12.5倍。

另外,15-25倍市盈率的乘数是自由现金而不是利润。三大问的前提中,利润为真只是一个前提,如果利润并不是100%的自由现金,就需要打个折扣。

比如尽管当前无风险利率为4%,但如果利润不是100%的现金,就不能给到25倍市盈率。

至于老唐给出茅台和腾讯30倍市盈率这就要结合个人对公司的理解了,包含护城河与业绩增速,但不限于此。

3、利润持续为什么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如果公司赚的钱为了维持利润都花了,显然就不会分给你了,股票也就没了价值。现实中,很多公司虽然也没有怎么分红,是因为公司扩大再生产了,鉴于公司利用资金的效率较高,不给咱们,也就忍了。

然而,这里藏着两个问题:一是公司不扩大再生产,手里拿着大量现金不分红也不知道干啥;二是有的公司乱开展业务,美其名曰多元化经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需要注意的。

4、为什么要赚100%?

其实,赚50%已经很好了。100%就是留有安全边际,为自己的错误以及其他不确定留出空间。

5、什么叫利润可以持续?

这个问题据我所知,老唐没有明说。我的理解是,既然三年后卖出,站在三年后的视角来看,公司的利润至少还可以持续3年,所以我个人定为10年后来看,公司的利润依然可以持续。

至于其他内容,如果不理解,请把书买来,读原文。我相信,老唐的清晰的论述会让你深深折服。

4

买多少的问题

解决了买什么,怎么买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买多少的问题了。

买多少的问题,背后是不确定性,也就是所谓的风险。

前面提到,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最高。一定要注意隐含的条件。第一是长期,我的理解是至少要5年起步;第二就是分散化,投资大规模股票,更具体些就是指数基金。

可以看出,规避风险最重要就是长期与分散化。

首先是长期,长期并不是说持股必须持有很多年,而是说你的资金必须是长期资金,不能因为一些事情被迫撤出,另外就是以长期的视角来看待股票投资。

接着就是分散化。我们无法像指数基金那样分散,一是不能,对于个人来说很难;二是没有必要,否则直接买指数基金即可;三是,为了获得更高收益率也不能太分散。

每个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无法理解那么多企业,为了获得超过指数基金的收益,就只能集中于自己能够理解的企业。

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凭什么是你?

因为超额收益不仅意味着获得国家经济的增长,更意味着你必须拿到市场的馈赠。

我想到的唯一可靠的理由就是,你对一家企业的了解,比大部分人要深。为了达到这标准,在大家智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了解一家公司。而更多的时间,就决定了你必须集中。

这也算是能力圈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吧。

最终,集中度只取决于一个因素,即确定性。理论上,如果能100%确定,你可以仅仅持有一只股票,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做到。

具体原因,一是,是人就会犯错,这是必然的。所以,必须为错误留出空间。第二个原因更为根本,未来是不可知的。这不仅在于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即概率),更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会发生。

为此,必须分散持股,以避免本金巨大的损失。

5

卖出的逻辑

虽然股票是长期受益最高的品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持有到老。因为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为此,就必须解决卖的问题。

在开头的时候提到,我们可以把每种资产想象成一条增长曲线,只是每条曲线的倾斜度不同。

曲线,实际上可以看成在时间维度上,资产估值点的连线。我们自己给资产估值,同时市场也会给资产估值。

当市场的估值远大于我的估值,大到我即使把股票换成无风险债券,也能获得超过继续持股的收益时,就应当卖掉股票,换成债券。

当然,这里的债券也不是固定的,取决于你的资金成本。如果你可以无风险地获得8%的年化收益率,其实不必等到无风险债券的水平(大概是4%)。在你估值体系里,只要股票的未来收益率低于8%,即可抛出。

以上描述比较复杂。再一次,老唐又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指标。即大于3年后的估值的150%,或者超过50倍市盈率,即可卖出。

需要注意的是,老唐采用的基准是无风险利率水平。

实际上,老唐个人是不愿意换仓的。毕竟财富的有效形式是股票,另外也在于换仓的成本。

所有,老唐告诫说,没有明显的便宜可占,就继续持有股票。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透道与术:唐朝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