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我为什么建议你要读《论语三百讲》

有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问我:“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读《论语》吗?”

这位读者真正的疑问:孔子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人了——没有互联网、手机、汽车的社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现代人还有什么用?纵观孔子的一生,五十多年岁才有机会做官,屁股还没有坐热就不被国君待见了。快六十岁的老人,带领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差点丧命,还被路人说成“丧家狗”。

按我们现在成功的标准:孔子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学习《论语》的意义又是什么?

对于这位读者的疑问,我直接反问:“你几岁啦?”

因为对待《论语》的最好的态度是中庸。

既不把《论语》奉为圭臬,言必称子曰,也不轻视《论语》作为经典书籍的人文价值,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此,尽管市面上有许多论调,我还是比较赞同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的观点: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读《论语》;四十岁的中年人,读《道德经》《庄子》;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读《周易》。

傅佩荣教授十八岁开始学习西方哲学,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毕业 ,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和余英时。直到三十多岁,傅佩荣教授因缘际会的情况下才转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四十多年了。可以说,傅佩荣教授是贯通古今中外哲学的学者,既有西方哲学严密的逻辑,又有国学的宽广胸襟和人文情怀。

深耕中国传统文化肥厚的土壤,傅佩荣教授陆续出版了上百本相关的图书,其中最受欢迎的图书之一就是《论语三百讲》。

据傅佩荣教授的推测,《论语》的形成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守丧期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记录孔子曾经的言行。然后,孔子弟子的弟子们修订整理时,加入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语而成书。比如《论语》里就提到了“有子”“曾子”,子在古代是指老师,据此推定曾参和有游的弟子们参与了《论语》的修订。

《论语》共二十篇,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总共五百多篇。不过,傅佩荣教授在《论语三百讲》只捡取了三百多篇内容进行白话文翻译、解释重点和对我们人生的启发。


傅佩荣教授在序言里说:“学习孔子,最好是年轻的时候。这样,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

虽然,《论语三百讲》是厚厚的三卷本、八厘米的厚度,但是阅读的过程很快乐。毕竟,两千多年来人性的改变是微乎其微,孔子思想里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人道情怀和乐观的人生理想对当下的我们还有很大的价值。

回应了价值上的虚无主义

 我们身处多元化的社会,媒体资讯发达,按理说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活得更精彩。

可是,事实上很多人都在迷茫、怀疑和质疑这个世界。

以刘强东“明尼苏达州强奸案”为例。起初,网友以为是刘强东作为大佬“潜规则”志愿者刘静尧(音译),可是等美国检方放弃刑事起诉的消息传出,网友又认为刘静尧设下的“仙人跳”。然后,随着刘静尧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发布的事发当晚的视频,网友的意见不一,于是各种“阴谋论”的谣言四起。

在这个案例中,有分别支持、反对、污蔑刘强东和刘静尧的网友,也有随着媒体公布的信息而摇摆态度,那么,请问你们判断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生而为人,没有价值上的判断标准就很容易被媒体带节奏而迷失自我。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孔子。

孔子生在一个礼坏乐崩的年代,他看到人们所处的价值困境。他找到的突破点是学习周公,礼治天下,仁德当政。

因此,孔子学习周礼,长期给人家办丧事谋生。可以说,孔子是鲁国最懂礼制和礼数的人。因此,鲁国的贵族请孔子教导他们的儿子学习礼制,而孔子呢。既然教了贵族们的儿子,对于想求学的平民百姓的男孩子也一样教,打破了当时贵族垄断的教育。

孔子对所有学生的期待是一致:成为君子

君子的原意是指政治上的权贵阶层,但是在孔子看来:君子是指德行美好的人。那么,君子是天生成就还是后天修行习得呢?

说到这里,傅佩荣教授不得不澄清一个概念:孔子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原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傅佩荣教授认为,如果孔子主张人性本善,那么他就没有教导学生成为君子的必要了。至于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孔子主张性本善,全是因为明朝学者朱熹在《四书集注》的错误解读造成,甚至我们现在很多对《论语》的误解也是因朱熹的解读而起,因此傅佩荣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书《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傅佩荣教授认为孔子主张人性向善,“向”代表力量,力量有强也有弱,这就是相近。

人性向善论,这是孔子教导学生的基础,也是弟子们经由学习成为君子的基础。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二》)

傅佩荣教授解释为: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也就是说,在孔子的想法里,君子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即全人教育——人才、人格和人文的学习。

人才是指有一定特长服务社会。

人格是性格的健全和管控情绪的能力,由内在的真诚开始熏洗。

人文则是在艺术爱好和修养和宗教信仰的学习。

爱因斯坦说:“专家只不过是只训练有素的狗。”这是一种 “伪君子”。

对当下而言,我们的社会不要等再次发生“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等高智商犯罪时,才开始检讨家庭和学校在学生人格和人文方面的缺失。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第六》)

通读《论语三百讲》后,不难发现孔子孜孜不倦地教导弟子们如何成为君子,真正的君子的言行是什么样,无形中将自己的价值体系融化在日常生活中。

教导我们改善生活的方法论

大学刚毕业时,我们在平衡工作、金钱与人生理想的关系时,孔子早就想透了。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财富可以求得,就算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所爱好的理想吧。

当我们边工作边参加一些升职考试时,我们不是为了追求证书而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那么,我们不要忘记孔子这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中国女留学生在日本遇害“江歌案”发生后,我们在思索交友之道时,孔子已经给出交友的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

当《都挺好》《欢乐颂》播出后,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时谈到孝文化时,孔子对于不同的人来请教“什么是孝”时给了不同的回答,仍值得我们借鉴。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文献,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学子;《论语》作为一部儒家学派的必读书,是我们了解儒家思想和儒教文化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论语》仍在影响我们全球华人的精神世界和举止言谈,若是不读,怎么求得共鸣?

而惧于阅读古代文言文的原因,很多人对《论语》敬而远之。那么傅佩荣教授这本《论语三百讲》,是一本中国哲学的普及书,也是一本阅读《论语》的入门书,值得一阅。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我想说,读《论语》也要趁早!最好在三十岁之前。

原创文作者: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私信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167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我为什么建议你要读《论语三百讲》)