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教育部长“给年轻父母的大红包“砸个正着

看完宁南山的文章《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内心深处又波涛汹涌起来,当然,这海面上从未平静过。

近年来,学业负担“校内减、校外增”,已成为困扰孩子和家长们的生活难题。貌似真正的学习从放学后才刚刚开始,荒诞至极。超前超纲的课外培训不仅让孩子们不堪其累,也给许多家长带来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多重负担。



这事得从记者问教育部长开始:“小学放学越来越早,有的小学甚至下午三点半就放学,这个时间对家长接送孩子是一大难题,请问家长们的困扰如何解决?”

部长答到:三点半之前孩子的责任是学校的,三点半之后的孩子是在家,这个责任是家长的......最后总结说:年轻的父母们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给他们的大红包。

我还算是一位年轻的父母,真的不觉得这是大红包,反而更像是天上掉下来个大砖头,硬生生地砸在额头,鼓起了个大红包。因为这样的回答,体现了教育部的总体思路仍然是“减负”,减负本身无可厚非,但若断章取义去分析这位部长的话,确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成份在里边。

那些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给他们大红包”的年轻父母,八成是工作生活太舒适和空闲了,要知道“热锅上蚂蚁”的大多数还在没日没夜地奋斗着,不过是维持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徒步在回家的路上,皮囊顶端的圆球时常泛起一段光辉岁月,为的是吹散一天下来内心的阴霾,为明天的转瞬到来做好力揽狂澜的铺垫。不然呢?没有不然,不然生活没有继续,更不会有美好。

“如果入校为师,早以成为一名牛叉的校长了!”

“不太可能,性格致使。还是做一名普通的教师自在。”

“不对,若是性格使然,绝对不会是个普通教师,一定是一个累残之后吐血身亡的教师。”

“哦,天那,很庆幸自己没有当教师。”

“哦,不,应该当一名了不起的教师。”

没有从事教育,却一直关注着。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确实一直在减负,总的来说,减负的初衷一定是好的。故此,不赞成部分宁南山老师所言的对“特训生”和“高难题生”的提拔。获得12次冠军的国奥赛又如何呢?还不是培养不出一个世界优秀的数学家。还是非常赞成俞敏洪老师的说法:不要逼6岁的孩子拿15岁的成绩!(见文——终于有人“扇“了某些教育培训一个大耳光)

“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有5%,10%的出类拔萃者,把他们培养成才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普通人,不选拨出来就是白白浪费了天赋......”这种话看似是那么回事,可实在不敢恭维。

首先,不可忽视任何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此时是普通人,彼时是不一定的,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我不觉得一个工程师的贡献就大过通下水道的,对社会的贡献无论大小,参与就好。

其次,俞敏洪这位大咖不但是留级考入北大的,而且直到毕业还成绩平平,但是我们现在看一看,他的班长在给他打工,北大的那些5%和10%又都在干什么呢?

“小学+中学的12年中,课外辅导费已经超过了学费和生活费成为第一大支出”是实情。举国上下的家长心都在滴血,不滴血人的钱一定是大风吹来的。素质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即使是由来已久。

“学生太累,累了半天还创新能力不行,动手能力不行,自理能力不行,高分低能,情商低......”宁南山的这几番话说得确是深刻,透彻。

可话说回来,教育减负要看怎么减负,不能一棒子把减负打死,更不能把减掉的“负”让家长背,把教育的责任从学校推给家庭是荒唐的。学校要传授知识,家庭能做的也就是育人的补充。相信教育部门不是以推脱为初衷,他们也许是想让孩子更多的接触家长,也许是想让孩子得到匆忙社会里更多的家庭温暖。但实际上早放学的孩子更多的是接触了“残次教育”的托管,家长还得掏腰包。



虽然两会召开之前,教育部发文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和“强化应试”,禁止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但实际上这不就是说说而已么,怎么落实?平头小老百姓的智商再低也明白“推皮球”,更明白一些老师的玩忽职守,不课外补学怎么能行啊?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肤浅的认为这是国家对学校落实教育的不肯定,也确实难以肯定,对自己的应试教育也感到了迷惑不解,难道不是吗?灰色的认为这是教育管理者们下的黑手,不收取上学的学费是缓兵之计,暗度陈仓是真,试问幼儿园收费如何?各式各样的培训中心收费如何?这些审批手续上不都是教育管理者的大印吗?

对于这个“大红包“,素质低劣的教师自然拍手叫好,还有不需要工作的父母,优秀的教师永远会觉得给学生的时间不够用,以及忙于生计的父母。这样的减负,无形中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其他负担,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尚且难分。但有一点我们家长是清楚的——成为又一轮不确定的教育整改试验品,就特么像吃转基因一样,慌慌张张的四下张望,战战兢兢的心有不甘,插不上嘴。

“早放学”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难题,尤其处在社会底层的大多数,生存的劳碌已经使其筋疲力尽,还要再掏一部分钱送孩子去托管。要不怎么办?有几个人可以三点半下班!

要知道教育机构已成为我国继金融行业之后的第二大消费产业。试问:这样收钱不累吗?心不疼吗?所以,我们都有这样的心理:相对于期望孩子成功,更希望自己成功,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减负,你该减的是“超纲”,不应该是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把一个家庭的重担完全归咎于教育之上,但教育确实造成了一个家庭的重担。



小学生的课程面越来越广,不得不说这些教育改革后的硕果令人欣慰,可是对我而言,让我对孩子在校的学习进行巩固辅导,毫不惭愧的讲:基本上到了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的阶段。

教育减负在小学生的身上基本得到了实现,但也仅仅是时间上的减负,并没有学业上的减负。教育减负在学生家长身上也基本上得到了证实,钱不够花,时间不够用。

当然,教育不减负,一些家长仍然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机构培训,在培养孩子面前各个义不容辞。可那是每个家庭根据家庭环境做出的抉择,时间上的减负是让家长没的选择的。为此,人们总是玩了命地拼,又总是无可奈何的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在教育面前,低着头会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昂起头又无法看清脚下的路,也只有平视才能延续生活。

家长只是希望教育是健康的,而不是唯利是图的,不希望孩子只会应付考试,成长为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更希望孩子的未来能很好的驾驭生活,而不是像我们这样面对孩子的教育苦不堪言。期望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要上来。


这时间上的减负,是对社会底层家庭最大的不公,底层孩子的父母其见识、眼界、能力是和中产、富人们存在巨大差距的。如果根源不是教育资源的垄断,还不至于将底层家庭置于死地,若是教育资源的垄断,那么底层人们是否可以称之为“新时期的奴隶”?

不管怎样,我们都相信社会的公平,虽然不是绝对的公平。在抱怨社会大环境和我们的理想环境不一致的同时,只能暂时的去适应。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如同你我一样,对教育充满恐惧与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教育部长“给年轻父母的大红包“砸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