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55】心理学札记-正念之跳出反刍思维

“你以为在自我检讨,但其实一直自我批斗”

今天午睡时候听了一集公司正念协会组织的正念共习音频回放。这一集的主题是“学会跳出反刍思维”。

反刍思维也一直是我的困扰之一,带领老师关于“反刍和反思”的区别,总结的几点特别好,分享一下。

1.反刍思维只关注到事情的负面部分,但自我反思是复盘整个事情,了解事情的全貌

2.反刍思维是以过去为主导的,事情发生了,如“当初为什么这样子”“要是当初我怎样就好了”,但是自我反思更多想下次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它面向的是未来

3.反刍思维是下意识的,自己控制不了的,会突然出现在脑海中,但反思是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去做的

4.最重要的一点:自我反思更多是帮助自己更加认清自己做出一些积极改变,但是反刍思维,它带来的是一些情绪的低落和更多的自我评判

以上是带领老师的分享,听了之后就是眼前一亮的感觉,一下子就厘清了几个区别点,下次再“反刍”的时候就“正念”地察觉一下,从反刍中跳出来,把反刍变成反思,继而更多积极认知和积极行动。

想来自己受到情绪困扰也是快10年了,毕业前前后后有那么几年,真得不知道怎么过来的,每天脑袋里像装了个小马达,根本停不下来。“想的多”,并且真的会很有迷惑性,因为脑子思维活跃,有时候仿佛自己好像“很能思考”一样,并且真的是“停不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靠自己根本无法分清正常思考和焦虑情绪下来来回回瞎寻思的区别,总之就是完全封闭在自己的情绪小世界里,无法动弹,也无法跳脱。那时候发展出的行为是每天在word文档里写写写,就写今天自己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然后开始自恋式的自我剖析,因为没有参照物,所有的一切都是极其主观的,一个人的时候无法跳脱出自己的主观。记得那时候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想得多”、压抑,可能是有点“毛病”,然后像很多人一样,去网上搜“症状”,那时候搜到一个名词“穷思竭虑强迫症”,就用网上的描述跟自己的“症状”一条一条的去对,结果一看,“哇!大多数好像都对上了!原来自己是穷思竭虑强迫症...”,当时还自以为自己挺厉害呢,“能给自己下诊断了”,直到了前几年学习了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又一次遇到这个症状名词,才突然想起来之前自己给自己安上那个“毛病”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不严谨,因为自己给自己的“诊断过程”本身就是扭曲的、错误的,因为自己的核心行为特征并不是穷思竭虑的特征症状,并不是表面上“思绪停不下来”像是“穷思竭虑”,就可以给自己安这个标签了”--但是,当时不但没有专业人士帮助检查自己“诊断”的过程合不合理,而且往往越是焦虑、能量低的时候还越容易“自恋”“顽固”,呵呵,就觉得“肯定就是,十拿九稳,没跑了...”。穷思竭虑强迫症本身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神经症的程度,而自己那时候准确的“诊断”大体应该是广泛性焦虑、情绪障碍一类的。自己给自己乱贴标签、乱下“诊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越“反刍”越严重,以致于最后到崩溃的边缘,走过了这么多年艰难的弯路,直到今天。

如果找一个反刍思维的典型,可以想想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了,太形象了。

反思提倡,反刍不行。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正念就挺有帮助的。

依旧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155】心理学札记-正念之跳出反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