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情,是灵魂相遇

《简爱》,由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勃朗特出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此书是一部具有自传体色彩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真正的爱情。


1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双亲,寄养在舅舅家。舅父去世后,她一直遭受舅母一家的歧视和虐待。十岁因对抗而被送进沃尔德孤儿院。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冷酷。简爱在这儿接受了六年教育,担任了两年教师。她在小报上登广告求职,来到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

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比简爱大二十岁,性格时好时坏,常常找简爱交谈。简爱悄悄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但深知地位、出身、经济的鸿沟。在家宴中,男主人公对一位漂亮小姐大献殷勤,以此试探简爱的感情。简爱忍受着客人的侮辱,离开客厅。罗切斯特不由自主爱上了温柔、思想独立、遇事冷静的简爱。

简爱答应了罗切斯特的求婚。婚礼上,有陌生人指证:罗切斯特已婚,他庄园的密室里关着的疯女人就是他合法的妻子。法律阻碍了他与简爱的爱情,俩人深陷痛苦的泥淖。简爱拒绝做他的情妇,在凄风冷雨的夜里不辞而别。她沿路乞讨,被牧师约翰收留。不久,简爱得到了叔叔留下的一笔遗产,发现约翰就是她的表兄。简爱认为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也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将遗产平分给野趣园的表亲了。

约翰是一个狂热的教徒,执意要去印度当传教士,并向简爱求婚。简爱拒绝,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古宅被火烧成了废墟。简爱最终在森林的木屋子里找到了罗切斯特……


2

《简爱》这部作品,虽创作于1847年,而性格坚强、朴实、刚柔相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主人公,却具有新时代女性的特征。

与罗切斯特相爱,简爱坚持只要自己作为家庭教师该有的这份收入。她反对罗切斯特奢华的婚礼,也拒绝他用华丽的珠宝、服饰将自己打扮得像个小丑。即算是婚礼遭到法律阻碍,她被迫痛苦离开庄园,明知前途渺茫,也不曾多带走一分一厘。一路颠沛流离,甚至乞讨,简爱时刻保留着自己的尊严。被圣约翰收留,她恢复元气之后,接受在乡村小学当教师的工作,靠着劳动养活自己。

简爱的情感纠葛,发生在她十九岁前后。年轻的她,完全明白内心的需要。

她深爱着罗切斯特,并深知:“离开罗切斯特,再没有人像他那般爱我,具有美貌、青春、风姿的人享受柔情蜜意,我再也享受不到,再没有人认为我具有这些魅力。他爱我,以我为荣。”然而,她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明明在一起都是满心欢喜,离开的每一刻都是惦念,她仍用人类最高级的情感——理智——束缚住了满腔的激情。

差点冻死在沼泽地,饿死在野趣园门口的她,约翰成了她的救命恩人。她喜欢这一家温馨的家庭氛围,与约翰的妹妹有着共同的志趣、爱好。在多次给桑菲尔德庄园写信无果的情况下,面对年轻、英俊、有毅力、有着伟大理想的约翰的求婚,一向服从的简爱坚决拒绝了。她说:“大自然用特殊的材料,雕刻出她的英雄,有基督教的,有其他教的,有立法者,有政治家,有征服她的人。这些人可谓中流砥柱,但摆在家庭的火炉边,这些柱子却放得不是地方,成为累赘。”约翰是狂热的教徒,看中了简爱冷静、智慧、具有牺牲精神等作为“传教士妻子”的特质。简爱清楚约翰不适合她——他让她感到压抑,也明白他不会将妻子当作妻子疼爱。

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简爱宁愿孤独,也不将就。她理性,也充分了解自己。


3

简爱与罗切斯特,诠释了完美的爱情是尊严与爱的结合,是灵魂的相遇。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不是一张脸遇到另一张脸,而是一个灵魂遇见另一个灵魂。爱情是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个主题,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也使这部作品产生了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4

全书情节曲折,却又合情合理。

结构上,采用《神曲》式的艺术构架:简爱孤独的童年,孤儿院的苦难犹如地狱,婚礼受到法律的阻碍,乞讨差点饿死,对约翰只能服从的压抑犹如炼狱;而罗切斯特失败的婚姻,频频被背叛的感情经历是地狱,婚礼受阻、他出于道义从火中救妻子自己致残,简爱离开他,是炼狱。经过净化,两人再度重逢,达到大彻大悟的理想境界。一切曲折的经历,是故事发展的必要。庄园主只有经历往事,才会发自内心欣赏其貌不扬的小小女家庭教师的朴实、纯真、善良;简爱只因有着孤独无依的生活遭遇、强烈的自尊心,与约翰在一起压抑的体验,才会对罗切斯特产生执着而强烈的爱恋。

正是:万事皆有因,一切皆为果。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价值观的选择,尤其适合未婚女性一读。全书虽然结局过于完美,而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心理描写精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有诗画一般的美感;运用噩梦、幻觉、预感等营造气氛,构筑寓言式的环境;关于时间的表述,丰富而转承自然。这次重读作品,收获颇多。难怪英国作家萨克雷评价说:《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爱情,是灵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