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印度的前世今生--索尼娅的启示
1.9.1泰戈尔漫游中国记---岁寒三友图
周六上午,当八角突然出现在小武的出租房内的时候,小武正津津有味地捧着一本《泰戈尔漫游中国记》读着,还不时摇头晃脑,看起来非常投入。
八角不禁捋须微笑,开门见山道:“知道今天要讲印度文化相关的课啊?所以还在准备?你看泰戈尔(Tagore)这人怎么样?”
小武把书放下了一笑,也没有客套什么,定了定神,于是直接背诵:“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四大城市之一的加尔各答一个富裕家庭,少年时去英国学过法律和文学,他后来成为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和哲学家。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就是他在英国出版的诗集《吉檀迦利---饥饿的石头》。”
八角点头道:“印度的地理如何?有哪四大城市?”
小武正色道:“印度主体是个大平原,现今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没有中国那么多高山和沙漠,适合人民居住的地方比较平均。而新德里(New Delhi),孟买(Mumbai),加尔各答(Kolkata),钦奈(Chennai)这四大城市,正好散落在印度的四边。”
图表 1印度四大城市布局
八角又道:“哦,印度现今如此。那古代呢?跟现在比哪个大?”
小武笑道:“还是古代的印度大。近代英国殖民印度之后,遇到当地人的独立运动,他们就制造和纵容了一些内部的民族宗教分歧,想将印度分而治之。结果印度还是独立了,不过这些行为却间接导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从印度的领土中独立了出去,这样印度就比古代要小了。”
八角微微晃头,道:“从一个文明来说,印度是比古代要小了;但从国家来说未必,因为古代从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能统治整个印度。而印度能够变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国家,还要感谢英国人的殖民,不然的话其本身文化并不支持统一。”
“所以要了解印度,绝不能忽视英国的影响。英国人虽然统治了印度只有百年,然而作为历史上南亚次大陆的外来民族之一,其对印度的影响要远超希腊、雅利安、波斯、突厥、蒙古等民族。英国人带给了印度人现代的先进文明、法制、包括语言。不过印度人在接受了英国文化之后,近些年又开始反省自身的文化了。”
小武嬉笑道:“印度人的英语口音可奇怪了,我可是怎么也听不明白。”
八角捋须笑道:“也还好吧。你就当它是英语的一种方言,规律还是很清楚的。只要记住四个字母替换,再稍加练习,你就能听懂印度英语了。”
“简单的说,就是K->G,P->B,R->L,T->D。所以,凡是在单词中碰到K (C)、P、R、T字母,就直接换成G、B、L、D,然后你就学会了印度英语。”
小武有些不信,疑惑道:“就是这么简单?”
八角呵呵笑道:“对,就这么简单。比如说:Curry(咖喱)改成Gully,再念一下看看?还有,Peter改成Bider,Park改成Barg,through改成drough,等等。改着改着,念习惯了就好了。”
小武试着念了几个单词,惊讶道:“真的哎,我好像对印度英语有了点感觉!”
八角微笑道:“其实这就跟中国人学东北话差不多。而东北话相对于普通话的改法是R->Y,E->I。比如说Ren(人)改成Yin(银),等等。”
小武讶然半晌,点头道:“真是如此呀!以前我倒没有发现,有些方言学起来竟然这么简单!替换掉几个常用字母音,就学会大半了。”
“但我还是有点奇怪,听说印度官方语言是印地语(Hindi),而且受众很广。那为什么印度人基本上都说英语呢?难道他们那么喜欢殖民文化吗?”
八角摇摇头道:“不能简单地这么说,印地语虽然在印度大约占有70%的市场,但毕竟还不是唯一的官方语言。由于历史原因,印度的语言和文字没有像中国一样统一,所以如今他们有20多种官方语言和文字,而印地语只是其中最大的一种。”
“举个例子来说,印度人心中最神圣的精神领袖泰戈尔、其母语就是孟加拉语,而不是印地语。你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他的家乡加尔各答位置就在孟加拉国(Bangladesh)旁边。”
小武哦了一声,惊讶道:“没想到泰戈尔的原籍在印度只是小众呀!”
八角捋须微笑道:“而且泰戈尔给印度和孟加拉两国都写了国歌!不但孟加拉国歌《金色的孟加拉》非印地语,就连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孟加拉语:জন গণ মন;印地语:जन गण मन;英语:Jana Gana Mana)最初也是孟加拉语歌词,到后来泰戈尔才补写了印地语和英语歌词。再后来,旁人才译印度国歌为旁遮普语、泰卢固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泰米尔语、康纳达语等等。”
“如果印度人之间的沟通被官方强制要使用印地语的话,那么很容易激化其它语种和族群对印地语人群的矛盾。这样看来,还不如使用英语沟通,那么对于所有印度人来说反而公平;因为英语是外来语,不存在偏向哪种印度人的问题。”
小武恍然道:“原来是这样,难怪印度人这么喜欢使用英语!我还以为他们仰慕英国的现代文化,以至于不再欣赏自己民族的古老文化呢!”
八角摇头道:“最初可能是这样,而且印度人的精英主流曾经一度以为,服从英国模式,可以解决印度的一些长期痼疾,并使得国家富强起来。但是后来,他们逐渐发现中国模式超过了他们,而中国没有依照西方模式,却是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并且坚持自己的文化,这使得他们开始动摇。”
小武点头道:“我也发现近几十年来,很多方面印度老喜欢跟中国进行比较。”
八角笑道:“因为彼此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么,自然有共同点。再说了西方人也老让印度人吃药,按照他们给出的药方发展,印度人发现自己虽然坚持了几十年,却既没有变成发达国家,也没有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先者。而包括巴基斯坦的分裂,却让印度传承数千年的两大河都失去了一条,那可是印度人永远的痛啊。”
小武奇道:“印度的两大河?”
八角点头道:“不错。一条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如今就只剩恒河还在了,而印度河整个流域,直到流入印度洋的河口,都在巴基斯坦境内,再跟印度没什么关系了。”
小武恍然道:“对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印度河,连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都曾经征伐到河边而止,如今却跟印度没了关联,实在令人是难以置信!”
八角道:“不错。当印度人真正开始反省西方的行为之后,他们又重新修改了自己的价值观。于是又有了文化革新活动,包括英国人曾使用过的地名,都被纷纷改回本国的称呼。”
小武讶道:“连地名都改了?”
八角笑道:“就比方说那四大城市的名称吧,你看英国人和印度人的称呼还是有些不一样的。随着印度的‘去英国化’发展,如今都重新使用印度名了。”
说着,八角大袖一挥,从袖中飞出来一张白纸。小武连忙接住,看了看上面的一些印度地名的前后翻译对照。
图表 2印度地名前后英语对照
小武点了点头,道:“除了历史悠久的首都名字,其它城市的英国名和印度名确实还是有所不同的。中文名的翻译如今也倾向于印度名一些。”
八角捋须笑道:“不错。印度的发展道路也是漫长而曲折的,不过追根溯源,现代印度精神文明的觉醒,正是从伟大的诗人、文化大家、精神大家泰戈尔开始。”
小武诧异道:“印度的独立,不是应该由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开始吗?”
八角捻须道:“圣雄甘地是印度独立之父,而泰戈尔是印度精神之父,两者并不矛盾。他二人基本上生在同时,但互相间对印度的未来看法也是有所不同,不过都彼此尊重,并不强求对方做法要同自己一致。”
小武点头道:“哦,原来如此。圣雄甘地跟中国的渊源不大,但我记得泰戈尔曾经应邀访华,当时在中国文化界好不轰动!”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正是。当时是1923年,讲学社的蔡元培、梁启超以及胡适之等人,对泰戈尔发起了邀请。而就在转年的四月份,泰戈尔经船在上海登上了中国土地,由徐志摩、林徽因等担任了具体的翻译和陪侍工作。”
小武大笑道:“哈哈哈,此时正是那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啊!我曾看过情圣徐志摩、才女林徽因跟泰戈尔大师的三人合影,一时传为佳话!”
图表 3泰戈尔访华“岁寒三友图”小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呵呵笑道:“民国的文人们都非常熟悉那张照片、被誉为‘岁寒三友图’。其中泰戈尔是古松、徐志摩是翠竹、林徽因是红梅。这可以说是极其著名、让无数好事者说了又说、背后做了无数文章的经典照片了。”
小武笑道:“‘岁寒三友’?这个形容真是非常的经典啊!不知道泰戈尔自己晓不晓得,他这两位翻译之间发生的、民国最暧昧的爱情故事?”
八角捋须笑道:“泰戈尔是个大诗人,诗人都是无比的敏感,他当然有所觉察。事实上,他拿到了这张著名照片后,就在背面题了一首小诗,然后送给了林徽因。”
小武大为惊讶,眼睛放光道:“泰戈尔题了什么诗呢?”
八角微微一笑,道:“泰戈尔随手写下:‘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这首小诗让才子、才女们不由得不深深叹服。”
小武乐得合不拢嘴道:“不错!大师就是大师!当个灯泡也能这么才气侧漏!”
八角捋须笑道:“不久他们从上海出发,顺京沪线和津浦路乘坐火车到了北京,在前门火车站,受到了蔡元培、梁启超、胡适、蒋梦麟、梁漱溟、辜鸿铭、熊希龄、林长民等一大批中国文化名流的欢迎。除了陈独秀认为泰戈尔‘梵我不二’的哲学观点对中国无甚益处之外,基本上绝大多数中国的大师都对泰戈尔非常钦佩。”
小武笑道:“我听说泰戈尔在中国得到了一个中文名字、十分霸气,姓‘竺’,就叫‘竺震旦’!”
八角笑道:“印度也就是天竺,泰戈尔又非常喜爱中国,而古印度人称呼中国也确实有一个别名叫震旦,所以梁启超和胡适就顺水推舟地给他起了这个中文名。”
“不过,泰戈尔对此并没有太大感觉,因为他跟胡适和梁启超等人不熟。同时,他倒是给自己最熟悉、也是最欣赏的中国人---徐志摩---起了个印度名字,叫做‘苏萨玛’---意思是‘雅士’。”
小武惊笑道:“雅士?对徐志摩来说倒是很贴切的!而泰戈尔写过《飞鸟集》、《新月集》等诗集,受其影响、中国出现了一个相当有名的‘新月派’,很多有名诗人都在其内,是吧?从书上了解,泰戈尔唯一的中国好友应该是徐志摩,可对?”
八角点头道:“不错。大约是同为诗人的关系,加上自己英语也较好,徐志摩对泰戈尔最为热心。从上海、北京开始,到泰戈尔在中国的一切活动,都由徐志摩陪同安排。他们共同游览了泰山、济南、南京、龙华、杭州,还一起去了日本。”
小武大奇道:“二人还一起去了日本?”
八角呵呵笑道:“正是。并且在游玩日本之时,徐志摩还专门写了《沙扬娜拉十八首》,交给泰戈尔赏鉴点评。其中,最末一首便是那著名的《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小武咧开了嘴,大笑道:“徐志摩这是技痒啊!也不怕班门弄斧?还是想同大师切磋切磋?也难怪泰戈尔跟他最有共同语言!”
八角点头捋须道:“不错,之后两人经常通信往来;但凡跟中国擦点边的事情,泰戈尔必找徐志摩。包括泰戈尔后来去日本讲学、经过上海转船的时候,也非要去‘苏萨玛’在上海的家中、小住几日不可。”
“不过,当徐志摩知道泰戈尔要来家中小住,便按天竺风情精心装修了一间卧室。但泰戈尔来了后、只看了一眼、却不愿意住,又指着另一间卧室说‘我爱这间饶有东方风味、古色古香的房间,就让我睡在这一间吧’!结果陆小曼只好把自己的香闺让了给他,而她和徐志摩夫妻两人只得去住‘天竺风情小屋’了!从那以后,徐志摩再也不按照印度风情来装点自家房间了。”
小武哈哈大笑,点头道:“这真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