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二十


“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二十(1119)

创新之处与努力空间

清华附小认为,语文主题教学就是实现“语文立人”使命的过程。古代这一门语文课就是人生课,一门教儿童‘做人’的课。把“人’做对,做好,做美,提升做人的成绩。它里面盛放的是人的故事,是自然与伦理道德,情感美学与理想人格……语文主题教学的使命,就是帮助孩子完成三个方面的奠基:一是语言系统,二是美学系统,三是价值观系统。”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价值,使学生亲近母语,做有根的人,成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追求和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创新之处

在国家特别强调核心价值观和公民个体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通过语文学习,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

1.提出“语文立人”思想

古人说“文以载道”,哲学讲“语言即宗教即政治”,我们说出什么样的语言,某种意义上也反映我们的民族认同,反映我们的国家认同。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每次的语文教学,清华附小团队都引导儿童带着神圣的心情,小心轻放语文的“心”,让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传承民族语言的文化,捍卫民族语言的尊严。因此,笔者和那些志同道合者一样,经常告诉儿童和语文教师语文是出生时听到妈妈说的话;是融入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是反映人类共同文化和心性的语言。

从事语文教学几十年来,窦桂梅老师越来越觉得除了学科本身工具以外,语文作为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手段。

那些帮助儿童指向语言、思维、精神生命成长的关键语词,即一个个主题,构成了儿童生命内核的意义群。于是他们生命里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活着的意义,过程中的面对与憬,乃至生命的圆味与反思。也许这就是“语文立人”的追求所在。

2.建构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理论体系,形成流派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挑战,笔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围绕“语文立人”思想,赋予主题独特的内涵,使之与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建立联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超越”,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率先提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主张,并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和反思,汲取语言学、教育学、课程论中相关理论的营养,建构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理论体系。窦桂梅对“主题”、“主题教学”、“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提出原创性的概念界定。这就与窦桂梅以往的经验总结不同,也相对比其他研究者对主题教学的研究更为全面,是对长期教学实践与感悟的系统总结、凝练与升华。

在目标、原则、内容、实施、评价五方面,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也较为系统地建构起来,提出了“天下情怀、完整人格”的价值观总目标和“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语文素养目标,并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在不断细化、补充的基础上出版了《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尤其关于如何进行教材优化重组,以及经典的整本书阅读推进方面,为国家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内容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

3.创设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样态,创造了语文教学新模式

“课堂,我的生活世界”这句话一直是笔者的座右铭。现在窦桂梅虽然做了校长,但依然扎根课堂。目前窦桂梅已有的几十节公开研讨课例,成了全国语文教师,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教师们借鉴或研讨的案例。窦桂梅基于多年躬身实践的心得,结合对理想课堂的设想,从“教”与“学”两大维度创设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样态,为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主题、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模式参照。如主题教学中的主题如何选择,如何生成;课堂流程在“预学一共学一延学”的基本框架中,如何生成嬗变;课堂四个增值点如何考量;等等。它们都是原创性的,给从事主题教学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操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