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2021年春节过后,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被“绿”了——年前红彤彤的账户一夜之间全都一片绿油油。2月18日至3月25日,A股从高点3731暴跌至低点3328点,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跌幅近8%。
年前屡创新高的白马股更是首当其冲,遭受到了市场最猛烈的毒打。不少白马股的股价较年前的高点已经回落二三十个点,更严重的,几近腰斩。
由于白马股向来是机构重仓股,不少基金也受此波及,净值大幅回撤。年前看着行情大好,跟着冲杀进场的投资者,很多人都在这一次市场波动中被套牢,亏损严重。
面对亏损,很多投资者呼天抢地、哀嚎不已。有的大胆抄底,却发现越抄越跌,最后只能“卧倒装死”;有的害怕“跌无止境”,干脆忍痛割肉,认栽离场。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追涨杀跌是投资中的大忌,但每年犯这种错误的却依旧大有人在。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人在根本上是理性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常常会做出诸如追涨杀跌之类的非理性行为。
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我们的决策?
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也想知道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那你是时候了解行为经济学了。
在过去几十年里,行为经济学可以说是最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它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工具和见解结合在一起,对于人们在消费、投资、储蓄和借钱时,为什么会做出显然非理性和不合逻辑的决定,以及是如何做出的,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现在,让我们透过最近波动的市场,结合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一起来看看人们在投资过程中,心理陷阱是如何影响我们做出投资决策的。
1、钱非生而平等
有对新婚夫妇去到拉斯维加斯度蜜月,他们赌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某天晚上,新郎拿着一个当纪念品的5美元筹码再一次走进赌场。这一次,他运气很好,逢赌必赢。5美元最终变成了2.62亿美元。
新郎狂喜之下,把2.62亿美元一次性下注,想赌最后一把,只是这一次,他的好运气没有发挥作用。2.62亿全亏了进去,他又变得身无分文。
当他回到酒店,新娘问他手气如何时,他却回答,“还不算差,只输了5美元。”
这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行为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提出的,指的是根据钱的来源,所存之处及其花费方式,将钱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区别对待的倾向。它是人们在理财投资中最为常见的,也是付出代价最大的一种错误倾向。
在故事中,新郎用5美元赚到了2.62亿美元,最终又亏得分文不剩。但在新郎心里,他却认为自己只亏了5美元,这是因为他将5美元与2.62亿美元归属到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上——5美元是自有的,而2.62亿美元是“庄家的钱”。所以亏了就亏了,因为自己本来就没那么多钱。
在投资市场中,投资者经常将资金分为本金和利润,这其实也是掉入了心理账户的陷阱。
比如你以100元的成本买入股票A,结果买入后该股票跌到了90元。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都会感到焦虑,感觉自己亏损了10块钱。但如果买入后股票A大涨,涨到了120元,后来又跌到110元。这个时候再卖出,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自己亏了,反而会开心自己还赚了10块钱。
同样是亏了10元,但由于归属不同的心理账户——一个是本金,一个是利润。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利润的钱在某种程度上不是真钱,或者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损失与否无所谓。正是这种心理划分,才引发了人们对于同样的亏损,却持有不同的感受。
股市涨跌本是常事,但却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冷静地看待。自春节过后,A股市场已经连续下跌了半个多月,此前受市场高涨情绪影响入场的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止盈离场,此时大多都亏没了利润,甚至本金也搭进去了不少。
当亏损资金是利润时,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会有太大的感受,但如果亏损的是本金,很多人就会开始出现焦虑的情绪,从而可能做出非理性的买卖决策。
可见,我们在无意识间将钱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这种划分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对于心理账户在投资中的负面影响,《增值陷阱》指出,克服的难点在于,人们常常无法推倒不同账户之间那堵心理上的墙。
2、你所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在股市上,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投资者会牢牢地持有已经下跌了很长时间的股票不撒手,哪怕这家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濒临退市的边缘。
这些投资者不知道这样的烂股票无法再为自己创造收益了吗?不,显然不是。对于这样的股票,投资者心理明白得很,既然这样,为什么还选择坚守?原因就在于他们都被成本价“锚定”了。
在投资市场中,大多数投资者做出卖出决策的依据通常都是成本价。当股价在成本价之上,无论利润多少,人们都会认为自己是赚的,起码本金没亏。
但如果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卖出,人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亏损的,并为此感到痛苦难过。为了避免这种负面的情绪,当股价低于成本价时,有些人会宁愿选择坚守,等回本了再卖。毕竟,只要不卖出,亏损就还没成为事实。
然而,这种执着于回本的风险在于,如果这只股票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越是没有趁早止损离场,越容易亏损更多,投资者越容易被套牢。
锚定效应指的就是紧抓着一个想法或事实不放,并把它用作未来决策的一个参考点,而且我们常常没意识到这种心理倾向对我们的影响。尤其是当我们对一件商品或某个事物知之甚少时,更容易受锚定效应的影响。
除了锚定效应,偏好偏误也会成为干扰我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影响因素。
偏好偏误是指一旦人们形成某种偏好,他们就会倾向于搜寻能证实自己偏好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简单来说,偏好偏误就是“你所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最常见的例子是,一旦投资者看中了某只股票,那他就会很容易“看到”更多该股票的利好消息,自动忽略了那些跟他感觉不相符的利空消息。
锚定效应跟偏好偏误这两种倾向常常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那我们该如何克服这样的错误倾向呢?
对此,《增值陷阱》一书给了我们这样的建议:
①问自己“我必须相信它吗?”
有学者研究发现,当人们想要相信某件事时,他们会一边检视有关信息,一边思考“我可以相信它吗?”这是一个相当容易满足的标准,也很容易让人们去寻找一些支持性证据。
但当我们问的是“我必须相信它吗?”时,这个高门槛的问题会让我们留意可能存在的不利证据,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该事情。
②兼听则明,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错误倾向,他人能看到的问题或许就是我们的盲点。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人的意见,往往能帮助我们克服锚定效应和偏好偏误。
3、听风就是雨
受益于市场的表现,去年大多数公募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尤其是2021年春节前,机构钟爱的白马股屡创新高,带动基金净值不停地往上攀升。
肉眼可见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不少新投资者的加入,资金源源不断地通过基金流入到股市中。对于头部的基金经理,投资者更是自发组织形成声势浩大的后援团,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春节,市场风格大变。原先受到追捧的机构抱团股瓦解,白马股开启暴跌。此前热门的基金也受到冲击,不少头部基金经理甚至遭遇了职业生涯里最大的回撤。不过损失惨重的当然还是此前跟风买入的投资者。
这种从众性投资也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很多投资者都是在不甚了解投资标的的情况下,单凭身边人的推荐,或者是理财软件的推荐就跟风买入。
这些推荐往往是基于该股票或该基金过往一段时间内的强劲表现,从而被推送到投资者面前的。虽然投资市场有语云:趋势是你的朋友。但《增值陷阱》一书里却明确地指出,这种趋势不是投资者的朋友。
原因有二:一是往往刚好就在投资策略失灵之前,基金的业绩记录看起来最漂亮。例如,在白马股暴跌之前,重仓白马股的基金业绩确实很亮眼。二是,除非你是第一批投资的人,否则投资的时候很可能正赶上你的基金所投资的股票或债券的价格早已爬升好一阵子了。
但凡投资时间稍长一些的投资者多少都会了解到,很多白马股在暴涨之前已经爬升两三年了。但跟风买入的新投资者却未必能清楚知道这点。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当人们越不了解情况,就越容易产生这种从众性行为。
现如今自媒体当道,各种渠道都出现了不少财经大V。我们暂且不论这些财经大V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单从这些账号下粉丝的互动来看,很多投资者都是在不甚了解投资市场的情况下就跟风买入的。
最常见的情况是,粉丝在财经大V下纷纷留言:“老师你觉得XX股票怎么样,可以买入吗?”“我亏了XX点,要割肉了吗?”“老师你认为XX股票还能再涨/还会再跌吗?”诸如此类的话。
对此,《增值陷阱》这样总结到:“投资者常常处于高度脆弱的心理状态:他们渴望得到指引,随时准备接受别人的暗示,只要有人有所指,几乎来者不拒。”
这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杀猪盘”的案例,每年却总是还有很多投资者被骗。
以上提到的心理账户、锚定效应、偏好偏误和从众性投资只是众多影响我们投资决策因素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所做的每个投资决策都是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了解多一些心理陷阱对我们来说是无益的。
事实上,多了解一些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加理性的角度认识市场、看待自己。想要避免决策失误,首先是要意识到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增值陷阱》这本书,就是以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的一本财经类大众读物。作者加里.贝尔斯基和托马斯.季洛维奇都在行为经济学领域深耕多年。
在书中,作者引用专业研究者的诸多行为实验,揭示了人类行为与心理误区对于投资决策、财富增值的影响。通过理清理财决策背后的多种心理成因,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为何会常常做出非理性和不合逻辑的决策。
对投资者来说,我们不仅想要了解自己容易犯哪些错误,也想知道该如何克服。在《增值陷阱》这本书中,作者就整理出了很多实用易上手的建议,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真正做到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