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02)《乡土中国》——不熟悉的生活

如果只用一本书去了解中国的农村生活概况,《乡土中国》当为选项之一。

费孝通的这本册子虽薄,可是字字句句都能当做摘抄的名句,用作日后文章引文之用。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洗礼,直接被迫从农村社会步入现代社会,让身在其中的我们以为这个过程如跨门槛一般简单,又或者真如书上所言,过了某月某日便真的换了天,社会一新。变革从来就是过渡性质的,尤其是社会过渡,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也是常见的。我们不去了解乡土和基层的生活,也就无法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有所了解,那些网络里的虚拟对话,要想成为主流,成为影响社会的基层建筑,还需要长久的努力。

这本书对新的城市人民,或者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城市一代,是非常难有共鸣的。即便费孝通写作的年代距今也有几十年时间,但他所说的那些事还在,那些传统还在,那些惯性还在。最好的去理解他们,不是像费孝通一样去做个几个月的生活调查,而是要实实在在地生活过才能理会。比如费孝通里面很多断语式的评论: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如果没有插过秧,没有在田里放过水,没有收过水稻,是不会理解什么叫以农为生。顶多只能知晓皮毛,到最后发出“为何不是肉糜”的谬语。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们还是处在以农为生的困境中,以前可以全家向土地要生活,现在的生活逼得农村人离开土地,向外迁移。但是从骨子里,这些外出的还是要叶落归根,每年的清明、春节大迁移,都是“常态”的表现。我们以为城市的生活让社会变得更加便捷,更加优越,却忽略了我们世代生存的土地给予我们血液中灌输的基因。

至于信用,那更是如此。每个村里的祠堂是神圣的地方,不在于它的神话和封建性质,而在于公众场合的权威性,在于老人长辈的权威性,那是可以替代法律,替代明文规定的另一种契约。这种契约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现代法律撞击,已经看上去弱不禁风,但它不成文的奥秘就在此,它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地通的文化传统,无论你是否承认,有事找妈妈,意见听舅舅,这样的不假思索是无意识的流露,要是刻意避免,只能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做。

费孝通的册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和原本以为熟悉的生活。不求能够用它来指导未来如何生活,但至少能看清走过的路是怎么蜿蜒形成的。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可以重新编辑演绎网络中国、科技中国,不过从一开始,我们始终是从土里出来的,尘归尘,土归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102)《乡土中国》——不熟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