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洛·罗韦利的《现实不似你所见》时,突然就想到了谢耳朵的一句台词:新的一天已经降临,我有了新的世界观!
说实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经历着世界观重建的过程,那种感觉很美妙,无法用言辞来形容,正如《美丽心灵》里的天才数学家所感受的那样:我的追求带我穿越了物理,形而上学,幻觉。持续阅读的过程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体验,建议一定要自行去读一遍,当然,你也可以先看看我们本期书友的读后感,大致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他们读完的震撼性体验。
书友【进击的石头】的回答:上次的作业,我谈了宏观世界的问题。这本书,作者从头梳理,从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托罗密,到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人类的世界观从宏观走到了微观。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的人物,爱因斯坦,他从宏观研究到微观,承上启下,可他却一直觉得量子物理不可思议,甚至是难以置信。
以前看纪录片《优雅的宇宙》时,我也是,能够听懂宏观世界的各种运行规律,可是当讲到杂乱无章的微观世界时,就听的一头雾水了。
这么说吧,微观世界里的时空,相对于微观世界的粒子的强大能量来说,太脆弱了,被粒子能量拉扯的支离破碎,就像一团混沌的「云」,或许里面充满了各种微小的黑洞和虫洞,所以,粒子可以随机出现在任何位置,甚至任何时间。
总之,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越是困惑。
当初,人们认为,星星(恒星)只是镶嵌在漆黑天幕上的宝石,整个苍穹围着大地旋转,可是,有人发现了几颗不太守规矩的小星星(行星)与这个体系不协调,从而观察,思考,研究他们的运营规律,最终发现了这个瑰丽奇幻的宇宙的神奇。又从最大转向最小,探寻物质的本源。
生命有时限,知识无穷尽,可叹。
书友【梦玖】的回答:我觉得《现实不似你所见》这本书,主要是作者想带我们了解我们存在的却不熟知的世界。
首先是感官,眼见一定为实吗?不一定,我们的感官最快感知的时间是 1/10秒。到月球变成几秒钟,到火球变成了几分钟。那这段时间到底还存在吗?我们看到的美丑,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也许都只是虚空的。
其次是我们的认知,世界是由信息构成,原子也是由信息构成。作者让我们很好理解,原子分解到最后是由弦,圈,量子组成。这些元素已经不是物质的实体,而是波动。
万物生起于一念之间。波动的规律规则就是信息。有的规则构成了实体的墙壁,有的规则构成了我们脑中的意识,有的规则规定了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
时间是我们忽略了事物微观物理状态的结果。时间是我们所没有的信息。时间是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发现的越多就越明白。
但我们只是了解到冰山一角,尚未了解了太多太多。我们要做的便是不断丰富我们的认知结构。
书友【Aris雪】的回答:《现实不似你所见》现实是什么?是光与影的重叠,还是时间和空间的排列?
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提出,物质存在一个最小的计量单位,叫原子,原子不能分割。而麦克斯韦和法拉第创造的电场和磁场,则是在万有引力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建立了另外一种宇宙的联系。
然而现实的局限性受制于有限的感官,我们并不是每一种感觉都可以接收到。但很有意思的事,每一个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在我们身上都是一场随机的游戏。即是说下1秒你可能碰到一个疯子,也可能碰到一个让你惺惺相惜的灵魂。
碰撞的原子的作用让我们可以相互吸引,跳动的文字可以组成心灵的共鸣,但错过也是一瞬间的事。
书友【追风】的回答:我对书本没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有些地方也是懵懵懂懂的,所以谈几个比较有感触的几点:
1.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量子的随机性:这种微小尺度上决定论的缺失是大自然的本质。电子不是由大自然决定向左还是向右运动,它是随机的。宏观世界表面上的决定论只是由于微观世界的随机性基本上会相互抵消,只余微小的涨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察觉到。
我们似乎也可以换句话来表述,微观的不确定性在相互抵消过后,放到宏观层面却是确定的、有规律可循的。
这实在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就好像是马克思所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一样,每个人会做出不同倾向的选择,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统计,多数人做出的相同选择就是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偶然性与确定性的融合是大自然精妙的智慧。
2.海森堡在二十多岁时写出了量子力学方程,爱因斯坦在二十多岁时发现了狭义相对论,书中有一句话对此做了描述,令我印象深刻:只有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才会认真对待如此荒诞的想法,你必须得是二十多岁,才有可能相信这些想法会成为解释世界的理论。
有些事情和想法只有年轻时才能做,我们不会因为年少无知或是年少轻狂就做不成伟大的事,有时恰恰是因为年轻,年轻时的自信、一往无前、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等品质,促使我们勇敢探索未知。
而当年岁渐老,反而会有更多的思维定势,因为自己多了一些生存的经验和学习的知识,怀疑乃至嘲笑那些平常看起来荒诞的想法,但如果世界的真相本来就是我们认为的“荒诞”的样子呢?
就像乔布斯所说: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这个世界。这也给了我很好的警醒,不要急于否定任何一个观点,即便它看起来有些古怪,万一那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扇前所未有的新窗口呢?
3.「爱因斯坦具备一种独特的能力,他可以想象世界是如何构造的,在头脑里「看见」它,然后方程随之而来;方程是落实他对实在的洞见的语言。对爱因斯坦而言,广义相对论并不是一堆方程,它是被艰难转述为方程的关于世界的精神图景。」
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公式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构想完成了这个伟大发现,而数学公式是一种输出,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
其实,不论是数学、语言、文字、绘画、音乐、电子媒介都是一种表达的工具,是承载思想的一种形式,真正核心的东西在头脑中。对工具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只有当你能够很好地用工具传达出你的想法, 一切才有价值 ,才能为人所知,才有继续转化利用的可能。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具备那种核心的能力,或许我们可以暂时地称之为思想,由此看来,数学、语言、文字、绘画、音乐都属于媒介,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而存在,当然,这些媒介作为一种表达工具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塑造你的思维。
书友【风】的回答:跟着作者在宇宙的知识汪洋里前行,从米利都派挑战神性权威却不断被打压,从亚里士多德的迷惘困惑,到渐渐有特头绪,从卢克来修到爱因斯坦的迂回进步,我们认识到:组成世界的原子跳动,可以产生纷繁复杂的现象:你的精神你的灵魂你的梦想,都是跳动的原子在作怪,太奇妙了。
对智者而言整个世界是开放的。伽利略是第一个将望远镜对准天空的人,也是将人类的感官推向浩瀚宇宙的人。他做了著名的小球实验,并且进一步将理性推向了巅峰,让认知不仅仅停留在感官上,数字符号也成了表达理性认知宇宙的一种方式。
麦克斯韦预言法拉第的力线可以振动起伏,并且通过计算,居然把光又做了重新定义:只不过是力线的飞速振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变幻莫测的色彩定义,它是光作为电磁波的频率。
而对时间的颠覆性解释,对宇宙的物理性认知,都让我在惶恐中,久久无法平静。
书友【炽支】的回答:通过新的猜想和假说,我们不断推翻了过去对世界的认知。
我们曾认为世界是平的,曾认为人类是独立的物种,与其它动物没有血缘关系。作为支撑科学不断发展的批判精神,提供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未出现完满绝对的真理。
同样,那么我们面对那些流传下来约定俗成的人生观时,是否该保持警惕呢?比如:三十岁一定要结婚,没生小孩就不正常……
每个时代所发展出的社会文明的意识形态,可能只适用于当下的年代。比如过去人们的寿命很短,柴米油盐很忙,车马很慢,十四岁就结婚,到了三十岁也就慢慢走进了暮年……
和科学的理论被推翻一样,总有领先于时代的人们,让人们看到了人生新的面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最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我想,科学家们不断质疑的科学态度,也应该是我们对待一些约定俗成的人生观的态度:保持质疑,清醒、勇敢而充满热爱的活着,而这意味着对生命全然的信任和诚实。
书友【苗红川】的回答:自己读后其实也是一知半解,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转变看问题的视角,和看问题的宽度吧!
从大的范围来说,人类好长时间深陷自我为中心的视角,认为自己所在的地球是固定,可跳出地球看地球,其实是另一番景象。
回到日常的生活中,人往往也会深陷自认为的视角,被思维局限性所困扰,比如,比如贫穷的人会深陷财富的视角,他眼里看到的都是比自己富有的人;而身患重病的人会深陷健康的视角,他眼里看到的都是比自己健康的人;即便自媒体作者也往往深陷流量的视角,眼里看到的都是比自己流量高的大V。
但另一方面,自己可能没看到,贫穷的人又可能很健康,身患重病的人又可能很富有,流量低的创作者受众小,内容却可能让每一位读者受益匪浅!
如果不跳出自己看问题固有的视角,每个人都会在特别窄、特别单一的视角深陷下去,形成持续性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可能影响人的三观!
只有跳出固有的视角,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自我与周围,才能形成新的自我认识!正如书的名字《现实不似你所见》,对待所见、所想的一切,既不能盲目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
书友【轻歌】的回答:自古以来,人类就在问自己: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他由什么构成?何以如此有序?自然现象为何产生?
作者一步步向我们描述了科学家们再接再厉,在前人的基础上,像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往后传递,前赴后继,永无止息地在探求这个问题的情景。这本书并不像《时间的秩序》所写的那样,让我们难以捉摸,他所写的内容就是我们所深置其中的世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周围的一切。
他把那些深奥的物理现象、定律,用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我们有豁然开朗之感。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原貌,以及其所具有的秩序、规律。
或许读完这本书,我们最大的感受应该是:宇宙浩瀚,学无止境。
以上就是本期读书会精选的书友分享,再次感谢本期参与的所有书友。
文 | 读书会观点集合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